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每个人生来就有天神保护


   日期:2011/3/7 2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规教言论》讲记   

第三节课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 

    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有些人的人格低劣,经常背弃盟誓,纵然在上师三宝、智者面前发誓赌咒,也毫不顾忌地违背誓言;同时无有任何惭愧,依靠狡诈非法的手段来养活自己,获得一些不正当的衣食、钱财,还认为非常了不起,无有惭愧地大肆享用;别人对他恶言诽谤,他也是无所顾忌,像块石头一样没有心识。这样的人,不但会被人所厌弃,甚至与生俱来的护神也会舍己而去。 

    我们来到人间时,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与自己的关系就像体内的虫一样密切,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说:“人的身上有许多俱生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有时候打卦也是这样,从卦象上看,某人最近遇到了不顺,是因为肩神不高兴,护神不高兴,或者地神不高兴,需要念什么经来遮遣消除。可见,这些护法天尊是真实存在的。 

    倘若一个人懂得羞耻、谨慎行事,从不欺诳上师三宝,不仅人类对他恭敬有加,护法肩神也会日夜保护。但若自己无惭无愧,犹如尸体一样,天神便会远远地离开,人们也不愿意与之接触。如此一来,凡有所做皆不吉祥,种种灾害和过失均会出现。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本论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个问题,只有先做一个好人,自己才有学佛修行的机会。 

    他人财富圆满时,自心无端感刺痛, 

    恒时讥毁众人故,依怙神众无力护。 

    有些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见到别人财富圆满、有名声地位、闻思智慧不错,内心就像刀割火烧一样痛:“他凭什么如此得意?我为什么一无所有?”心里实在是不平衡,就到处造谣诽谤,摧毁了自己的今生来世,对此妒心强烈之人,依怙神众也无力护持。 

    作为凡夫人,自相续中一点烦恼也没有,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一旦生起嫉妒,要马上意识到并励力忏悔,倘若任其泛滥,造业是非常可怕的。《百业经》中有位三藏法师,眷属众多,衣食富足。后来来了一位阿罗汉,很多人对他渐生极大信心,三藏法师失去了昔日的名闻利养,心生苦恼,于是到处诽谤,说那位阿罗汉已破了根本戒,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千万别去依止……听到诽谤的这些人,居然毫无理由地信以为真,便不再供养阿罗汉了。尽管三藏法师的名利恢复如前,但死后却堕入无间地狱,感受无量劫的痛苦。 

    现在有些地方也是这样,有些人以嫉妒心去诽谤别人,众人听后不经大脑思考,就人云亦云,盲目地跟着起哄。以前藏地寺院有位尼姑,严持净戒、相貌端严,有个男人特别想跟她在一起,没有得逞就四处造谣:“我与她有什么什么关系……”后来寺院里没有观察就把她开除了,她只好去一个寂静的山洞里修行。 

    当然,对有修行境界的人来说,这不一定成为修行的障碍,但那个人这样造业,将来肯定会成熟果报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善于观察,不要听风就是雨,轻易地随行妄言,更不能以嫉妒心去诋毁他众。 

    如此彼等之因缘,摧毁自续之福德, 

    如人住于不净地,虽求百千天龙尊, 

    然欲亲近极难为,尔时有人如此说, 

    哎呀吾辈多祈诵,何故于事无稍利? 

    为何上述之人诸事不遂、护法远离呢?因为这些人的品德极差,背弃誓言、忤逆父母、行事非法,将相续中的福德摧毁殆尽。犹如一个人住在厕所里,虽然准备了丰富的美味珍馐,但谁也不愿意来做客。同样的道理,假如内心如厕所般肮脏,即使陈设了玉脂琼浆、琳琅供品,天龙八部等护法天神也不会来亲近你。 

