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日期:2018/8/6 22: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列位朋友:

  追求人生永远快乐、幸福,是一切愚痴人们的终生奋斗的妄想目标。

  物质世界有滿足人们欲爱、欢喜需求的一面,也有令人头痛、恶心的一面,二者相伴共生如影隨形,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然自成的事实 。

  沒有谁会追求、喜悦“老、病、死” 苦的 ?然而,又有谁能逃得了呢?

  正因如此,哪些解脱物质欲爱、喜乐的智慧圣人,才追求无为、清凈、寂寞的永恒长久之乐呢!

  所以,欲想摆脱痛苦、烦恼困扰的有智人们,还是首先摆脱对現实生活幸福、享乐与貪婪吧!

  第7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尔时,有离车名摩诃男,日日游行,往诣佛所。时,彼离车作是念:“若我早诣世尊所者,世尊及我知识比丘皆悉禅思,我今当诣七庵罗树阿耆毗外道所”。

  即往诣彼富兰那迦叶住处,时,富兰那迦叶外道众主,与五百外道前后围绕,高声嬉戏,论说俗事。时,富兰那迦叶遥见离车摩诃男来,告其眷属,令寂静住,汝等默然:“是离车摩诃男是沙门瞿昙弟子,此是沙门瞿昙白衣弟子。毗耶离中最为上首,常乐静寂,赞叹寂静,彼所之诣寂静之众,是故汝等应当寂静”。

  时,摩诃男诣彼众富兰那所,与富兰那共相问讯,相慰劳已却坐一面。时,摩诃男语富兰那言,我闻富兰那为诸弟子说法: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世有此论,汝为审有此?为是外人相毁之言?世人所撰,为是法、为非法?颇有世人共论、难问、嫌责以不?

  富兰那迦叶言:实有此论,非世妄传。我立此论,是如法论,我说此法,皆是顺法,无有世人来共难问而呵责者。所以者何?摩诃男!我如是见、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时摩诃男闻富兰那所说,心不喜乐,呵骂已,从坐起去,向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向与富兰那所论事,向佛广说。

  佛告离车摩诃男:彼富兰那为出意语,不足记也。如是富兰那愚痴不辨不善,非因而作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所以者何,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有垢?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色非一向是苦、非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色染着。染着故,系。系故,有恼。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苦、非乐、非随乐、非乐长养离乐者,众生不应因此而生乐着。摩诃男:以识非一向是苦、非乐;随乐、乐所长养、不离乐,是故众生于识染着。染着故,系。系故,生恼。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有垢。

  摩诃男:何因、何缘众生清净?摩诃男:若色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色而生厌离。摩诃男:以色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色,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若受、想、行、识,一向是乐、非苦、非随苦、非忧苦长养离苦者,众生不应因识而生厌离。摩诃男:以受、想、行、识,非一向乐,是苦、随苦、忧苦长养不离苦。是故众生厌离于识。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摩诃男:是名有因、有缘众生清净。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退。

  第79经译文:

  某一时期,佛陀住在叫毗耶离的地方,猕猴池旁的重阁讲堂。当时有一位远道来访的学者,名叫摩诃男。他乘车不间断,日日兼程向佛住地走来。在快要接近佛住处时,来访离车心想,若是过早到佛住所,恐怕惊动世尊与他的弟子比丘们坐禅,不防我顺路去七庵罗树,阿耆毗外道住所去看一看,听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于是摩诃男就来到了外道富蓝那迦叶住处。当外道首领与他的五百弟子,前呼后拥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戏论述说世间俗事。富蓝那迦叶从远处就看到了摩诃男离车向他的住处走来,赶忙告诉他的属下弟子马上肃静,你们不要说话等待他的到来。富兰那说:这个离车摩诃男是沙门(出家人)瞿昙(即佛的种姓)的白衣(在家)弟子,在毗耶离这一带他堪为上首。他常乐寂静,同时也赞叹寂静,他目前正在向他所理想、寂静人群中去参访,所以你们应当保持寂静。

  当时摩诃男就来到了富蓝那人众住所相见,彼此问讯,寒暄过后,却坐一面。摩诃男开始对富蓝那说,我听说你在为你的诸位弟子在说法。说什么无因无缘众生有垢,又说什么无因无缘众生清净等学说,世间有此论调,你认真考察过吗?还是外人相互攻击你们的语言?还是世人杜撰的?是正确、还是错误?一定有相当多世人来和你辨论,向你提出质疑乃至批判吧!

  富蓝那说,确实有此理论,非世间妄传。我建立此等理论,是如法的理论。我说此法都是顺从世人的观点,没有世人来跟我辨论,更无斥责事发生。我的知见确立起来的学说,就是“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

  尔时摩诃男听富兰那所说一番话,心中不喜欢,遂发出呵骂声后从坐而起,向世尊住所而去。到已,头面礼足,退坐一面,将以前与富兰那辨论的事向世尊详做说明。

  佛告离车摩诃男说,富兰那的观点,只是随便的说一说,你不要太记在心上,象富兰那样的人是愚痴的,他对不善法和非因说,没有辨别能力,便做这样学说“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所以我们说,“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佛说摩诃男,是什么因,什么缘众生有垢?又是什么因,什么缘众生清净?佛说摩诃男,因为色并非一向总是苦没有乐的,如果没有快乐伴随生活,在没有快乐的环境里长期薰养,而失去快乐的人,他是不会因色而生起对快乐的追求的。佛说摩诃男,正因为色非一向是苦,有快乐相伴随,欢乐长期薰养众生的生活,不愿离开欢乐的原故,所以众生于色才深生染著之心,而念念不忘,所以才有系缚。有了系缚,故有恼恨;受、想、行、识其理与色一样(略说)。佛说摩诃男,这就是有因有缘众生有垢的基本道理。

  佛说摩诃男:什么因,什么缘众生清净呢?如果色一向总是欢乐,没苦,没有痛苦相伴随众生的生活,没有忧苦长相薰养,而要远离苦的话,众生就不会因色而生厌离。摩诃男:正因为“色”并非一向总是欢乐,有苦相伴随。忧苦,长相薰养,而始终没有离开过苦,所以才有众生厌离于色,由于厌离,不欢乐。由于不欢乐,所以才有解脱。受、想、行、识非一向乐等说,同色识亦复如是。佛说摩诃男,这就是有因有缘众生清净的道理。当时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礼佛而去。

  感悟:佛家的人生观,不是说生活没有乐,客观上讲生活有苦也有乐。而众生追逐的是乐,非苦。在追逐、执著快乐的同时痛苦如影随形同时产生。越是执著欢乐,欢乐越少,而痛苦越多,直至乐尽苦满,而纯苦无乐。众生愚痴无知,常迷不醒,方有佛陀指点迷津,而予渡脱。

  久見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谈天说地       自己)(五明学佛网:谈天说地       自己)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净界法师: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碍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改变自己才能成佛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先降伏自己的身心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做人应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只有跟佛比才能看清自己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必须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