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但愿人长久,团聚在极乐


   日期:2018/10/10 1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秋节有很多的名字,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排位仅次于春节,比端午和清明更靠前些。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三秋”其实就是一整个秋天。古人把秋天分成三大段:孟秋、仲秋、季秋。恰逢八月十五和仲秋接近,二者就合并在一起了。又提出了:“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养生模式,把四季的变化和养生结合起来,这也符合古人“天人合一”的、人与世界的朴素关系。

  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使得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天地间的草木开始进入凋零阶段,所以,秋天往往也是最容易感伤的季节。就像在某国,樱花季节是自杀最高发的时间段,因为樱花虽然很美,花期却只有几天,还常常伴随风雨,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秋天容易感伤的原因较类似。在秋季,由于人体内在脏器的运行问题,人容易焦虑,所以秋天要“收”,就是不要太过张扬了。

  提到仲秋,必然要提嫦娥奔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提到:有十个日天子,每天只有一个人才能出门,驾着马车巡游天际,到晚上回到扶桑树休息,第二天下一个天子再轮班出门。

  但他们觉得结伴出游更好玩,有一天十个太阳都出来了,气温飚升,大地皴(cūn)裂,民不聊生。后羿通过艰难努力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人民的生活又回归到正常。昆仑山的西王母为了感谢后羿的壮举,赐神药给他,这药吃一半就可以长生不死,吃一个就可以飞升成仙,这个秘密却被一个恶人偷听到了。后羿回到家把药交给了嫦娥,正准备两个人分着吃,突然有人来找后羿,后羿前脚出门,那恶人随后闯入家中,要夺神药。嫦娥一着急,把药一口吞了下去,结果开始向上飞,急得她左右划拉,想把自己拉住,结果抱了一只兔子。

  我童年时候看的《中国神话故事》并不是这个版本,说来也只能当神话听,到底是否有这个恶人,还是嫦娥用心不纯,这都已经是传说了。同时出现十个太阳,最多就是大气折射导致的一个假象。光从太阳出发到地球需要八分钟,也就是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乘以八分钟,这样的一个距离,莫说是弓箭了,就是现在最先进的武器也没有这个射程的。

  神话表达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小时候,总看不明白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人告诉夸父太阳下去了,还会再出来的,但他不愿意等,就开始奔跑、追逐西行的太阳,最后饥渴难耐,一口气喝干了黄河的水,又一口气喝干了长江的水,还是渴,又去找北方的大湖,结果渴死在半路上。其实这寓意了人民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一提月亮,常常会有各种诗篇浮现,其中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就是月亮的一个别称,只是作者苏某人那时“但愿长久”的,并不是他的妻妾子女,而是他的兄弟情,现在人不管那些,常常用在男女情感上。月圆寄托了人团圆的寓意,这个感情就较中国化,毕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要更深厚些——月圆了,恰逢仲秋,又赶上秋天,多个感伤的符号叠加在一起,常常让人思念亲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亲人现在能聚,若一日人天永隔了,如何再聚呢?亦如婆罗门女为了追随自己的母亲,卖了房子、卖了地,可谓是倾家荡产去寻求母亲的下落,待佛陀说要告诉她下落时,她“举身自扑”,很多人以为她是高兴了才跳起来,但你跳起来看看,能不能摔成“肢节皆损”“良久方苏”的程度?这明显就是不想活才干出来的事。她为什么不想活?为什么想追随自己的母亲?因为她没有亲人可依靠了,唯一的亲人离世了,从此孑孓一身,喜只一人喜,悲也仅一人悲,无人分享,更无人分担了。

  亲人在世的时候多陪陪,就算说不了什么,谈不上几句话,多陪陪也是好的,不要待亲人离世后悔莫及。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亦如那日想起我的祖辈,他们的样子已经模糊,记不得了,提起名字都觉得陌生得很,可能我还能记得这些名字,而很多人连自己祖辈的名字都记不得了。时间终究是一把杀猪刀,你愿意记的,不愿意记的,放得下的,放不下的,在时间面前无处遁形。我们终究要离开这世间,那时我们为这个曾经来过的世间留下了什么呢?

  鲜有几人能跨越时间还被他人谈起、被记得,几乎绝大多数的大众都如消失的泡沫,寻不到存在过的证明和痕迹了。

  这世间的生死是短暂的,又是无情的。古人为什么总想寻求长生不老?如果自己独活,这长生又有什么意思?所以嫦娥、后羿准备分食仙药。而我们,如果只是自己去了极乐,又能有多大的欢愉可言呢?

  你这一生,既然遇到佛法,既然遇到净土法门了,既然进了幻海迷局的群,既然遇到了这套功课系统了,你当尽力护送更多的亲人往生极乐。待你临终一刻来临,你的众多亲人更多在极乐,随阿弥陀佛前来迎接,那时自然不会留恋这世间的人情冷暖了。

  若你想告别秋日的惆怅,想和亲人永聚,唯这佛法,唯这净土极乐,才是解决的根本方法。在轮回是有隔阴之迷的,转身之后,谁又认识谁呢?逢若不逢,见若不见,就算上辈子的至亲,再见面也是陌生二人,这分离之苦,唯极乐可挽救、敕免,所以诸位好好学佛,也要好好护送你的亲友往生极乐,这是和自己亲人永远团聚的希望所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间天       极乐)(五明学佛网:人间天       极乐)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极乐愿文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极乐依正第一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五章 发往生极乐愿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二章 极乐国轮廓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张秉全居士: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 

 张秉全居士: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张秉全居士: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西方极乐世界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二讲 厌离娑婆 欣求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