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无量寿经(第14集)刘素云老师试讲文字版


   日期:2018/6/9 15: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往下讲。请看下面一段经文: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我们先把几个词汇解释一下。

  〖高才勇哲〗

  “高才”是才德过人;

  “勇”是大志大愿,有强烈的愿望帮助一切众生,这叫大志大愿;

  “哲”是对一切深广无际的道理都明白。这里是赞叹法藏比丘高才勇哲,才德过人,他具有坚强的大志大愿帮助一切众生,并且对一切事物都通达明了。

  〖与世超异〗是指超过世间所有的人,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信解明记〗

  “信”是信佛所说的法,信自己能够有能力接受老师的教导;

  “解”是对自己所信的佛法都能理解;

  “明”是明了;

  “记”是记忆,不忘记。这个词是讲他的信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超群。

  〖殊胜行愿〗

  “殊胜”是特殊超胜;“行”是行为;“愿”是愿心。

  “殊胜行愿”是指法藏比丘所发的,超过一切诸佛菩萨们在因地时所发的大行大愿,这个具体的就是指四十八愿。

  〖念慧力〗

  这是五根、五力中的两个力,念力、慧力。根是能生的意思,能出生一切佛法,所以称为根。五根是信、进、念、定、慧,这是五根。

  “信”是深信不疑;

  “进”是精进不退;

  “念”是忆念不忘;

  “定”是一心专注;

  “慧”是智慧。

  这个“力”是所生的善法产生强而有力的作用,能断烦恼,所以称力。这五种力是断烦恼、开智慧的基本条件。

  〖增上其心〗“增上”是增长、上进;“其心”是指他的信心、愿心、行心。

  〖逾〗是超越。

  词语就解释到这里。

  下面,我们把经文比较详细地解释一下。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这两句经文是讲法藏比丘的天赋,就是我们常讲的天资、禀赋。法藏比丘的天资,一般人比不上,也学不来。如果是先天不足,通过后天的勤奋,也可以得到弥补。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经》前面有十六位尊者。这十六位尊者当中,有天赋好的,像舍利弗尊者;有天赋很差的,如周利槃陀伽。一个人的禀赋与过去生中的修行有关系,这个禀赋、天资也是一种果报。

  如果你过去生修财布施,这一生得财富的果报;如果你过去生修的是法布施,你这一生得聪明智慧的果报;如果过去生修的是无畏布施,你这一生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法藏比丘在过去生中,这三种布施都修得好,所以他才能得这样殊胜无比的果报。佛教我们三种布施都要修,这样你的果报才能够圆满。

  在中国,这三种果报圆满具足的不多。大富大贵、高才勇哲又健康长寿,这是真正的福。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是乾隆皇帝,真的富贵、聪明,有智慧又长寿,他是五代同堂。这就证明他过去生中,三种布施都修得广、修得大,才有这么大的福报。书画里有一枚图章是“古希天子”,这枚图章就是乾隆皇帝的。

  我们有些人羡慕别人有福报,不必羡慕别人。别人的福报是修来的,你修也可以得到,你不修就得不到。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一生中好好修因,将来的果报必定是很好很好的,甚至能超过他。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这两句经文是讲法藏比丘后天的勤学。前面是讲他的天资,这两句是讲他后天的勤学。他有好的天赋,又有后天的勤学,所以他的成就就这么殊胜。

  “信解明记”里,我们先看第一个字“信”。

  这个“信”有两层意思。

  1第一层意思是信自己。

  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的佛性与诸佛没有两样,特别是信自己依本经修学,决定能往生不退成佛,要建立这样的信心。这是第一层意思信自己。

  2第二层意思信他。

  这个他指的谁呢?是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真实的,佛不打妄语,我们要完全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要相信阿弥陀佛度众生的真实大愿。《无量寿经》是两尊佛说的,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外,阿弥陀佛亲自说的也不少。四十八大愿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讲的。所以我们对于佛的开示,要能够信受奉行。

  下面看看这个“解”字。

  信了之后当然要解。解不是研究,不能落在心意识里。用心意识不能解如来的真实义,往往会错解、误解和曲解如来的真实义。如何理解经的大意?修觉、正、净。你修得一分,你就解一分如来真实义;你修得十分,你就能解十分如来真实义。

  我们要真正地解如来真实义,没有别的,就是老实念佛,念到心地清净自然就理解了。什么人能解?有修有证的人。换句话说,他的心跟佛心一样。

  佛是什么心呢?

