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是非只因多开口!


   日期:2018/6/8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杂阿含经》说道,有因有缘世间集,世间一切总有因缘,如果不懂得明因缘、观因缘,终将如同盲目寻光的无头苍蝇,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不说是非,不扬人恶,自然就能化敌为友。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顽固难除。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恨心,不起贡高我慢心,不起指责抱怨心,不起批评是非心。要批评人,就要谈论对错,起了是非心了。面对一切,我们都要练习“不可说”“不可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为贪吃和爱说话是人类的通病,所以生理上的不健康,及人事上的纠纷,便层出不穷。聪明人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凡事只须拿出具体的功绩作证明,用不着啰啰嗦嗦地多费唇舌。相反的,假如你拿不出具体的功绩给人家看,一味自吹自擂,这当然不是聪明人的行径。

  在佛门里,有这样一个现象,对刚出家的弟子来说,师父一般都告诫,出家人头几年都要少说话,内心要寂静。止语的目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为了避免言多必失,担心泄露内心的什么秘密,担心得罪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慈悲和智慧。

  无言是一种境界,好辩是一种执着,我们因为太多的争辩,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如是的实相真理,不是争辩而得,而是默然观照,本来现前,所以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言语道断,以心印心,当下相契。不争不辩,无语无言,是非对错,过眼云烟,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止语是一种修行,无言是一种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是非       因果)(五明学佛网:是非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杨曾文教授:中日的敦煌禅籍研究和敦博本《坛经》、《南宗定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开愿法师:人我是非前,守好自己的身口意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