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威仪是什么意思?四威仪是指什么?


   日期:2018/7/6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威仪什么意思?四威仪是指什么?

  威是威德,仪是仪态,威仪是指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标准。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四威仪「行住坐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

  凡是能够使人肃然起敬者是威,使人起而效法者是仪人而能够以其声形容貌,使人尊敬而且期以效法者,便算是有威仪的人,反之便是没有威仪。威仪做得好,行、住、坐、卧自然展现出一种气度,令人望而生敬。威仪是每一个修行的人,所应该重视的行仪。有威仪的人,可以风行草偃,影响大众并导化大众,否则便会受到大众的批评,乃至被大众之所唾弃。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举止言谈中皆可表露无遗,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也就是坐要有坐相,要像大钟一样,沉稳庄重;站要有站相,要如松树一般,正直挺拔;走路有走路的样子,行走时要能像风,轻快敏捷;睡觉有睡觉的姿势,必须要像弯弓般,右胁而卧(吉祥卧),这才像一个出家人。这是丛林里要求出家人,在行立坐卧之中,应有的风姿;你如果不重视这些基本的行仪,就是威仪不好。

  过去古德有一首偈语,是对四威仪的形容,也提醒修行人在精进修道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很值得重视。所谓「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愧佛门修行人。」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念佛的音声,要像流水一样,慢慢的诵念;走路要如雁群成行列队,整齐画一;合掌于胸前,要如捧着水一般端正;站立时,头上好像顶着一碗油,精神饱满;走路时,必须瞻前顾后,轻轻移步;看东西时,不可大动作的东张西望,只能左右回视半展眸;威仪动静要经常保持庄重,才不愧为佛门修行人。

  四威仪之「行」如风

  行步徐徐牛顾视,高观下盼不移神。

  纵使触目绕诸境,了了知心不受尘。

  无尘莫未执为宗,心境双亡不住空。

  任运安养到处所,行与行来岂异同。

  不记山河是南北,谁知途路向西东。

  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安详徐行,犹如清风徐拂。行进时,两眼平视,不左窥右瞄,不向外攀缘;移步时,勿踏虫蚁,勿仓仓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声;当收摄身心,举止动步,心存正念,一切时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四威仪之「立」如松

  住立端然绝思虑,寂寂不虑亦不缘。

  纵使风尘千遍度,六入无闻玄更玄。

  诸尘所以本来前,良由净虑觉心源。

  念念无依着究竟,菩提真门当自诠。

  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站立之时,头颈不偏不倚,身躯挺直,安稳而立,犹如苍松,不可轻率、歪斜或抖动;当心存正念,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系心在道,思惟经义,如法而立。

  四威仪之「坐」如钟

  坐等须弥不倾动,事绪纵横心拒生。

  闭目自知心不起,开眼观尘与理平。

  平与无干支可住,于中皎洁息无明。

  明与无明俱不起,贪欲之心自不住。

  谓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跏趺宴坐时,应摄心专注,身心安稳不动,犹如大钟。古德云:“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切勿前倾、后仰或左右歪斜;当端肃威仪,息缘绝虑,观照自心,谛观实相,如法而坐。

  四威仪之「卧」如弓

  

  高卧清虚住法印,外示乖慵内精进。

  傍眠侧卧不随尘,展脚横腰绝戏论。

  心中慧剑利如霜,相貌观瞻却似钝。

  破纳搭肚守真如,曲肘抵头看漏尽。

  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若睡眠时,当右胁而卧,以右手曲肱为枕,左手平舒于腿,双腿微弓,两足相迭,名为吉祥卧,亦名狮子卧法。右胁而卧,于诸卧姿中,最为有益,能令身得安稳,心不动乱。律云:“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卧,是贪欲人卧。”是故修道人不仰卧、不覆卧、不左胁卧,应右胁而卧,保持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总说,学佛之人,尤其是初学者,走路不可以随便,说话不可以轻率;当说则说,该怎么样就要怎么样,回归他应有的威仪,才是修行。四威仪是为了摄心,是修行,是自利和利他,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仪表问题,威仪是严正摄根之相为威仪,僧是代表诸佛的清净幢相。从个人的修学来讲,威仪也是为了以后持戒打基础,通过威仪让身心寂静,制止散乱,先从行为上拿掉粗猛的烦恼,观照到粗猛的身口意上的问题,然后才逐渐有可能去觉察微 细的烦恼,真正走上修行的道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威仪)(五明学佛网:佛教       威仪)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快乐的追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谁最可靠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