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精华语录


   日期:2018/9/22 16: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静坐可净化自己的心识,意念不乱窜,心中不乱想则不会招来干扰。每天坐一个小时,刚静坐时身体不适是正常的,请别担心,连续静坐三个月后,就会感觉到不同。可循序渐进,先由每天20分钟坐起,每天多增加一分钟,直到坐到60分钟,早晚都可坐。

  2. 可多静坐和多运动;静坐系调心,运动系调身,身心要兼调。静坐会使心识沉静;静坐时,全身放松,心中放空,口念<药师灌顶真言>,意念专注在两眉之间,没有杂思、杂念,不乱想、不乱看、练定力,如如不动。口诵<药师灌顶真言>或佛号,心静后,口就不诵,让心识沉淀。

  3. 观德于忍,观福于量;有道德,系看一个人的忍耐力多强;有福者,系看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宽大,心量放大、不要执着、要看开,不要去执着一些事物相,静坐可帮助对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处事较不会发脾气;量大,福就大,人空空地来,空空地回去,过程要自己努力,这会影响下半生、下一世。

  4. 心要不随意念飘走,随意念飘就会被拖着走,所以要静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理会外面境界,专心、专注。

  5. 人世无常,因缘聚合,该来就来,该去就去,心性要提升,人要随缘,肉体会腐烂但灵不会灭,若执着在一合相里,会修不上去。

  6. 灌顶加持,对修行没帮助,若靠灌顶就好,佛菩萨不用辛苦倒装下凡来渡众;修行是为了修自己的清净心,自性自渡,不攀缘,越来越不执着。

  7. 台北101大楼有101层,不同的楼层,所看到的风景不同;楼层不高,看到的只有眼前,楼层愈高看得愈远。一般人眼前所见的风景(格局)与修行人不同,没学佛如前者,眼光只有短浅的利益,有学佛如后者,眼光看得远,故不要跟人计较。遇到阻碍或挫折时,要依循对的方向做但方法要圆融、圆满。

  8. 修行系在修不要着相,万缘放下,修清净心;你说你的,别人说他自己的,要有智慧去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用智慧观照。

  9. 外道的干扰,系来让自己的心性提升的;读书有考试,修行也有考试;修行的考试,系在突显自己的盲点,有的时候是佛菩萨来考试,让自己有机会超越自己的盲点;有超越才能提升,才不会横冲直撞,考的都是人性的弱点,名、利、情、财、色等。

  10. 心不要随外境飘,不要随波逐流,导致被诱而毁道行;没守好那颗心,认假为真,故要守护心,练到不执着,才是真悟,让心如如不动,不随境而动;修行,系在修清净心,即不染尘,如憨山大师,在溪流急湍的独木桥上静坐,奔腾的暴流犹如惊雷,耳根圆通后,心定下来,不动念就听不到了。

  11. 要皈依经,经系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因此经不会偏;勿皈依人,人有七情六欲,若没有守护好,随境奔流后,很容易就会偏掉,心性就会被污染,故修行,要认清正道与外道,认清正道后,一步一脚印地修行。

  12. 修正道扎根成大树、屹立不摇,这是道行;外道系来考验修行人,因此要有正思惟来控制自己的心。有正思惟,不被境所影响,才能化解关卡;念经修行就是端正思维,让以后更光明。

  13. 学佛,要举止行为像佛菩萨,才是学佛。

  14. 人要有正信、正念,经文系要帮助证悟,念佛号可以静心、摄心,或是有佛菩萨帮忙,但个人吃饭个人饱,心性要提升,要证悟还是要诵经,要靠自己。

  15. 要依经,勿依人,对事理的了解不清楚会误导众生,故人要明事理,要学正信、正法,跟善知识学习,诵经可以帮助自己究竟解脱,心性要转,证悟要靠自己;五根手指不是齐的,释迦牟尼佛的徒弟,不是每一位都成菩萨,有的成阿罗汉,因此有好的老师,也要学生自己努力打拚,故自性要自渡。

  16. 学校在教,不会只教一个科目,佛经亦同。《金刚经》、《药师经》和《地藏经》各有妙用;《金刚经》系明心见性,《药师经》系消业和补福德资粮,《地藏经》系佛门孝经,主超度。

  17.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人虽能一时得志,但罪恶会陪伴他一生,也会受良心的责罚,且祖德不佳,会障碍子孙的前程与光明。

  18. 佛说:「自作善恶,自受其报;心一念善,即是天堂;心一念恶,即是地狱;是佛是魔,皆系一念。」

  19. 放下,不要执着才能解脱,其实困扰我们的是心灵无法清净安宁,而不是当下的生活;人的一生中,人、事、物皆是来来去去;来时莫喜,去时莫悲,随缘方能自在,放下才能解脱。

  20. 过去世有出家过,会体质敏感,如此对自己有保护机制,不再迷失,晓得修行,是好事。

  21. 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克服,不可轻易放弃,不然日后要翻身有时更困难;人出世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因为累劫累世因无明而造的业,此业力逮到机会会反扑,但只要坚毅不拔,且业障快消,再努力不懈,终有成功之日。

  22. 人多且聚集的地方,尽量少去,最好在家诵经,赶快消业。

  23. 人要常感恩,感恩是一种超然的品德,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常怀感恩心,必有大智慧;若无感恩心,成就难持久。

  此文转载於台湾牟尼精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恶       精华语录)(五明学佛网:善恶       精华语录)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章 善恶并明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8 传授三皈 善用其心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7 问答释疑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6 教导占察轮用法与占察忏法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5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4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3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2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1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