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从呵护身体到改变生命品质


   日期:2018/7/11 1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呵护身体到改变生命品质

  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身体也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能熬夜、不能加班、不能太累、不能着急、不能上火、不能生气……不得不承认身体不如从前了,想想一生几十年的光阴,已经匆匆过去了四十年,不想承认自己在慢慢变老都不行,也迫使我越来越关注自己,确切地说,是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大概觉得自己真的越来越接近中年,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岁月也真的不再属于我了,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车票什么时候到期,也让我更好地为服务于我的身体找到了更充足的理由。

  去年十一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脸部有些不舒服,说麻不麻说痒不痒,我害怕得面瘫,去医院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最后说是颈椎压迫的。然后,做了五六次的小针刀,理疗治疗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明显的好转。在这期间,我又经朋友介绍,开始服用祖传专治颈椎病的药也不见效,后来单位同事介绍说有个地方拔罐贴膏药专治颈椎病,我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明显的好转!

  一想到脸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当时的我真快崩溃了!病情时好时坏,我的心也跟着起起落落,有时班级共修病情严重的时候,我也会麻烦师兄帮我按摩一会儿。三四个月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就要过春节,我索性就不治了,后来反而好了。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真好!

  但紧接着,同组师兄的身体健康出了状况,我跟着伤心、难过,陷在悲伤的情绪里,紧接着是担心、害怕,害怕自己生病,害怕自己倒下。想到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孩子都需要我去照顾,自己就更不能生病。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中,我休息不好,情绪不好,常常生气导致气滞血瘀,感觉有时候心还发慌,不得不又去医院开了中药进行调理。

  我有时候也想,生活怎么这么苦这么累呢?年轻的时候为生活、生活质量奔波,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为身体做服务!今天怕这不舒服,明天怕那不舒服,还害怕有什么突然状况出现!直到读了本节课导师开示的内容《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我有些明白了,我感觉导师知道我怎么想的,说的就是我。

  我对于身体的呵护,为身体忙来忙去,不就是希望自己永远不会生病、不会老去,一直拥有这个色身吗?紧接着我又反复地读着导师开示的内容,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那就是对于身体的执着。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但我不能以佛法的正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少年,再到成年,我们每一天都在成长,然后又开始逐渐步入衰老,这就是我们从出生到死亡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生存的空间会经历成、住、坏、空,地球尚有毁灭的一日,何况我们的身体!

  佛法要我们了解苦,不是让我们被动地接受苦,而是要我们了解痛苦产生的前因后果,从而离苦得乐。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只要是我们造作的业力,无论大小轻重,终将招感相应的果报。像我现在身体不舒服,一定是过去种的因现在要承受相应果报。从现在起,我要按照健康生活的五大信念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读完就完成任务。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YIN、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我要好好改造我自己,摆脱不良的心态,接受无常。因为无常,我们才会从朝气蓬勃的青年一天天走向衰老;因为无常,我们健康的色身才会遭受疾病的威胁,随时都有产生病变乃至死亡的可能,我们无时不在接受无常的考验。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用佛法的正见摆脱不良串习,摆脱不良心态,反复去理解、接受、运用法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完成观念的改变、心态的改变到生命品质的改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摆脱       心态)(五明学佛网:摆脱       心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万行法师:心态决定结果 

 开愿法师: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心态与做事 

 仁焕法师:心态影响后代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七讲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耕云先生:心态降低的调养方法 

 灵山居士:忏悔时应该拥有何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