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七种真实的福报,你有吗?


   日期:2018/8/8 15: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信,即信念。

  信念要坚定,比如我们信佛,坚信很重要,若是你能坚信,最后一定会成就的。否则,不会成就的,也许刚开始很有精神,也很努力,但是最终会半途而废,不会有任何成就。

  2

  戒,即戒律。

  如果你有某种信仰,比如你信佛,肯定有很多该做和不该做的戒律,要用这些戒律来约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否则是非常可怕的。

  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戒律。信佛者有信佛的戒律。佛讲了很多戒律,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有自己的戒律,有很多该做的,有很多不该做的。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就不能做。

  3

  闻,广闻博学。

  尤其是出世间的解脱之法。

  4

  施,即施舍。

  自己的受用或能力都要奉献给他人。为了创造和谐,必须要有这种方式、方法。如果你有这种精神,有这样的方法,社会乃至我们的团队才会和谐。如果总是自私,只顾自己,全世界乃至某一个团队都是不会有和谐的。

  如果自己有能力,拥有一些受用,就要分享给别人,这种做法也是所谓的布施。虽然在表面上看,这是在利益他人,但实际上是在利益自己,这也是一种窍诀。上师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讲“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若是自己想得到究竟的利益,暂时利他是种窍诀。如果这样做,才是真正地利益自己。

  5和6,

  知惭,有愧。

  无论是否有信仰,人都应该有惭愧心,知惭和有愧。有些人对自己和对他人总有一些不利的言行,这都是不好的。自己应该对此有一种知惭和有愧的心。

  人都会犯错误。自己一旦做出了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心里要有这种惭愧之心。如果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了他人,直接或间接对社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也应该有一种惭愧之心。尽管当时因为自己烦恼重、习气重而没有控制住,但是过后一定会慢慢改过,这样也是一种进步,也会逐渐圆满的。

  7

  智慧。

  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有很多的取舍之处。如果你对此不迷惑,自己真正能了知,甚至能够取舍和掌握,这就是智慧。

  智慧是不可缺少的。稳重、不放逸等这些功德的基础就是智慧。如果缺乏智慧,所谓的稳重不是稳重,而是固执;所谓的不放逸不是不放逸,而是较真。有些人虽然看似很认真,看似很执着,实际上都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具有智慧。

  智慧是首位,智慧是根本。不用说佛法,即使是世间法,若是没有一点智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最终还会给自他都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忙来忙去,搞来搞去,最后给自他都带来了很多烦恼和痛苦。

  其实,很多人也不是没有一些好的发心,也可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缺乏智慧,最终还是错误的。总之一句话,如果缺乏智慧,所做通通都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缺乏智慧。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