  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心,没有丝毫染污;

  平等心,没有人我是非;

  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视若自己。

  这是佛心。

  不是佛心怎么能够解佛义呢?这是佛教我们要怎样才能真正解义。用一句话概括说,用佛心解佛义才能解如来的真实义。

  〖明记〗“明”是明了,是智慧,“记”是记忆。这里是说法藏比丘的记忆力好。

  〖悉皆第一〗是极优秀的,样样都第一。这里指信、解、明、记样样第一。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

  这几句经文是法藏比丘独有的,这是重点。

  “殊胜行愿”就是四十八愿。

  “念慧力”就是佛在《阿弥陀经》上讲的“五根、五力”,“念慧力”是其中的两个。

  “五根、五力”的条目是“信、进、念、定、慧”。信有根有力就不会动摇,就不会见异思迁。我们今天修净土法门,同修们经不起风吹草动,经常动摇、拐弯,学禅、学密、学教去了。为什么会动摇呢?你这个信没有根,也没有力,常常见异思迁,结果是一无所成,真的是很可惜

  我为什么经常为一些老菩萨们惋惜?因为我知道这次机会太难得了,真是千载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如果我们没遇到,没办法。我们遇到了,不知道珍惜,又擦肩而过了,你说多么可惜,多么冤枉。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机会?五千劫以后再说吧。

  所以我在这里:

  泣劝众生快觉醒

  把握此次好机缘

  成佛机缘遇到了

  当面错过真愚顽

  〖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这两句经文是赞叹,是赞叹法藏比丘出家后,跟他的老师认真修行,精进不退。同学中他是第一名,没有人能超得过他。

  上面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

  法藏比丘的智慧、才能超过世间所有人。他的信心,他的理解能力,他的记忆能力,信解明记在同学当中都是第一。而且他有殊胜的行愿,具足念慧的力量,能增长他的信心、愿心、行心,使他坚固不退,这种精进修学也没有人能超过他。

  这就是上一段经文的概括和总结。

  请看下面经文: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往诣〗是到的意思。

  〖伽他〗这是印度语,中文叫“孤起颂”。“孤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与前后的经文没有重复;颂是赞颂。这个孤起颂就相当于中国的诗歌。

  法藏比丘到老师那里,他的老师就是世间自在王佛。

  〖顶礼长跪。向佛合掌〗

  这是礼节。“顶”是最敬礼。

  这个“礼”是有节度的,就是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如果过了就显得巴结,不及就显得傲慢。所以这个敬礼,一定要把握好它的分寸,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佛门的最敬礼是“顶礼”,“顶礼”就是五体投地。佛门的礼拜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礼拜的时候心地清净,这是净;心地真诚,真诚心里一念不生,这是修定;同时身体每一个部位都在运动,是强身健体的一种好方法。这种修行的方法非常高明,是极高明的养生术。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这个养生术嘛,那这种方法是一种很高明的养生术。养心,心要静;养身,身要动。这拜佛呢,心是静的,身是动的。所以养心要静,养身要动,这两点都做到了。所以说,拜佛是一种极高明的养生术。

  “长跪”是表示敬意。

  “合掌”是表示一心一意,代表心地清净,一心一意接受老师的教诲。

  〖即以伽他赞佛〗

  “伽他”中文的意思就是孤起颂,类似中国的诗歌。

  这个偈颂起什么作用呢?起总结前文的作用。在这里是七言颂,每首是四句,每句是七字,一共有十首。

  这十首偈颂可分为三个段落:

  前面的两首是赞佛,也是表示对老师感恩戴德之意;

  从第三首到第九首是发愿,说明自己修学的愿望;

  最后一首是求佛为他做证明,他的愿望是真实的,不是妄语,不是虚论,是真实的。

  上一段经文说的是法藏比丘回到老师世间自在王佛的住处,见了老师,恭敬地顶礼长跪,向佛合掌,以偈颂来赞佛,并在佛前发了十大心愿。

  下面具体说偈颂的内容。看第一首: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这一首偈颂,是赞叹佛的相好光明。