    有些居士每天的供品非常多,目的不是害别人,就是求平安,真正想获得解脱的少之又少。昨前天我问一个日本居士:“你们那里的佛教怎么样?”他说:“信佛的有一部分,但大多数都是求平安,想解脱的寥寥无几。”不仅是日本,现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有人为了求平安,每天供一点水果,喊破喉咙地大声念佛,但这不一定起到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人特别“脏”,除了自己以外谁都不顾,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天尊、护法神在诸佛菩萨和上师面前发过誓,不帮助你这样的人,所以想让他们亲近你,那是相当困难的。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交了这么多钱让寺院念经,也求了很多护法神,为什么他们没有加持,我的生意还不顺利?我的事情还不成功?”其实这不能怪别人,而应该怪你自己,因为你自己太坏了,交多少钱念经也不管用。以前的高僧大德们,凡事皆以因果为标准,如理如法地行持,为了众生发菩提心,他们不用天天给自己念经,事业也非常圆满、顺利、成功。而你呢,以自私自利的发心来念经,起不到作用不应怨天尤人,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 

    我曾听到有位上师说:“现在的人,好像没有一个顺利的,今天这个人不顺利,家里发生了事情,明天那个人也不顺利,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害别人,怎么会顺利呢?求多少天尊也得不到利益。”的确如此,诸佛菩萨肯定有加持,护法圣尊肯定有力量,但你自己是什么样呢?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浊时众生福报浅,平时行为不善巧, 

    受彼报应当了知,汝应莫作诸恶行。 

    五浊兴盛时期的众生福报浅薄、烦恼粗重,不像初劫时的人们,智慧、慈悲、信心等样样具足。再加上前世的福报不够,平时的行为不如法、不善巧,所以频频感召的事情多不如意。 

    有些人对自己太有信心了:“像我这么好的人,福报为什么不圆满,为什么还没有证悟啊?”其实不应该这样想,浊世的人,福报本来就非常浅。拿我来说,自己经常生病,到哪个医院也没有效果,绝对是前世造了很多杀生恶业,即生中的行为又不如法,所以像我这样业力深重的人,去医院只不过是应付而已,肯定不会好的。这样想的话,觉得好一点,就算自己的病治不好,也不会怨三宝、怨护法神,认为佛法没有加持。 

    在我的心目中,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护法的力量不可思议,然而我转生在这样的时代,一是前世的业力,二是今生中不如法的行为太多,感这种苦果也是理所当然,可能还有恶趣的痛苦在等着我呢。这并不是说好听话,我心里确实这样想。大家了知此理之后,希望不要再造恶业,倘若行为如理如法,福报一定会逐渐增上的。 

    士夫多数望自身,集聚一切胜福德, 

    然不了知无其根,如同瘠地播种子。 

    人们都希望能积聚一切殊胜的大福德,世间人追求财富地位,修行人追求即生成就,不管在上师面前求加持,还是在佛像面前发愿,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些事。虽然心是如此迫切,但他们不了知自身是否具足条件。且不说遥远的前世,今生中自己是不是护法神和上师佛陀加持的对境,有没有最起码的人格基础呢?这一点也要详细观察。假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希求再大也没有用,就像在荒凉贫瘠的沙漠上播种一样,是不可能丰收庄稼的,并不是种子没有能力,而是播撒的地方太差了。 

    现在有些修行人,连最基本的出离心和信心都没有,却妄想在相续中出现最高的证悟境界。有些领导也是同样,自己当村干部的能力和智慧都没有,却想登上国家主席或省委书记的宝座。其实,当一个领导,无论官职大小,至少要有利他之心和做人的基本素质,若连这些都不具足,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最后只会是洋相百出。 

    所以,人真的需要观察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器、是什么样的根基,这些务必要心里有数。若能了知这一点,以后即使你的愿望没有成功,也不会感到特别苦恼。 

    拥有智慧福德者,自然具足诸功德, 

    若具功德则诸天,不求亦将自然集。 

    一个人若具足世出世间的智慧,拥有前世所积累的福报,他不一定非要勤作,也会自然圆满诸多功德。如果有了这些功德,比如人品性格很好、凭良心去做事,则不需要祈求天众护法,他们也会自然集聚。上师如意宝讲过:“一个人的行为若非常圆满,纵然没有天天求护法神,彼等也会前来相助。” 

