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欲海回狂》白话文(25)


   日期:2018/9/7 6: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天欲观

  (此观修成后,便会明了天人福德轻重的原因,这是用天人爱欲清淡而自我警醒的方便法门。)

  娑婆世界多么令人惊异,这里的众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女色。从天上的神仙,下到跳蚤、虱子,凡是有形体有神识的众生,无一不被业海波涛所席卷。但是各自的染着程度,还是有着天渊之别。福报越重,爱欲就越淡然。罪孽越重,爱欲就越强烈。请看聚在一起交合的狗群,贪心何等强烈。一只腥臊的母狗,公狗们爱之入骨。强壮的公狗趴在它的肩上,瘦弱的则围在它的周围。欲望得到满足的公狗扬扬自得,拖着舌头,垂下两只耳朵,全然不知羞耻。这时有狠心人抡起大棍,猛击它的后背,这段恩爱就会顿时魂飞魄散。在天人的眼中,人世间对爱欲的贪着与此并没有什么两样。远超天界之外是威德广大的佛陀,在一切世出世间尊贵无比。

  一、四天王天、忉利天

  《楼炭正法经》说: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行欲之时,男女形体交合,与人间相同,但不泄精。

  二、夜摩天

  在夜摩天上,男女相悦时,彼此相互拥抱,或者拉着手就满足了。

  三、兜率天

  在兜率陀天,彼此笑语交谈就已满足,不再需要相互拥抱。

  四、化乐天

  在化乐天中,彼此对视就已满足,不需要再用语言交流。

  五、他化自在天

  在他化天中,只需听到对方的声音,或者闻到身上的香气就已满足,不需要再亲眼见到。

  因缘观

  (此观修成后,即可洞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烦恼的实质,这是探寻爱欲根源的方便法门。)

  众生惧怕苦果的到来,菩萨则努力断除恶因。恶因既已断尽,苦果自然不会产生。譬如威猛的狮子,射向它的飞箭掠过胸前,就会迅猛向射箭处扑去,四下搜寻猎手,把他捕获吃掉,同行的猎人个个逃得无影无踪。狗若遭到击打,却只会对着棒子吠叫。狮子的机警与狗的愚蠢,两者大相径庭。比如要使锅中的水不再滚沸,须撤去锅底的柴火。依次构成生死轮回的十二因缘,最根本的即是无明。请各位净心跏趺而坐,听讲《法华经》的妙义。

  《法华经》说:

  无明,缘行。(无明,指过去世中由于种种烦恼熏染,致使内心愚痴暗钝,失去了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缘,指引发、生起。行,指过去世中所有身、口、意等一切身心活动,统称为业。这句话连起来解释是说:过去世中由于心念受到无明的侵扰,所以造下了种种导致轮回的业行。)

  行,缘识。(识,指此世入胎时,由于生起虚妄的欲念,因而托生母胎。)

  识,缘名色。(名色,托生母胎后,身心渐渐发育成形。)

  名色,缘六入。(胎儿的眼、耳、根、舌、身、意六根渐渐发育成形,出生后必然涉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故称为六入。)

  六入,缘触。(触,指出胎后至三、四岁时,对于六尘境界虽有种种感觉,但还不能清楚地分辨了解,因此仅称为触。)

  触,缘受。(受,指五、六岁至十二、三岁阶段,对于内外境界的感受力逐步增强,已能清楚地分辨了解。)

  受,缘爱。(爱,指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渐渐贪着种种声色境界,开始滋生贪爱之心。)

  爱,缘取。(取,指二十岁以后,对自己喜爱的境界与事物的贪求占有欲望变得很强,为此而四处奔波,想方设法得到。)

  取,缘有。(有,指导致生死轮回的有漏业因的存在。此世既然贪着种种善恶境界,造下轮回的苦因,未来世中必然产生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苦果。)

  有,缘生。(生,指未来世仍将以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之身,根据各自的业缘而分别投生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六道之中。)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老死,指在未来世出生后,依旧会逐渐衰老死亡。)

  无明灭,则行灭。

  行灭,则识灭。

  识灭,则名色灭。

  名色灭,则六入灭。

  六入灭,则触灭。

  触灭,则受灭。

  受灭,则爱灭。

  爱灭,则取灭。

  取灭,则有灭。

  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导致今世轮回的根源是过去世的无明,在今生则表现为爱、取习性。若能以深邃的智慧悉心观察一切身心现象无常变迁的实质,即可灭除今世的爱、取习性,则过去世以来的无明痴暗也被破除,这样的修持最为简明有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欲海回狂       白话文)(五明学佛网:欲海回狂       白话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欲海回狂集卷三—决疑论(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欲海回狂集卷二—受持篇(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欲海回狂集卷一—法戒录(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欲海回狂》原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解释-白话文、注解、黄智海居士、尘空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四篇谦德之效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三篇积善之方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二篇改过之法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一篇立命之学 

 《文昌帝君阴鸷文》原文及白话文 

 《文昌帝训示勉子戒YIN文》原文及白话文 

 戒邪YIN---寿康​宝鉴白话文(转载)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