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用一颗谦虚的心,来吸收无量的智慧


   日期:2018/7/29 12: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好,独日当空,四季分明,心态各异,创造不休,画像多彩,妙趣无穷,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关于学佛修行的方式,我们大家千万不要弄混。千万要切记,这也是在学佛修行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目前我们大家所常犯的通病。什么症状呢?

  那就是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圣人的智慧。就是说用凡夫的心,去衡量佛法,这是大错特错。  

  有时我们在听讲善知识的开示时,不要用“对,对,错,错”等,我们千万不要做圣人的评委。

  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在讲法时,众弟子都跪着仔细聆听,因为这样子的方式,这样子的心态,能够达到清静,这一静止的心态完全能够与佛的境界相同,这才能够深深地体悟到,佛所言语表述的真实的意义。  

  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傲慢去衡量圣人的智慧。在听讲的过程中,更不要用辩论、交流,或者用自满的心态,或者傲慢的心态,或者平起平做的心态,来听善知识授课,这都是错误的。

  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善知识,可不是称号,必须要靠实际的智慧来证实的。  

  千万不要轻慢善知识,不能以貌取人。真正的高人,是非常非常的平凡。真正的高人他是隐藏的,深藏不露的。

  所以说我们大家一旦能够遇到善知识,千万不要错过这黄金时刻,必须要珍惜。

  要对善知识五体投地,不要说不好意思,这个不好意思的虚荣心,就是最大的障碍,就是严重的我执。  

  有的人认为自己出身很高贵,很有财富。告诉大家,就是把全世界的财富都聚集在一起,也无法能够比得上善知识的智慧的万分之一。

  财富再多,也是弹指间生灭无常的影像。能用这个影像代替究竟圆满成就果位吗?  

  不要以出身与财富来论价值,要以智慧为主题。智慧是永恒的,出身与财富就是浮云而已。

  我们大家无论任何出身,必须要养成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财富与智慧是没有办法成正比。智慧才是无价之宝。

  可惜在我们的凡夫俗子的眼里,就是珍珠美玉也会当成垃圾给扔掉了。这也是非常正常事。不然怎么能有凡圣之分呢。但是还是希望众亲能够早日觉悟才是。

  修学的过程中,所知障不可取,学点皮毛自以为是,就误认为自己是佛了,害己害人。

  在修学期间,我们要保持自己是学生的位置,要专心致志聆听佛陀的教育,依教奉行。  

  深深领悟佛法的真谛,经典里有的我们就学,吸收消化,这就是称为信解受持。

  经典里面没有的,我们不夹杂。要与佛陀的教法紧紧相依,永不分离。这才是一名优秀的好学生。  

  俗话说,谦虚谨慎使人进步,骄傲自满使人落后。

  有的人说了,我真的都懂,都明白。告诉你,越有大智慧的就更加谦虚。这个真正的“谦虚”的作为就是智慧,与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  

  要体悟谦虚谨慎就是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一切财富。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智慧)(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