    有些人经常问:“我今天没给护法供大苹果,他会不会不高兴,以后不再理我了?”绝对不会!只要你人做得很好,凭良心和道德做事,即使你忘了或者没时间供养,智慧护法神也不会惩罚你的。反而由于你的智慧福德十分圆满,他会一直跟随在你身边,恒时赐予保护。 

    在世间当中,我们不仅需要人的帮助,还需要护法天众的帮助。如果有了这两者的帮助,自己的事业、运气才会越来越增上,否则,做任何事情都会举步维艰 

    何人表里为一致,所发誓愿极坚固, 

    众人于彼亦欢喜,诸天喜之何须说。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若能做到表里一致、言行如一,当面与背后不相违,所发的誓言、所承诺的事情如同刻在石上的花纹一样,永远不会改变,众人一定会喜欢他。护法天神明察其为人之后,对他欢喜又何须怀疑呢? 

    我们学习佛法,人首先一定要实在。古人云:“人心要实,火心要虚。”生火烧茶时,如果把柴堆得死死的,一点空隙都没有,就算趴在地上吹半天,也不会有火星冒起来,所以火心一定要虚。而人心必须要实,假如人心特别虚假,阳奉阴违,则不具足好人的法相。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甚至包括佛教徒,经常口是心非,看起来特别假。这样的“假人”,大家觉得他很聪明、很有能力,好多老板也喜欢,而见到老实的人——“不行!这个人太笨,我不要!”其实老实人也许在一两件事情上不成功,但究竟而言,他说的话很可靠,做的事情很稳重,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 

    人要稳重和老实,这一点我们自己有没有?私下应该观察一下。字面上看来,这个教言非常简单,但在做人的问题上相当重要。为什么上师如意宝及传承上师对这个短短的教言如是重视?这里面有很多不共的缘起和意义! 

    何人知恩且报恩,深信因果无倒行, 

    人亦设法饶益彼,诸天利之何须说。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若能知恩报恩、深信因果,不仅世间人会恭敬他、饶益他,有天眼通的护法神和天尊,完全能了知他的心,帮助他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部论典中,相当一部分道理都在讲怎样获得诸天护法的帮助。如果自己被他们舍弃,没有得到他们的保护,一切事业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大家平时应按照本论所讲的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处讲了两个要求,第一是知恩报恩,今生中不管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自己,只要别人有恩德,就应该寻找机会报答。如果没有能力报恩,起码也要知恩,经常在别人面前说一下。过去有些弟子在上师如意宝面前,经常歌颂上师传讲密法的恩德,以此缘起,上师显现上也有不同的摄受方法。第二是深信因果,所作所为不颠倒而行。若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就是真正的智者,众人都会想方设法对彼作饶益,护神等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好人和坏人的界线,分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只要懂得知恩报恩、对因果深信不疑,这个人必定是好人,任何人都会喜欢他。 

    何人勇敢不脆弱,亲怨悲恨不颠倒, 

    国王亦为护如眼,诸神护之何须说。 

    有些人非常勇敢,无论做什么事,有一种不共的坚强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脆弱,什么违缘也动摇不了他。同时,他恩怨分明,对事情的前后分得清清楚楚,哪些是亲人、哪些是怨敌,哪些是悲悯的对境、哪些是憎恨的对境,对此一点都不颠倒含糊。不像有些人,怎么痛斥也无所谓,怎么赞叹也无所谓,看起来像个人,却不具足人的法相,说他不是人吧,吃饭走路又跟人一模一样。 

    当然,从学佛的角度来讲,对怨敌不能报仇,沙门四法中有明确规定,但这里两个概念不能混在一起。因为有些人好像石头一样,对别人的打骂与损益毫不在乎,别人和自己分不清楚,亲人和怨敌分不清楚,成天迷迷糊糊的,自认为菩提心修得不错,但实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敢于承当、无所畏惧,什么事情分得非常清楚,明君圣主也会像爱护眼目般器重他,做事情经常委以重任,诸天神也会敬重保护。一般来讲,护神对人文道德、世间道义非常重视,真正具有这些法相的人,他们会竭尽全力护持,而不具足法相的那些人,他们则弃如敝屣、不屑一顾。 