  〖色端严〗是身相端正、庄严。这个“色”是身相;“端”是端正;“严”是庄严。

  〖匿曜〗是说光明隐而不显。“匿”是藏匿、隐藏;“曜”是光明。

  这首偈颂很简单,就这么四句。它的意思是如来微妙的身相端正庄严,一切世间没有任何人能与佛相等。如来的智慧光明无量,普照十方世界,日、月、火、珠的光明,在佛光中都显得黯然失色,就好比是灯光在太阳光底下一样。

  看下一首偈颂: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随类〗是随着各个种类不同的语言。

  这一首偈颂是赞叹佛的德能和佛的慈悲。世尊能以一种音声演妙法,每一类众生听起来,都像是佛在说自己的语言,而且都能够明白理解佛所说的道理。同时,佛又能示现微妙的身相,一切众生见了都认为佛是自己的同类身相,而且是自己最喜欢的身相。

  看下一首偈颂: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这是第三首偈颂。从这首偈颂开始到第九首偈颂,都是发愿。

  〖清净声〗是没有过失,远离烦恼的声音。

  〖戒定精进门〗“戒定”是指戒定慧三学;“精进”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是菩萨修学的六个纲领。

  〖甚深微妙法〗通指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修学方法。

  法藏比丘发愿,希望自己能得到像佛一样的清净音声,让说的音声能普遍传扬到无边的法界,宣扬三学、六度大乘法门。目的是让一切众生都能通达明了深广无尽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这里,我想说说发愿。

  什么是发愿?说出自己的愿望就是发愿。发愿在学佛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学佛,世间法也不例外。“愿”是一个人一生努力的目标。因为有愿望,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学佛如果没有愿望,修学决定得不到成果,所以发愿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向阿弥陀佛学习,就是学习他发的大愿。

  我们看这首偈颂的第一句,〖愿我得佛清净声〗是什么意思。

  是愿我自己像佛一样,普遍利益一切众生。佛以音声为佛事。佛如是,法藏比丘发愿要像佛一样,用清净的音声教化众生。这是法布施,法布施的教学功德不可思议。

  孔夫子当年在世也是以音声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当老师讲课嘛。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的果报能和孔夫子相比。他的后人,就是到今天仍然为世人所尊敬。那夫子之德是什么呢?他一生教学,他的德就在这里。

  释迦牟尼佛也是一生教学,所以佛的大德世间所尊,才称为世尊。阿弥陀佛的德更不用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世界,上至如来,下至六道众生,没有不尊敬阿弥陀佛的,因为阿弥陀佛教化众生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要向佛学习的地方。首先立志得佛的清净声,以清净心求佛菩萨加持,这是这首偈颂的第一句。

  看下一句:

  〖法音普及无边界〗

  法藏比丘发心和别人不一样,“无边界”就不是一个两个佛世界。

  大家都知道,一个佛世界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法藏比丘的愿是法音普遍到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普度众生。

  〖宣扬戒定精进门〗

  前面所说的“法音”是什么?

  就是指这一句“宣扬戒定精进门”,这是佛教学的内容。佛教一切众生教什么?佛佛道同,今佛犹如古佛再来,绝对不会违背古佛。佛与众生说法,无论是古佛或者是今佛,内容都是一致的,离不开三学、六度、六和。

  这里,我想重点说说“戒”和“精进”两个问题。

  先来说说“戒”。

  什么是戒?简单通俗点说,戒就是规矩,守戒就是守规矩。

  我们佛门的根本戒是五戒。很多同修受五戒多年了,有的到现在还不知道五戒的具体内容。大家想一想,连五戒的具体内容都不知道,何谈守五戒?

  还有一种受五戒的人,五戒的内容他知道,而且是背得滚瓜烂熟,就是做不到。就拿不打妄语来说吧,我们有多少同修做到了不打妄语?严重者,妄语是随口便来,还美其名曰这是方便语。

  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和有的同修探讨过,什么是妄语?什么是方便语?二者有何区别?打妄语有什么害处?我就把我们探讨的结果跟同修们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妄语是什么呢?

  妄语就是用不净之心、染污之心来说不实之语,欺诳众生,这是妄语。若是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帮助救度众生,暂时用不实语来劝导众生,则是方便语,没有妄语罪。

  给同修们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佛的儿子罗睺罗年龄很小,还很幼稚,不知道要谨慎口业。

  当有人来问他:“世尊在吗?”

  他就骗人说:“不在。”

  若世尊不在时,有人问罗睺罗说:“世尊在吗?”

