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独尊湛现:用一颗谦虚的心,来吸收无量的智慧 |
||
|
||
阿弥陀佛,大家好,独日当空,四季分明,心态各异,创造不休,画像多彩,妙趣无穷,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关于学佛修行的方式,我们大家千万不要弄混。千万要切记,这也是在学佛修行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目前我们大家所常犯的通病。什么症状呢? 那就是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圣人的智慧。就是说用凡夫的心,去衡量佛法,这是大错特错。 有时我们在听讲善知识的开示时,不要用“对,对,错,错”等,我们千万不要做圣人的评委。 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在讲法时,众弟子都跪着仔细聆听,因为这样子的方式,这样子的心态,能够达到清静,这一静止的心态完全能够与佛的境界相同,这才能够深深地体悟到,佛所言语表述的真实的意义。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傲慢去衡量圣人的智慧。在听讲的过程中,更不要用辩论、交流,或者用自满的心态,或者傲慢的心态,或者平起平做的心态,来听善知识授课,这都是错误的。 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善知识,可不是称号,必须要靠实际的智慧来证实的。 千万不要轻慢善知识,不能以貌取人。真正的高人,是非常非常的平凡。真正的高人他是隐藏的,深藏不露的。 所以说我们大家一旦能够遇到善知识,千万不要错过这黄金时刻,必须要珍惜。 要对善知识五体投地,不要说不好意思,这个不好意思的虚荣心,就是最大的障碍,就是严重的我执。 有的人认为自己出身很高贵,很有财富。告诉大家,就是把全世界的财富都聚集在一起,也无法能够比得上善知识的智慧的万分之一。 财富再多,也是弹指间生灭无常的影像。能用这个影像代替究竟圆满成就果位吗? 不要以出身与财富来论价值,要以智慧为主题。智慧是永恒的,出身与财富就是浮云而已。 我们大家无论任何出身,必须要养成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财富与智慧是没有办法成正比。智慧才是无价之宝。 可惜在我们的凡夫俗子的眼里,就是珍珠美玉也会当成垃圾给扔掉了。这也是非常正常事。不然怎么能有凡圣之分呢。但是还是希望众亲能够早日觉悟才是。 修学的过程中,所知障不可取,学点皮毛自以为是,就误认为自己是佛了,害己害人。 在修学期间,我们要保持自己是学生的位置,要专心致志聆听佛陀的教育,依教奉行。 深深领悟佛法的真谛,经典里有的我们就学,吸收消化,这就是称为信解受持。 经典里面没有的,我们不夹杂。要与佛陀的教法紧紧相依,永不分离。这才是一名优秀的好学生。 俗话说,谦虚谨慎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使人落后。 有的人说了,我真的都懂,都明白。告诉你,越有大智慧的就更加谦虚。这个真正的“谦虚”的作为就是智慧,与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 要体悟谦虚谨慎就是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一切财富。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