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日期:2018/7/21 1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都需顺应的“道”。 顺应天的刚健,因而勤奋;顺应地的宽厚,因而柔善;顺应商的公道,因而诚信;顺应业的无涯,因而专注。 这四种品格,得其神髓者,不仅可独善其身,更能兼济天下。

  1.天道酬勤

  《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君子立身的勤奋之道。俯仰天地,心存敬畏,唯有行事勤勉,上天才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名臣,其思想、修为砥砺后世,可他天赋并不高。年少时在家读书,有位梁上君子潜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国藩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曾还是翻来覆去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立即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曾国藩并没有玻璃心,仍然勤奋好学,终成一时之圣。而那位聪明的梁上君子,却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2.地道酬善

  《周易》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是做人的胸襟与情怀。君子开阔怀抱,兼收并蓄,必能成非凡之事。

  春秋时,赵盾在翳桑看见一人将要饿死,赶紧给他食物。那饿汉却只吃一半,赵盾问他原由,饿汉说想把食物留给母亲。赵盾怜其孝心,让他尽情吃,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

  后来晋灵公袭杀赵盾,搏斗中有一名晋灵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击,救出赵盾。赵盾纳闷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道“我就是当年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时,武士不告而退。原来那名饿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3.商道酬信

  《论语·子路》:“民无信不立”,经商,最重要的也是诚信之道。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

  红顶商人胡雪岩因官而商,因官而盛,也因官而败。即使他的商业帝国遭到毁灭性打击后,他的药铺却屹立不倒直至今日。究其原因,归功于他在创店之初,就立下“诚信”之本,卖药货真价实。比如有一种药叫“金鹿丸”,制造这味药需取鹿的30多种东西。为了保证原料质量,胡不惜血本开辟了一个养鹿场,以保证原料品质。

  4.业道酬精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对事业,需要专注与精益求精。学业、事业无止境,唯有全力倾注其中,才有可能得窥堂奥。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有一次向父亲讨教书法的窍门,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口大水缸,郑重地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这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书法造诣不仅继承其父的修为,也开创了一代新气象。

  若有受益,随喜点赞分享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四种       品格)(五明学佛网:四种       品格)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八、生起四种“现分”——说“ 

 方立天教授: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李利安教授:法显的内在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七、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杨维中教授: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 

 能弘法师:四种禅的次第 

 陈士强教授:《宗藏遗珍》所载佛经目录四种考释 

 刘元春教授:佛教慈善,要坚守纯真的品格! 

 李尚全教授: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 

 张文良教授:寺院做慈善要保持其宗教品格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三、四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