    这些教言看起来不难,但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在座的道友,大家以后全部住在山洞里,不跟任何人接触是不可能的,只要接触人的话,起码要掌握这些做人的窍诀。虽然你们以前也曾受过各种教育,但像这样把世间与出世间结合起来的做人教言,很多人都非常缺少。大家今后弘法利生也好,自己修行也罢,这些教言是必不可少的。若连这些都分不清楚,世间和出世间也搞不明白,自己尽管认为自己修行不错,但实际上可能还不具足人的法相。 

    一切所取所舍事,人前虽可保密之, 

    于天却难保密故,欲得成就誓为主。 

    在世间中,每个人都有所取所舍之事,这些事情,大多是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过的,如果真正行持时与最初的诺言相违背,虽然你可以在人前保密一时,却瞒不过圣尊上师及本尊护法的天眼。 

    比如你暗地里做些不清净的行为,很多人也许暂时不会发现,但逃不过上师护法神的眼目。他们知道了你的恶行之后,上师无法加持你,护法神也会讨厌并远离你。所以,要想获得一定的修行境界,当面和背后尽量表里如一,所发的誓言不要轻易放弃 

    有些人发愿不吃肉,但趁人不注意,偷偷到饭馆里吃上一块。此举虽可瞒得了别人,却背弃了在上师面前的承诺,就像服了毒药一样,已经做了不清净的事情,若不马上忏悔,过失相当严重,因为上师诸佛是非常严厉的对境。下面讲“誓言”时,这方面的问题还会广说。 

    何人发誓语坚定,成办大事具慧力, 

    诸天于彼亦生惧,余众畏之何须说。 

    有些人所发的誓言,如同山王一样坚定,纵遇生命危险也不会改变。同时具有极敏锐的取舍智慧,对未来难以把握的问题,能以纯熟的智慧进行判断。这种人既有坚定的誓言,又有洞察时事的智慧,护法天尊亦对其生敬畏之心,认为他非常厉害,一般的众生就更不用说了。 

    表面上看,每个人都会说话走路,似乎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各人的智慧和品行有天壤之别。以前我寺院有个老修行人,他不是堪布活佛,也不是特别出名,但为人处世非常不错,誓言坚定,平时不愿意到处乱跑,再加上智慧也很好,一旦决定的事情,很多高僧大德也不得不承认。所以对于这种人,无论人和非人都会敬畏三分。刚开始与他相处时,不一定有这种感觉,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大家都会觉得他很了不起,恭敬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现在很多人,一是誓言不坚定、人格不稳重,二是没有甚深的智慧,以致人也不怕他、护法神也不怕他,自己没有什么威力。因此,为了让护法神害怕,为了让更多的人害怕,我们应该做个具有威严的人! 

《二规教言论》讲记

第四节课  

    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 

    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 

    通过上述道理,大家已经了知,若要得到护法神的保护,行为必须如法稳重、誓言坚定。一切护法神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所作所为非常如法,起心动念也非常清净,经常想到善法、因果、利益众生,护法神自然十分高兴。所以,我们应扫除贪嗔痴、嫉妒、骄傲等不清净的念头,以及表里不一等不如法的行为,陈设慈悲心、誓言坚定等善法的供品,如此护法神必定恒常庇护,随时不离左右。 

    《藏密佛教史》中的秋吉旺修(简称格日秋旺),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伏藏大师,他的儿子也是个伏藏大师,但他的儿子为了提高名声、巩固事业,着力希求一些猛咒。后来秋吉旺修告诉他:“只要你有利益他众的心,不用念一些咒语,护法天尊也会自然降临。因为他们都曾承诺过,哪里有利益众生的人,必定会去帮助他。”比如莲花生大师在降伏地神时,地神当时就发誓:“对如法行持、利益众生之人,我等会不惜一切来保护他。”

