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曾文杰:心心之火7


   日期:2018/10/16 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心之火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妄心可说灵感,未必究竟正确,真心凡夫难现,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观点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断,不当之处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这是一些平时佛学群自己发的一些言论,多数是分享一文后发表的一点体会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许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网上查),下面言论,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2018.10.16 凌晨2点,他在朋友圈留下三个字后离世!看完所有人沉默了

  自杀,中国老祖宗称为“寻短见”“想不开”,说明是非常错误的选择。佛教更从真相告诉你,死了并非一了百了,负的债死了也逃不了,感情纠葛殉情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伤害了父母,家人,一死更加深罪业。况且人身得之不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自杀者若明真相,非喊冤死不可。奇怪的是东方认为不明智的自杀行为,西方及如今东方都开始研究起自杀学,要求安乐死合法化。好像死是一种快速的解脱,无痛苦死亡是对死者的尊重,好像是人的权利应该得到保护。执着于各种相上,往往就会得出莫名其妙的邪知邪见。例如同XING恋现象,看看楞严经,这因果本身就不正常,是宿罪业导致的果报,不知忏悔,现在越来越多的同XING恋现象还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同XING恋游行,要求同性合法化,同性婚姻合法化,看在眼里,可真是无知者无畏啊!扯远了,回到自杀话题,想起一则公案,说的是一个小和尚,师父是有神通的,知小和尚宿恶业这世成熟,因出家故,重报轻受,但还是会多病短命。小和尚病死后,师父慈悲,让弟子将尸体五马分尸,弃之荒野喂野兽,为的是多消小和尚的罪业,下世罪障轻成就将不可思议。结果弟子念在同门,世俗观念认为师弟死了怎么还如此对待太不人道了吧,不听师父话悄悄好好埋葬了,其实是坏了师弟的大事了。明白了,人生酬业,罪业成熟,要敢于坦然承受,不要想取巧逃避,一死了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文中说语言可以杀人,也可救人,软言慰语是一种美德,罪语伤人是一种罪业,但自己的命应该由自己作主,不能寄希望人人都对你好。尤其现在社会,人心浮躁,你还指望多少人能给你好脸色,有权有势的人都不可避免不受气,一般人一周不被骂都少见。父母骂一回就赌气不回家,朋友骂一次就翻脸,夫妻吵架一次就寻死觅活的……苦乐哀愁都随外境转,那你对自己生命毫无作主的能力,如温室的小花,放露天一时忘端回,一场大雨就死翘翘了。一年庄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人,有成佛的基因,来一回人间,要好好珍惜,不畏风吹雨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努力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不要枉费人身成一颗墙头草的命,风一吹就倒,烈日一晒就枯。

  2018.10.15 宣化上人:多少人跟着“邪师”下地狱!

  学法修行,佛给我们讲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准则“依法不依人”,但其实我们大家学法的路上多少都难免会依人不依法,随顺自己的习气,因缘。两小孩打架,家长过来,往往都会向着自己的孩子,明显错的也会尽可能找找孩子能原谅的理由。对自己孩子的爱心是没办法和别人家孩子持平的。学法亦如此,某人与自己有宿世善缘,感觉就会特别亲近,说什么法都容易接受信任,而往往不会怀疑此人说的法是否是正法。某人与自己有宿世恶缘,相见就会有讨厌的情绪,不管说什么,心就本能排斥,哪怕那人讲的法非常好,也会鸡蛋里挑骨头,非挑出一点觉得不合理的地方认定对方是邪师。这是随顺因缘的表现,是学法路上比较危险的,往往变成依人不依法。而末法之中,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多数人都不觉悟,虽有善缘,却未必能遇到一个讲正法的人,这样的后果就如文中说的“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另一个是随顺自己的习气,我们都是凡夫,习气很重,虽有好的习气,更多的是不良的习气,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们才要修行。修行是修心,相上讲便是转变自己不好的习气。凡夫每个人习气不一,故相貌脾气各各不同,有慈祥的,凶恶的,端庄的,丑陋的,妖艳的,呆头呆脑的,宁静的……刚出三界的阿罗汉圣者,习气仍稍重,故五百阿罗汉塑像,外貌亦各各不同。到菩萨阶位,习气就转变得非常多了,不管哪位菩萨像,虽有男女相区别,但皆呈现出庄严的气质,看不到不好的习气体现了。而到佛究竟圆满平等,一般人看任何一尊佛像,往往都很难分辨是何佛,看起来都一样,庄严慈悲圆满,要分辨只能靠介绍常识,哦这是说法印,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垂手接引相,是西方阿弥陀佛,这托塔的乃东方药师佛……这其实只是为方便随顺我们众生的分别知见而已,若以色身分别,不见真如来。学法随顺习气,心量就难于扩大,这个法喜欢,那个法不喜欢,甚至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不是正法,如小乘的说大乘经可能不是佛说的,谤佛谤法了。佛说法华究竟一乘,许多阿罗汉圣者都接受不了,离席而去。更好笑的,有的还执着自己的不良习气,自以为是,认为极乐世界全是男的,没有女人,生到极乐岂不没有爱情男女欲乐,这不是无趣吗。喜欢喝酒的,说我就好这一口,生到极乐酒也没得喝,还不如死了算了。你看这不是笑掉大牙了嘛!什么饭后一枝烟,赛过活神仙等皆如是,不想转变自己习气而已,这还谈得上修行人吗。

