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做功德是不是一种贪?


   日期:2018/10/9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殊真实名经》里说:“大供养者是大贪欲。”

  对功德的贪念,是累积善业的贪,是正面的贪。

  就像很多人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是因为那里无忧无虑,大地铺满金银珠宝,所有声音都是宣扬佛法的妙音,放眼所见都是我们喜欢的事物。但这却是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的黄金珠宝非常稀有而显得珍贵,便希望能拥有多一点;而这个世界讲好话的人也很少,便希望说好话的人多一点;我们更希望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烦恼、忧愁、痛苦。

  这种种希望都是贪念,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最符合我们“希望”的地方,所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最大的贪念了。

  其实,当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业力完全清净时,金银珠宝就和桌子、石头是一样的价值,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贵贱好坏的念头,也就是心已经从散乱不安的分别念平静下来,这时也就没有所谓的贪念了。

  当我们想拥有金银珠宝等财富时,就必须先努力付出,过程一定是辛苦的。而在最终有收获时,内心或许会有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却无法长久延续下去,甚至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相对的,对于修行上的贪,过程当然也要辛苦付出,但最终却绝对会带给我们快乐,所以这种贪念是善贪。

  


  其实,菩萨想成佛的贪念,不仅不会伤害别人,连瞋恨和嫉妒等烦恼也不会产生,甚至还可以对治烦恼。所以,当自己不想做功德时,就让自己对功德多贪一点,在发脾气时,就对自己的坏脾气更加瞋恨一点。

  因为不想做功德和发脾气,是向外伤害其他众生的贪与瞋,而贪做功德和不满意自己的坏脾气,却是对治自己烦恼的贪与瞋。这两者虽然一样是贪与瞋,但在动机、过程和结果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如同渡海必要搭船,但到岸后就不再需要船只了,在修行道上的我们,暂时还是需要犹如渡海之船的肉体,以及精进累积功德的大贪念。所以,要尽量多做功德,因为这是善贪,有助于我们脱离轮回。

  获得无量无边功德的回向方式

  要让你的回向成为圆满正等觉之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

  《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吃了杂毒的美食,对你一定有很大的伤害,而实执就是回向中的毒,如果你回向时带有实执,那就会伤害善根。所以,当你缘于白法而回向时,一定要以三轮体空摄持。

  这样做到了三轮无缘,才是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如果有实执,只能算是世间的波罗蜜多。如《入中论》在讲完一地的功德以后,说道:“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不仅是布施度,持戒、安忍等也都是如此。

  所谓的三轮是哪些呢?《甚深大回向经》云:“无有回向者,亦无回向法,亦无回向处,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回向,作是回向时三处皆清净。”三处,也即三轮:作回向的人、回向的善根、所回向的对境众生。

  我们知道,在名言当中,这三者的确如梦如幻般地存在着;但在胜义当中,它们的本体都是空的。

  


  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当然,三轮体空——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因为这对我们来讲,是矛盾的,心里出现这三轮的时候,就是实有的;要思维体空的时候,又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以凡夫心是无法实现这样回向的。

  要实现这种功德,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宝非常重视这一回向方法,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

  在念《普贤行愿品》时,如果你实在无法观想每一个偈颂的内容,就在开始时心里意念:“诸佛菩萨如何回向,传承上师及前辈的圣者们如何回向,我今天也如是回向。”这一点应该不难,我们完全做得到。做到了,就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这一窍诀其实出自佛经,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云:“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普贤行愿品》中也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可见,让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

  让回向成为习惯

  你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讲的回向要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行持。比如,造了任何善根以后,至少观想一下:“诸佛菩萨怎么回向,上师如意宝等传承上师们怎么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愿将此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善根,全都回向一切众生,以令他们自在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这可能不用一分钟吧,但如此观想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其实修行是一种习惯。长期做的话,发菩提心也好、回向也好,最后什么都很容易。像课前课后让大家转经轮,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今天忘、明天忘,但现在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困难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让这种回向成了习惯,那在任何时候,你一做完善根就会回向,一回向就会想到要像上师及诸佛菩萨那样回向,就会想到众生,就会想到菩提,但不会想到自己。能这样修的话,修行也不会很困难的。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功德       )(五明学佛网:功德       )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章 割爱去贪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