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内心保持觉察,则可入如如不动之境


   日期:2018/8/16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佛 说

  往昔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向佛问讯,恭敬地说:“佛陀,独处闲居,真是辛苦;独居修道,要调伏心念,真是不容易。”

  ▲

  梵志,梵语的意译。

  指婆罗门, 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大智度论》卷:“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佛陀慈悲回答:“梵志!如你所说,要远离愦闹,独处闲居,在心上用功,实在不容易。以前佛还未成道修菩萨行时,也这样想:‘闲居在无人处,实是苦事!独居修道,调伏心念,也是不容易。’”生漏梵志听后赞佛:“诸有族姓中,以坚固信心出家学道者,您是最尊、最上,不但饶益众生,更为初机学道者的向导!”

  佛又说:“梵志!如您所说,若有沙门见到如来勤修梵行,心生惭愧,于是前往山泽僻静之处,独居修道。当时佛观察后,心里便想:‘此诸沙门、婆罗门,远离愦闹、独处闲居欲修梵行,如果身行不净,虽在山泽旷野独居,仍是徒劳无功,非真修道行,不但身不清净,意行亦不清净,心中畏惧恶法、不善法,或着还有自赞毁他、名闻利养等不净的念头;或着心常懈怠、忘失正念,愚痴闇冥如同群羊,无有智慧观照,就算是一个人独处山林中,也是无法去除颠倒妄想,不能真修办道,更称不上是真正的沙门释子。

  “梵志当知!诸佛贤圣之人,心无畏惧,离于骄慢,清净知足,一心精勤修行;于诸善法无有忘失,智慧常存,居于闲静处时,倍增法喜禅悦。”

  “当时,若有人听到树木摧折、鸟兽怪叫奔驰的惊怖声,于是心想:‘这树林十分恐怖’;再进一步思惟:‘此恐怖的念头,应当修观行等方便而去除之。’如此经行时,生起任何怖畏的念头,就要先去除怖畏之妄念,然后才静坐。

  “梵志当知!有诸沙门、婆罗门,日夜之中不解道法,这种人极为愚惑。如来独居之时,日夜之中安住觉观,系念道法,精进勇猛;远离虚妄颠倒,意无错乱,恒若一心,无贪无欲,有决有观,念持喜乐,游于初禅;若除觉观,一心寂然,念心不动,内生喜乐轻安,彼时则游二禅;梵志,如来心中已无欲念,觉身安乐,护念清净如诸圣贤,专一精勤,游于三禅;如果已舍除苦乐,更无忧喜,离诸觉受,定慧等持,尔时便游四禅。”

  “梵志!佛于山林闲居时,有此四增上心,依三昧正定,心清净无瑕,内无结使,得无所畏,证一切智,自知一生、十生、百生、千生之宿命与无数劫成败之事,乃至生死本末、受苦受乐等因缘,悉皆通达明了。”

  “梵志!佛于初半夜证得初明,去除心中无明、不复冥,心乐闲居而自觉知。由于三昧之力心无瑕秽,亦无烦恼结使,心意恒在定境,得无所畏。

  梵志!我以天眼观见众生,投生善趣、恶趣,或好或丑,皆能分别。若有众生身行恶行,口出恶言,意念秽恶,诽谤贤圣,怀抱邪见、不舍恶法,命终之后生于地狱受苦;若有众生,身行善行,口说善言,意修善行,不谤圣贤,常修正见、与正见相应,命终之后投生天上、善处。

  我再以净无瑕秽之天眼观一切众生,生死轮回、好丑善恶,无不随其造作,而感善恶业果,我都能明了知晓。”

  “梵志!佛于中半夜证得第二明,去除心中无明、不复冥,如来自知乐于闲居;心中常游三,心净无瑕秽,没有烦恼结使,心意得定,得无所畏、漏尽烦恼,亦知此苦如实不虚,佛在当时证此心时,欲漏、有漏、无明漏心皆得解脱,因而证得解脱智,以智慧观照,破诸痴,断除生死轮回,圆满清净梵行,所作皆已成办,如实了达真理,不再轮回受胎。”

  “因此,梵志,我于后半夜证得第三明,无复冥。那么,如来是否尚未尽除欲心、恚心、愚心,在闲居之处呢?梵志!如来诸漏永尽,常乐闲居,寂然无为,虽处尘寰仿佛不再人间,兼能度化不可计数之众生,多所饶益!因此,若有沙门、婆罗门为于道法,欲处林野山泽之中,独居修道,当如是修学;当知如来所行,是如实道。”

  当时,生漏梵志赞叹如来:“世尊!您心系众生,以大慈悲,广度一切。”进一步说道:“世尊!听了您的开示,就像是驼背的人,遇良医得以治愈,而能伸展身躯;迷路的人,找到归家的大道;失明的人,重新获得眼目,于黑暗中见到光明。世尊,感恩您以无数善巧方便,开示法要,从今日起,我将皈依于佛、法、僧。从今而后,受持五戒,成为优婆塞,不再杀生了!”当时的梵志闻佛所说,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增上品第三十一(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净       法喜)(五明学佛网:清净       法喜)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吕澄居士: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