  2018.10.12 钱穆:莫要满脑只是功利,莫学他人忙迫紧张

  道教曾形容人就如水果上的虫,开头消耗资源慢,水果坏得慢,慢慢虫越多越贪心,水果很快就坏了,虫也没得吃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人就像水果快坏的阶段,人们越来越紧张,拼命的向大自然索取。功利,效率成了主旋律,几百年消耗破坏的自然资源比古人几千年慢生活累积消耗的资源都多。大家已不仅仅是为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而是拼命浪费,并发展各种科技加速浪费。如衣服足够穿了,还得拼命加速生产,否则多少人没收入来源,工厂没利润可挣。生产的衣服过剩无所谓,穿几次就扔,不潮就扔,浪费才能保障工厂继续生产并能销售掉。其它各行业亦是如此,科技进步了,效率提高了,自然资源消耗提速了,大自然已经无法承受人们的破坏,污染,地陷,雾霾,水灾,台风,地震……什么灾害都往往成了几十年几百年难遇的严重程度。可是大家没法停下来,还是在竞争,还是在提高效率,你慢下来就要被时代淘汰。生活紧张,全人类还是没安全感,还是加速破坏地球,非得如科幻片到地球已无法住人,全球大灾难,自取灭亡才会消停的趋势。共业洪流可怖,几个能在此独善其身,慢下来,悠闲下来,安定下来,宁静下来,反思生命的意义,不随共业转?

  2018.10.11 业障一眼就看的出来,你有业相吗?

  一般而言,业障越重,烦恼也越大,福报则越小。从同道来讲,如天人吃饭,饭是化现,福报大的,饭自然洁白,味甘美,福报小的,饭色泛黄,味便差了。六欲天由下而上,各天福报递增,寿命享受皆不同。到禅定天,禅悦为食,欲界天所不能比。人道大家都熟悉,贫富贵贱,福报不同,便无法平均。动物道亦如是,有福成富人宠物,比一般人还得享受,没福如流浪狗,吃不饱还随时有生命危险。鬼道亦如是,有福能成神,无福成饿鬼等受苦无量。地狱消业障,障重受极刑,暂无休息,障轻尚有休息甚至能听地藏菩萨教化。从不同道对比讲,如我们见到的水为例,地狱众生见到就不是水,而是滚烫的铁汁,饿鬼见的是脓血,天人和七地以下菩萨见到的是甘露,八到十地菩萨见到的是具无边功德的佛母,而在佛看来,水又成了远离形相言思的智慧。有的人心态柔和,看天地万物都觉得美好,与人相处都觉得好人是绝大多数,时时知足安乐,感恩吉祥。而有的人精于算计,自私自利,结果总不如意,求名名不响,求财财不来,怨天尤人,觉得人人都是算计别人的,防不胜防,相处的人都在相互利用,烦恼天天不断,是非灾祸接二连三。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之间业障福报不一样的区别。哪怕是同一样东西,不同福报的人享用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佛与五百罗汉弟子在毗兰邑时只乞得马麦,弟子吃得口干舌燥,难于下咽。同样的马麦,佛让弟子吃自己钵中马麦,结果一吃,怎么佛钵中的马麦如同甘露,美味不可思议。一般人可能就会想,该不是佛使用神通让马麦变味了吧。其实无需神通,佛是福慧两足尊,福德是圆满的,虽示现同弟子一起吃马麦,但佛的受用自不可同一般人。如天人吃饭,福报大的自然变白净美味,同是马麦,给佛了,就成了佛的受用了,岂能不如天人?虽外观看不出,自比甘露还美。佛给弟子吃是佛布施给弟子,弟子受用佛的东西自然美味。当然非要说神通也无妨,自性妙用,处处皆是神通。圆满觉悟,妙用如是,神通不觉神,本如是而已。