  他就骗人说:“在。”

  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佛。

  佛就对罗睺罗说:“你去拿澡盆来给我洗一下脚。”这个罗睺罗给佛洗完了脚。

  佛对罗睺罗说:“你把这个盆颠倒,倒过来。”罗睺罗就按照佛的说法,就把这个盆倒过来,那就是扣着呗。

  佛说:“你给这个澡盆往里注水。”罗睺罗就给这个澡盆注水。大家想想是个什么结果?

  注完以后,佛问他:“水注到澡盆里了吗?”

  罗睺罗回答说:“没有注入。”

  佛就告诉罗睺罗:“那些无惭愧之人打妄语,就是把自己的心颠倒了,佛的道法也无法进入此人的心田,这个道理就如同水无法注入这个颠倒的澡盆里一样。”

  这是第一个故事。没听懂,仔细再琢磨。

  第二个故事

  国中有一个大长者,资财无数,眷属很多。他年龄大了,住的房子也有点朽坏了。他的儿子们是智愚不一,有的很聪明,有的很愚痴。这些孩子们就在房间里嬉戏玩闹,他们不知道这个房子坏了,已经很危险了。

  有一天这房子忽然失火了,延及到四周。可长者的儿子们还在房间里玩,不知道往外跑。长者知道只有一个门可以逃离火宅,他就招呼儿子们赶快逃离。可是儿子们不理睬他,继续玩耍。

  这个长者知道儿子们的弱点,于是就哄他们说,你们最喜欢的玩具,羊车、鹿车、牛车都在门外,你们赶紧去拿。儿子们听说门外有玩具,就纷纷地夺门而出,去拿这个玩具。出去以后一看,也没有羊车,也没有鹿车,也没有牛车。父亲告诉他们说,那种车不好,大白牛车最好,于是这个长者就给每个儿子一乘大白牛车。儿子们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好的车,喜出望外。

  佛问舍利弗,长者先说有三宝,就指那羊车、鹿车和牛车,后又说这三宝不好,而给孩子们大白牛车,这是不是犯妄语?舍利弗回答说,不也,世尊。长者的方便语,哄儿子们逃出了火宅,使他们得免于难。就是什么都不给他们,这都不是妄语,况且还给了他们比羊车、鹿车、牛车更好的大白牛车呢。

  第三个故事

  有一个婴儿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就拿了一片杨树的叶,黄的杨树叶,对这个婴儿说,不要哭不要哭,我给你黄金。婴儿见到黄金就不哭了。这杨树叶不是黄金啊。

  上面三个故事讲完了,大家琢磨琢磨,上面的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我们能说长者和父母在打妄语吗?当然不是。这就是基于清净、慈悲和智慧的方便语。我们判定一种不实语是妄语还是方便语,就看这种不实语是基于贪、瞋、痴这种不净心、染污心,还是基于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善巧方便地帮助、救度众生。这是两个分水岭,截然不同。

  什么叫妄语?什么叫方便语?我们可以从这里看,这种不实语是否是短暂的方便语,短暂的方便善巧最终会揭示真相,这个就不能叫妄语。

  打妄语真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如果哪个人特别能撒谎,随口就撒谎,时间长了,他说真话,可能也没人相信了。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

  《大智度论》里记录了佛所说的“妄语十罪”。

  如果你经常打妄语,你就造作了十种罪业。哪十种呢?我给大家说说,你对照对照。

  一者:“口气臭”。

  可能我们有同修有这种经历,就是周围的人有的人一说话,嘴里冒出来的那个气是臭的。

  第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善神离你远远的,不会靠近你。谁得便呢?非人得便。妖魔鬼怪,他们就得便了。

  第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就是我刚才说的经常撒谎打妄语,你偶尔地说真话了,别人也不信了。

  第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

  就是人家不愿意和你接触,人家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你掺和。

  第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好打妄语的人经常被人诽谤,就是你这个声名很臭。

  第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就是不被人尊敬的意思。

  第七:“常多忧愁”。第八:“种诽谤业因缘”。第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第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好几条,都沾这个诽谤的边。特别是第九条“身坏命终,当堕地狱”。这个打妄语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情啊,你最后要上地狱的。如果过去不知道,今天听我讲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千万不要打妄语。说话一定要说真话,实事求是,不能骗人。

