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日期:2018/7/27 1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列位朋友:

  物质存在是决定思想意识形成的绝对因素,只有彻底断绝对色物欲念的思想,才能彻底摆脱色物欲爱对人的束缚驱使,不受使使。不受使使者,则不随色转,得解脱自在!

  下面且听如来佛陀的生动比喻说法吧:

  第75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断色欲贪,欲贪断已,则色断。色断已,得断知。得断知已,则根本断。如截多罗树头,未来不复更生。如是受、想、行、识欲贪断,乃至未来世不复更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5经译文:

  世尊告诉诸比丘,应当断绝对色的欲贪心理。做到欲贪断,则色即断除。色断了,有“得”的心也随之即断。确认求得的心断了,确认完了,则从根本上与色断。就好象截断多罗树的头一样(多罗树者,没有树杈傍枝,故一但树头被截断就彻底死亡),未来的枝叶不再生出。如是这样受、想、行、识的欲贪断了,既使到未来世也不会再生出来。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列位朋友:

  凡是都有开头,于色物若有心起,则是一切问题的开头。苦由中生,老病死亦由此出。

  若果控制住了色物心起,则一切忧悲恼苦皆归寂寞、息灭、清凉,当下既是涅槃境界!

  下面且听如来圣贤如是说吧:

  第76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色起、住、出,则苦于此起;病于此住;老、死于此出;受、想、行、识亦如是说。比丘:若色灭、息没,苦于此灭;病于此息;老、死于此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6经译文:

  佛陀告诉诸位比丘说,如果色心升起;色心常住;色心长出。则是诸苦于此繁衍生息(起);病于此住;老、死、忧悲、苦恼等于此产生出来;受、想、行、识(起、住、出)其情形是这样,结果也是这样。佛说比丘,如果色从心灭了;息没不出;苦也灭了;诸病亦于此而息;老死于此亦没。受、想、行、识灭,息没,其结果也是这样的。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列位朋友:

  “五蕴皆空;四大皆空” 的词句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实含意到底指的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

  世界上明明白白存在物质,你能说它是无、是空吗?不能!佛说“世间真实,非虚妄”! 宇宙间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在“无常、变易之中!没有不变坏消灭的,除非是虚空。

  以人们固有的思想覌念,想要追逐得到的东西总是想要万古千秋不变不坏;永远青春不老不灭,但这不等于说世界没有幸福与欢乐。

  然而,社会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你想得到的得不到,不想得的它还来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百岁忙忙碌碌,到头来竹蓝打水一场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撒手人寰归去也,扑腾一生两茫茫。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是“空” 。

  下面且如来圣人怎么说:

  第77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尚无常,况复现在色!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已,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灭、寂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若无过去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顾过去色。以有过去色故,多闻圣弟子不顾过去色。若无未来色者,多闻圣弟子无不欣未来色。以有未来色故,多闻圣弟子不欣未来色。若无现在色者,多闻圣弟子不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以有现在色故,多闻圣弟子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7经译文:

  佛住舍卫国给孤园时,世尊一天对诸比丘说:过去色、未来色、尚且是无常,况复现在色能不无常?多闻圣弟子完成上述观察后,不再回顾,不再怀念过去的色法,同时也不欣赏未来的色法。而于现在的色法生厌离,使之欲灭,心存寂静,于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佛说比丘,假若没有过去色的事实的话,就不存在不去回顾过的问题,正是因为有过去色,所以告诫圣弟子们才不去回顾,留恋。若果没有未来色的存在话,就不存在多闻圣弟子不欣赏未来色的说法。正是因为有未来色的塬故,才有多闻圣弟子不去欣赏未来色的说法。如果没有现在色的话,多闻圣弟子就不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正因为有现在色的塬故,所以才有多闻圣弟子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小结:此经反复强调的是:过去色,未来色,现在色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否认掉。但过去,未来,现在色是无常的,是苦,是变易的。所谓圣弟子一定要观到这样水平:色法是“有”的,而不是“空”。而这个“有”却是“无常,苦,变易”的。学佛行者必须要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至于后期大乘学者所强调说的“空”,一定要尊重五蕴“无常,苦,变易”的基本事实。“空”本身系指五蕴“无我、我所、不相在”而言空。佛说世间“真实,非虚妄”,五蕴不空。若无过去色,未来色,现在色的事实存在,还谈什么圣弟子于过去,未来,现在色生厌离、欲灭、尽向干什么呢?还学什么法?修什么道?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经       智慧)(五明学佛网:佛经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会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其它:读诵佛经的“出入法”(黄震铭)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