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第十八愿善导释》088 第十八愿愿名的确立


   日期:2018/9/18 14: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愿名——念佛往生愿

  愿名——“念佛往生愿”。

  这一节法然上人特别就第十八愿愿名的确定,来显明宗义,显明净土宗的宗旨。第十八愿愿名的确立,关系到我们这一宗的宗旨、方法与目标,所以非常重要。

  “题名”是总括一篇大意,显示内容的核心;而每一愿每一愿的“愿名”也是如此,一般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正言顺的话,那么顾名思义,只要看它的名称,当下就一目了然,可以体会它核心的内容。可见愿名的确立非常重要。

  接下来这一节,我先念一遍:

  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言(《法然上人全集》33页):

  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这一节也有三段:一总标,二别出,三评决周否。评决周否也就是评判、决定周不周全。

  第一总标。“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这两句话是总标。一开始就直接说明善导大师与其他法师对第十八愿愿名的命名是不一样的。

  这里用“诸师”两个字,显明法然上人与善导大师的同一风格。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有很多地方都用“诸师”,因为善导大师撰写《观经疏》就是为了纠正当时诸师的错误之处,善导大师泛泛地说“诸师”,而不明确指出是谁。法然上人这里也用“诸师”,也没有明确指出是谁。不过,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跟善导大师《玄义分》所讲的“诸师”,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善导大师所说的“诸师”是指隋唐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以及嘉祥寺的吉藏大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而法然上人所讲的“诸师”是指唐朝时代的怀感、法位、玄一,以及日本的智光、真圆、慈惠等。所以,虽同以“诸师”二字行文,但所指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第二别出。“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其他法师都说第十八愿是“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只有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总云“念佛往生愿”。“十念往生愿”和“念佛往生愿”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意义上的差别却很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三评决周否。“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十念往生愿”就愿名来看,只取十念,局限于十念,没有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十一及以上、九及以下都被漏掉了,所以在意义上不周全,会被人误解只要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了,“十一念及以上就多余,只念九念,少了一念,也不行”,就会有这种误解。“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善导大师总的来讲,对第十八愿解释为“念佛往生愿”,不局限于一念或者十念的数目,不局限于念佛的多少,显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义,概括了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所以,善导大师这种“念佛往生愿”的解释意义最为周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第十八愿善导释       十八愿愿名的确立)(五明学佛网:第十八愿善导释       十八愿愿名的确立)  

 《第十八愿善导释》111 人生之夕,念佛向西 

 《第十八愿善导释》110 现在和永远的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善导释》109 法藏成佛,法界同庆 

 《第十八愿善导释》108 净土法门之眼目手足 

 《第十八愿善导释》107 念佛为因,佛力为缘,往生为果 

 《第十八愿善导释》106 四十八愿的因与果 

 《第十八愿善导释》10 5别中之别,独名本愿 

 《第十八愿善导释》104 他作自受,佛作我受 

 《第十八愿善导释》103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愿善导释》102 名号本具德能,令众生灭罪得生 

 《第十八愿善导释》101 净土法门,当下修当下成就 

 《第十八愿善导释》100 念念在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