  下面再说说〖精进〗

  六度中的“精进”是菩萨的善根。

  世法的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

  这里大家可以听明白,菩萨的善根和我们世法的善根是不一样的。这三条,菩萨当然都具足,修学圆满了。所以菩萨的善根只有一条,那就是精进,这是菩萨的善根。世法的善根是不贪、不瞋、不痴。

  “精”:就是专、纯。精纯进步,不是杂进、乱进。

  我2000年开始听老法师讲《无量寿经》,最先听懂的一句话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我最先听懂的一句,也是我最受益的一句。我这将近二十年受持这一部《无量寿经》,从来没有换过题目,我真的受益了。

  老法师说的“一经通了,经经通”,我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粗浅的体会,只能说一点点。可就是这么一点点,我已经受益无穷了。我的感受是:十年一部经,经经都通;十年十部经,一部经也不通。这就是我的感受。我们学佛要做专家,不做杂家。

  看下一句:

  〖通达甚深微妙法〗

  这一句话意味深长,“甚深微妙法”是什么?

  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就是甚深微妙法。在无量无边的法门中,确实这一法门是甚深微妙法。可惜的是,这个法门不但普通人不知道,许多菩萨都不知道。菩萨要是知道了,他这一生决定成佛。因为菩萨不知道,所以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无量阿僧祇劫,要这样迂回绕路,他们不知道有这么一条捷径。

  “甚深”到底深到什么程度?佛在《观经》里讲得清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两句话,不管是修学哪一宗的同修都知道。虽然知道,虽然会念,这八个字的真正含义,未必真的能体会得到。因为真正懂得这八个字的含义,一定是老实念佛,绝对不会再涉及其他的法门。就像莲池大师一样,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对这八个字还没有搞清楚的人,他们需要一大藏教。真正搞清楚的,不需要了,死心塌地地老实念佛,那是真清楚、真明白了。

  明白之后,他心里妄念不生,这才决定成就。真正通达了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妙法,这一句才道出佛说法度众生的本怀。不说畅佛本怀嘛,那佛的本怀是什么?就是帮助众生〖通达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佛的本怀。

  看下一首偈颂: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看下面的词语:

  〖绝尘劳〗就是断灭一切烦恼。“绝”是断绝;“尘劳”是比喻烦恼。

  〖无边恶趣门〗“无边”说明这里不单单指三恶道,凡是烦恼没有断尽的都是恶趣,所以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都是恶趣,只有佛法界才是最圆满的果报。

  〖菩提究竟岸〗指圆满成佛。

  〖无明贪瞋皆永无〗是讲一切烦恼都永远地断尽了。

  “无明”不明白事实真相,就是痴。

  “无明贪瞋”就是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

  〖惑尽过亡〗“惑”指一切无明烦恼;“过”是过失罪业。

  “惑尽过亡”是一切无明烦恼,身语过失、罪业都不会再造了。

  这一首偈颂是法藏比丘发愿,希望自己能具足像佛一样广大无边的智慧,内心清净,断绝一切烦恼,超越九法界,迅速成就圆满究竟的无上佛果。永断无明、贪瞋,从此再不迷惑,再不造一切罪业的行为。这都是修学念佛三昧的效果。

  这六句是一段,前四句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一句是说智慧,六句是以智慧为首,告诉我们学佛要有智慧,连修福都要有智慧,何况是学佛。

  智慧从哪里来?从戒定中来。所以心不清净,你就没有智慧。

  我们净宗修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平时我们读经念佛的目的就是在修定。读经念佛功德非常大,能把妄想、执著同时抛掉。读经的时候,绝对不能分别经义,不要研究经里的意思,经里没有意思。讲的时候就无量义。老实念就对了。

  我再说一遍最后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佛经,你不要去研究它的意思,经里没有意思,你讲的时候,你会讲出无量义。如果你一说经里有意思,你研究出来的,那是你凡夫的知见,就是“不解如来真实义”。

  下一句是〖智慧广大深如海〗

  如果你没有智慧,你只要把这一句佛号抓住,把一部《无量寿经》抓住,天天念经,天天念阿弥陀佛,你一定会“智慧广大深如海”。没有这样的智慧,你不会认识这部经,不会抓住这一句佛号。

  念佛有口无心是没有智慧。我们要坚信自己有这么大的智慧。有人老好这样说,我障深慧浅啊,我没有智慧啊,我愚痴啊。好,你不是这样说嘛,那你就真的是障深慧浅,你就真的没有智慧,你就真的愚痴。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这都是你心里想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内心清净绝尘劳〗“尘”是染污;“劳”是劳累。

  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染污,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始重视环保了。但是心地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内心的清净就非常重要了。心清净,所有一切妄想、邪知邪见进不来。

  你怎么样才能内心清净呢?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清净句。你念阿弥陀佛,你的心就清净。这是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的。

  下一句: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这两句是果报。心地清净,智慧增长,当然就“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了。

  我们必须要明了的是,不但三恶道是恶趣,三善道也是恶趣,二乘圣者也是恶趣,权教菩萨还是恶趣。我们能听明白吗?能接受吗?

