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你还在等什么?这又是一个结善缘得善果的故事


   日期:2018/9/21 7: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波斯匿王是个贤明的国王,也是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是当时佛教的大护法。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善光。善光不仅长得十分端庄,身上还自然散发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聪明柔顺、智慧过人,因此皇宫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妇更是对善光疼爱有加,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处理完国事,正与善光公主话家常。他看着美丽的善光,心想:“善光生为我的女儿,拥有最优越的环境,王后和我又对她这么疼爱,哪里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呢?”于是,波斯匿王不由得说道:“善光啊!你可知道你是因为我的缘故,所以才有了人们的敬爱?”想不到善光却回答:“不是这样的!父王。这全是因为我的业力所感召而来,并不是因为您的缘故。”

  波斯匿王有些不高兴,郑重地告诉她:“善光啊!你今天这么大的福报,能得到大家的敬爱,全都是因为我是你父王的缘故。”

  结果善光还是回答:“不是这样的!父王。这全是因为我的业力所感召。”

  波斯匿王抑住脾气,告诉她第三次:“善光啊!你今天这么大的福报,全是因为我是你父王的缘故。”想不到,善光的回答仍旧没有改变。

  “现在就试试你的业力吧。我不管你了。”国王气冲冲的命令左右侍从:“到城中找一个最下贱贫穷的年轻乞丐,带回王宫见我。”不一会,侍从在城中找到了一个乞丐。波斯匿王当即便将善光公主许配给这个穷乞丐,并说道:“如果你是凭借业力享福,与我无关,从今以后,便可证明。”善光还是不卑不亢地回答:“是女儿业力。”说完,两人便离开了王宫。

  乞丐青年娶到公主,心中十分欢喜却又有些茫然,但善光公主却一点也不担心。善光先问他:“你的父母是否还健在?”乞丐青年回答:“我的父亲曾是舍卫城第一长者,可惜父母及亲人早都已经往生了,所以我才会失去依靠,流浪街头当乞丐。”善光又问:“那你还知道老家的位置在哪里吗?”他说:“知道是知道,但是那里的房屋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只剩下空地了。”善光告诉他:“我想去看看。”于是乞丐便带着善光回到了旧宅。善光沿着宅第走了一圈,所到之处,地面竟神奇地开始下陷,地下埋藏的宝藏自然浮现出来。乞丐青年从不知道原来父母亲埋了这么多宝藏在地下,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于是两人便用这些珍宝来盖房子,不到一个月,房子便盖好了,屋里的奴婢佣人更是多得数不清。

  话说波斯匿王把善光嫁给了穷乞丐以后,气也渐渐消了,有一天突然想到善光现在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于是便问属下善光的情况。属下回答:“她现在住的地方和财富,与王宫不相上下。”

  波斯匿王感叹地说:“佛曾经说过:“自作善恶,自受其报’,果真一点也不错。”当天,善光公主请丈夫到皇宫邀请父王至家中。波斯匿王一到善光的新家,发现屋子里的陈设装潢,竟比皇宫还要气派庄严,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十分赞叹。善光知道自己说过的话的确是真的,于是告诉父王:“因为过去修行善业的关系,今生才有这样殊胜的果报。”

  波斯匿王离开了女儿的家,便到精舍请问佛陀:“善光过去是修了什么福报,使得她今生得生王家,而且身有光明呢?”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叫毗婆尸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当时的国王盘头王造了一座七宝塔供养佛舍利,而国王的第一夫人则供养一顶珍贵的天冠,放在毗婆尸佛的造像上。另将天冠中的如意宝珠,镶在佛龛上方的门中央。如意珠光明熠熠,普照十方,夫人见此胜相而发愿言:‘愿我将来身有紫磨金光,尊荣豪贵,不堕三恶八难之处。’”

  “当时这位第一夫人即是善光。后来,善光在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又准备了种种天厨妙味,欲供养迦叶佛及四大声闻弟子。她的丈夫看见了,便想要阻止她。但善光劝丈夫说:‘请你不要阻止我,让我有这个机会供养迦叶佛,使如来受此供养,身心安乐。’丈夫听到善光这样说,便不再阻挠。当时的丈夫亦即今日善光的丈夫,由于前世阻止他人供养三宝,因此今生遭遇贫穷的果报。又由于他后来不再阻止善光供养,所以今生必须借由善光的福力因缘,才能得到大富贵,假使没有了善光,他又会回复贫贱的生活。善恶业报,因果历然,丝毫不爽。”

  波斯匿王听完了佛的开示,豁然开朗,对因缘果报之理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于是向佛顶礼后,便欢喜地离开。

  据《杂宝藏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