    当然,有机会的话,念仪轨多祈祷护法神也是有必要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修护法神是多此一举,安住在空性中就可以了。”其实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均离不开护法神的大力护持。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都有护法神以显现、不显现的方式来相助,若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战胜一切违缘、圆满一切所愿,那是相当困难的。就像如今社会上,要想做出一些贡献,自己的智慧水平必须跟得上,社会关系也要跟得上。 

    在座的有些道友,十几年来修行很圆满,比较顺利地在这里完成了学业,应该感谢护法神的护持。倘若没有他们,末法时期想长年如一日地闻思修行,最多只能坚持一两个月,甚至连这种机会恐怕也没有 

    因此,大家不能走极端:有些人整天求护法神,什么都不做;有些人觉得这些不需要,全部一并抛除。这都是不合理的。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大成就者,生前还特意供护法神,念一些仪轨时,还有专门的供品。他老人家那种境界,我们今生是望尘莫及的,因此证悟得再怎么高,也不应该舍弃这些! 

    其后虽未常祈求,自然聚会诸天神, 

    犹如大海集海鸥,或如莲苑聚蜜蜂。 

    如果有时忘记或没有专门去供养护法神,这也不要紧,只要你身心调柔、行为如法,时时想到利益众生,诸天护神自然聚集在你的身边,对你加以保护。有些道友经常问:“我出去时供护法不方便,若不供的话,他们会不会不高兴就惩罚我?”当然是不会的。他们都是智慧护法神,不像我们人一样嫉妒心强——关系好时天天供养,偶尔一次不供养,就马上反目成仇。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人,他们都会进行帮助。供养一瓶酒、一点苹果,这些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有的话,是一种缘起,不能说一点都不需要。但并不是必须有,只要你的心是利益众生,不管汉地、藏地的哪个护法神,肯定都会履行自己的诺言。 

    犹如美丽的海岛,不需要发出喧嚣来邀请海鸥,它们也会自然聚集;或如花园中的鲜花,无论盛开于何处,蜜蜂都会纷然而至。同样,只要我们身心清净如法,护法天尊一定会鼎力相助! 

    何人若有神所护,则彼以其独自力, 

    堪与成千上万众,所有力量相匹敌。 

    若有了护法神的护持,纵然只是孤身一人,其力量也能与成千上万的人相匹敌。 

    从有些高僧大德的生平看得出来,虽然他只是单枪匹马一个人,但他所做出的事业,无数个小人物加起来也不及万一。就像上师如意宝,以前不管到哪里去,名声威力非常大,哪怕只说一句话,产生的震撼力也是有些人毕生都办不到的。这其中就有护法神的力量,如果了护法神的帮助,身体的威力、语言的分量跟其他人完全不同 

    护法神的帮助很重要,尤其是末法时期,仅仅依靠自力来完成所有的事业,这是不现实的,只有依靠护法神的力量,做什么事情才会圆满。《格萨尔王传》中有个仙巴大臣(格萨尔王的弟弟,也有说他是蛋生的),护法神对他的帮助特别多。有一次,他与力量强大的魔王交战,在摔跤时,魔王把他举到飞禽才能飞翔的高空中转了一圈,然后准备往地上摔,因为有护法神的保护,怎么样也摔不下来。后来仙巴开始反攻,虽然他的力量不如对方,但依靠护法神的帮助,把魔王摔在了地上,用绳子捆了起来。仙巴平时喜欢抽烟,于是就坐在魔王身上抽一杆烟,魔王突然动了一下,把仙巴甩开就跑掉了。尽管那次交战中魔王跑了,但最后还是被降伏了。试想,如果当时没有护法神的帮助,仙巴肯定会被摔烂的,所以他表面上是一个人,实际上已具有了千万个人的力量。 