  佛在大乘经上说,“念佛法门第一殊胜”,古德称赞是“圆中之圆,专中之专,顿中之顿”,不但超越三途六道,超越二乘权教,再往上还不止,果报等于是七地以上的菩萨。

  “七地菩萨看六地菩萨都是恶趣”。

  讲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认识念佛法门,实在是殊胜无比。

  诸佛菩萨都说这个法门难信,也是实实在在的话。从我们凡夫地,一下子就升到七地以上,升到等觉菩萨,谁能相信?不但一般人不相信,阿罗汉不相信,辟支佛不相信,权教菩萨不相信,明心见性的菩萨还有很多也不相信。你能相信,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你能相信?怎么想也想不通。读了《无量寿经》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你过去生中曾经行菩萨道,供养了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这一生是善根现前。同时又得十方诸佛如来,冥冥中的加持,这样你才能信、能解、能行。所以经上说,你不是凡夫。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我讲到这里,你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能不能知道你自己为什么能够相信《无量寿经》,能受持《无量寿经》?相信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一直念到底?原因在哪,这回你知道了吧?

  看下两句,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要想达到前面这样的成果,这两句是必须做到的条件。还有无明,还有贪瞋,智慧就不广大,心也不清净,就没有办法超越恶趣,更得不到菩提。所造的一切罪业、过失都没有了。怎么样才能没有呢?

  下面三个字“三昧力”,就能把无明、贪瞋,迷惑颠倒断尽。永远不要忘了这个念佛三昧,这个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所以念佛三昧被称为宝王三昧。

  这个念佛三昧怎么样才能得到?就是用古人教我们的“老实念佛”这四个字。

  怎么样才算老实?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老实。

  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称大势至菩萨是净宗初祖,他是法界众生的净宗初祖;普贤菩萨是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净宗初祖。

  下面再说说“拜忏”。

  老法师真的是慈悲至极,他讲真话,把真相告诉我们。他说:“诸位把事实真相看清楚,才肯死心塌地,不再有妄念。想学《金刚经》,想学止观,读《法华》,那些念头全部断掉。拜《梁皇忏》、拜《水忏》,就不如拜《净修捷要》,拜阿弥陀佛。”这是老法师讲的真话、真相。

  我再把这一段话念一遍。老法师说:“诸位把事实真相看清楚,才肯死心塌地,不再有妄念。想学《金刚经》,想学止观,读《法华》,那些念头全部断掉。拜《梁皇忏》、拜《水忏》,就不如拜《净修捷要》,拜阿弥陀佛。”

  夏莲居老居士非常慈悲,看到众生有拜忏的习气,喜欢拜忏,所以他也编了一个“宝王忏”,是专修净土的忏法。为什么编这个?是为那些习气不断,还不相信专精直入的人,总认为念佛功德没有拜忏的功德大。因为是没有深入研究大经,真正深入研究就知道,拜忏是度下根的,止观是度中根的,念佛是度上根的。

  这三句话同修们听过没有?我再说一遍,拜忏是度下根的,止观是度中根的,念佛是度上根的。上中下三等根基怎么分?智慧有浅深不同,唯有真实的智慧,你才会选择第一法门,才会选择第一经。

  《无量寿经》是第一经,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第一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第一法门。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正如夏莲居老居士所讲的“万亿人中一二知”,不容易!所以往生净土,念佛三昧都成就,就圆满了。

  今天的时间到了,就讲到这里。感恩大家!

  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量寿经       刘素云)(五明学佛网:无量寿经       刘素云)  

 蔡惠明居士:《无量寿经》的宗要是发菩提心 

 开愿法师:《无量寿经》说什么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下(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上(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无量寿经起信论叙(彭际清)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二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一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六 叮咛劝修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二 重重诲勉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一 劝修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