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能法师:弥勒佛为什么笑?在笑什么?


   日期:2018/7/4 1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勒佛为什么笑?弥勒佛在笑什么?

  印能法师

  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的天王殿,殿中央端坐的都是一尊慈颜善目的大肚弥勒佛。这尊人见人欢喜的弥勒佛在笑什么?为什么笑呢?

  其一、笑人外求,示依二力。

  当下不管男女老少,凡走进寺庙的香客顶礼膜拜,十有七、八是求佛菩萨保佑平安、救苦救难。有病的祈求消灾康复,做生意的祈求多多发财,高考的祈求考上名牌大学,已婚未育的祈求早生贵子……人们都想借佛菩萨神通广大的力量,而满足自己的无量愿望。这是大部分人信佛人的真实心理,但对于学佛人来说,学佛的本义远不止如此。

  佛菩萨绝不是救世主。佛门弟子学佛修持靠的是二力即自力与他力(佛菩萨加持)这两者的结合。凡修持一切法门,首先要自强自力持戒修行。《长阿含经·善生品》佛言:“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而自力的具体做法,就是学佛求生净土必须勇猛精进做到信、愿、行。

  信,就是断疑生解。《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愿,就是从心里发大愿,决定往生到你所选择的净土中。以兜率净土为例,《法苑珠林》云:“凡夫力弱,习恶固多,其心怯弱,初学佛法,恐畏退散,故当发愿,扶持是行,乃至终身,无有障恼,随种善根,愿共含识,自在往来,弥勒内院。得至佛前,随念修学证不退转。”行,就是持戒修行“不离世间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地实行之。

  “信、愿、行”是修持一切法门必具的三大资粮,也是“自力”的出发点、着力点、归宿点。当然各人自身的根机和业力有所不同,所选择的修持法门也应因人而异。单靠“自力”修持是难以往生极乐净土的,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因此在奋发“自力”的同时还要靠增上缘“佛力”的相助。佛菩萨也会像母亲对待儿女一样普度众生。《大般涅槃经》卷三偈云:“佛见众生烦恼悲,心苦如母念病子。”弥勒十愿中,愿愿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加持精进学佛者。

  其二,笑对人生,离苦得乐。

  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记:“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面对人生种种苦,只有运用佛法的大智慧,勇敢面对,实地修行才能得以解脱。

  其三,笑迎和谐,从心开始。

  台湾台南开元寺有这样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经中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慈心“施予众生乐”欢喜自在佛。弥勒示笑,度化我们迷途之人要勤于忏悔业障,转迷成悟,快乐面对人生。与家人、亲友、同事和谐相处,直至达到生死涅槃的彼岸。

  如何“从心开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对一切众生起柔软心、慈悲心,将此作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令众生欢喜“和合”,这样才会消解人们的精神苦闷,促进社会和谐。

  “弥勒人前慈示笑,众人所感皆非同“。弥勒菩萨慈颜示笑,告诉我们要敞开胸怀,勇敢的面对人生,从自身做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时刻学习弥勒菩萨的欢喜自在,利乐有情,自然欢喜道业早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弥勒       印能法师)(五明学佛网:弥勒       印能法师)  

 傅味琴居士: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 

 徐文明教授:漫话弥勒佛 

 弥勒信仰乃人间净土的归趣 

 楞严悲华法师:久违的慈音大爱——弥勒信仰及净土介绍 

 蔡惠明居士: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 

 陈永革博士:“人间弥勒”:从“应化僧”形象看中国佛教的弥 

 郭耀华博士:弥勒大菩萨(佛)思想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弥勒佛法门捷法 

 于凌波居士: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土的流传 

 于凌波居士: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 

 刘先和居士:弥勒净土及梵净山 

 吕有祥教授:略说弥勒菩萨中国化及其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