    若天垂手予提携,自亦登上善行梯, 

    则彼真实能享受,利乐誉之无量殿。 

    此颂是一种比喻的手法,意思是说,天众护法若从上垂手来拉你,你自己也是竭力攀登行善的阶梯,那赐予今生来世无量利乐的殿堂之门,从此便会对你敞开。 

    世人都向往快乐,希望获得名声财富,但很多人无法如愿以偿,原因是什么呢?一是自己的行为太恶劣,没有好好行持善法;二是护法天众没有加以护持,以致自己始终处于苦难之中。倘若有了护法的帮助,再加上自己善行的力量,两者结合,降伏魔众也会轻而易举。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虚幻的梦,虽然它并非什么证相,不过情节有点离奇。那天,我们发心人员在电脑上处理完“菩提学会会标”的宝剑后,我盯着它看了半天。当晚我就梦到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个牛头魔王在杀人,我打算与它交战,但很清楚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战胜。过了一会儿,来了个人,他既像出家人、又像在家人,行为不伦不类的,但感觉上是单坚护法神。当他走来的时候,绿色护法杯里的酒自然溢了出来。我是学过因明的,不会无缘无故相信什么事情,但见到这种现象,觉得他很了不起,于是对他生起了信心。后来我持着宝剑,依靠这个人的帮助,成功地对付了牛头魔王,结局非常圆满。 

    当然,在迷乱的梦境中,倒不一定真是什么护法神。现在很多人经常依靠梦来判断事情,依靠幻想来决定未来,这是不如法也是不科学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若把护法神完全当成一种神话,那也不太合理。 

    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时,本来准备先去一个寺院,当时什么都准备好了,但紫玛护法神突然降临说不能去,否则会有一定的违缘。后来我们就没有去,如果去了,确实会有很大的违缘。上师当时还问:“从印度回来时,我们应该走拉萨那边,还是走香港那边?”护法神说应从香港回来,走拉萨的话不太方便,后来发现果真如此。 

    因此,护法神的帮助决定无疑。有些道友对此满不在乎,觉得好像无所谓,这样不太好。而有些人又太过执著了,无论到哪里去,什么法都不修,就是拎一个酒瓶子,这也没有必要嘛!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 

    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因中。 

    世间上无数的人不断追求福报,想获得名声、地位、财富,但没有一定因缘是得不到的。因为福德的善妙之树,永远扎根于高尚行为的泥土中,这是它生存的唯一环境。 

    有些人现在拥有福报,也是他前世行善得来的,假如行善的因不存在,福报的果绝不可能产生。知道这个道理后,求福报、求平安的人,应经常处于高尚的心行中,若能如此,福分也会不求自来。否则,若为了名声财富不择手段,也许依靠前世未消尽的福分,暂时会得到一点点安乐,但这个享完之后,生生世世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行为高尚非常重要,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个公案:明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期间,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散。有一姓袁之人在逃难时,与儿子失散,后想娶一妾续香火。刚买回一个女子,进房便见她伤心地哭,袁公问她何故,女子说:“家中穷得没饭吃,丈夫饿极要自杀,所以卖身想救活丈夫。回想起来,我俩平日感情甚好,现在却活生生分离,怎不教人伤心?”袁公听了很感伤,天亮后送其回家,又赠银一百两,叫夫妻做小生意度日。 

    夫妻俩非常感激,打算买一好女人,给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见一相貌端正的孩子要出卖,他们想:未得女子,先买一个童子服侍袁公吧。买定后送到袁家,袁公细看再三,原来竟是失散的儿子。行善的报应竟有这么快、这么巧! 

    当然,是否人人都会这样,也不一定。但只要自己行为道德,福报定会以各种方式出现。麦彭仁波切在此告诫我们:若欲福德久远,首先必须端正心态,行持高尚之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天神)(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天神)  

 药师山·紫虚居士:天魔与天神有什么区别?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X 1359经:本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Q 1352经:本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P 1349经、1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K 1339经:本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J 1338经:本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H 1336经:本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G 1332经~1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F 1331经:此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D 1329经: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