  2018.10.10 脑洞大开:从零维到十维空间如何在纸上用手绘出来

  发现许多人把科学维次当成了真理看待,有必要再论述一下。零维是点,实际并不存在,哪怕科学上说的奇点大爆炸,奇点还是有个大小空间,并非虚空,况且宇宙并非奇点爆炸而来,我们娑婆世界都不是奇点爆炸而来。一维空间,本身就矛盾,一维只有长度,没宽深,又谈何空间,实际也不存在一维空间,纯粹是个分别概念。二维空间,简单说平面好懂,实际也不存在,也只是个概念,没深度的面实际咋可能。三维空间,大家好像总算熟悉了,十法界不都是三维立体的嘛。实际也不存在没有时间的三维空间,三维只是相,刹那生灭,并非实体,生灭极快,刹那百亿相变。佛早说了真实如是“宇宙十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现的是长宽高立体的相,变的是时间。世界,世是记录时间,界是代表空间,宇宙,代表法界的时空相。时空成一整体,不可分割,代表一种完整的业相。世界无量种,一业一时空,业异时空异,非是无量维,具体可再看我文章《时间和维次空间》,非要把业相的时空用四维表达,并不代表十法界都是相同的四维,六道四圣法界各各别业不同,时空体验千差万别。同是天道,四天王天一天人间五十年,忉利天一天,人间一百年,乃至有的大菩萨世界,一念能相当我们这里无量亿劫时空变化。再到后面的五维空间,把我们分成无数时间线,如同我们能分身,一种可能选择成一种人生,实际六凡皆无法分身,严重分别执着使我们只能现当前业报身,任何选择都无法反悔时空倒流。菩萨佛能分身千百亿,只是证到真我,知十法界只是业相,幻现而已,如一真月,千江有水千江月,十法界无量分身只是假相。所以地藏经,无量地藏菩萨分身能合并成一身顶礼佛,又能现无量身于各各世界度化众生,你我回到极乐,悟无生法忍,有佛力加持,亦可分身无数,入无数世界礼佛,方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我无相,见相非相。接下的高维概念皆是着相即迷,研究相,依附妄相,分别执着,如眼障产生空中花,凭空而起。许多科学研究未知领域往往都会走同样的思维模式,由相总结,再推导出各种莫名其妙的玄妙结论,钻入一条条牛角尖出不来,倘能回过头研究一下佛经,或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时空相虽是假相,非有实体,但亦非虚无,如做梦,知梦是假,但又不等同没有做梦,发生过的全记录到含藏识,如公司记事,几年前的事情都记录在案,虽时间不能倒流,却能看记录知道几时发生的什么事情。未来将发生的事,有前因就会有后果,如天文观察彗星轨迹规律,可推测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将在某地方上空能看到此彗星飞过天空。佛觉悟圆满,完全超越了诸相干扰,故神通妙用就不可思议,真正的超时空,恒河沙数阿僧祗劫前十方发生的事佛都能如数家珍给你搬出来并可放影出来。知你根性,恒河沙等阿僧祗劫后你当于何世界成佛都可以给你授记,如天文预测一般准确。

  2018.10.9 夫妻之间的性行为,也是在消耗福气?

  佛说“宇宙十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法界相是心性佛性变现出来的,十方诸佛众生,同一体性,这点看,众生与诸佛是平等不二的。识是相变的推动力,本质上讲可以说是业力,起心动念便造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净业。业力遵循的最根本便是因果,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净业清净出三界,所以说人生酬业。善果来了享乐受,也即是在消耗善业,恶果来了承受苦,也即是在消恶业,酬业而已,善恶果都是消耗品,有相无根,本质空性。所谓福气,实质是这辈子能成熟的善业,每个人是有个定数的。出生八字推测命本不同,有穷有富,有贵有贱,相当每个人来此世间所带的银行存款数各不同,此为先天老本。造善业如同往卡里存款,但多数会是定期,这辈子是无缘取出来用的。造恶业如同罚款,得从卡里支出。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受用如同开销,是不断从卡里支出的。什么时候卡里没钱不能支出了,命也就该终结了。天机是我们基本都不知道自己的卡还有多少福气可以支取,但老天知道,支取完了,无常大鬼就来带你走了,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所以惜福修福便很重要。一切乐受如吃,喝,玩,名气,睡,乃至夫妻正常性生活,都是在消耗福报的,杀生,邪YIN,欺压别人等及各种造十恶的行为,则是罚款,是加倍消耗福报的。恶不能作,是吃大亏的愚蠢行为,正常的受用也要节制不能过度。如有的明星,收入来得极快,其实是因缘的方便导致福报兑现的太快,心高气傲了,以为自己条件如何优越,豪车,豪宅,名画古玩,专用飞机,大气一挥就买,结果往往红不上几年就出事,难能长久善终,都是坐吃山空,甚至有的纵情声色,目空一切,基本就是在玩命往深渊跑。佛教大德给我们示现的典范则是一生清苦,不贪世乐,一张纸都分成两半用,少欲知足,但一世福分都留给大众,造福众生,建寺,放生,讲经说法,印经等却绝不吝啬。佛教不赞同过分的世俗享乐,沉沦世乐,永难出离。也不赞叹外道的无益苦修,有的外道能放弃世乐,但执着苦行折磨自己身体,如有的举一只手,几十年不放下,变形弯曲,怎么痛苦都能忍下来,但与开智慧并无帮助。人活世上,必须的物质享用是应当的,让身体能保安定,乐受易迷失不想修道,单纯苦痛折磨亦难保正念修道。人都渴望长寿,但如只求长寿不修净业,长寿并没有多大益处。无智空活百岁,有些修仙道人,能活几百岁,有些善保养,清心寡欲的,如百年虚云末尾处的老树神,连自己都记不清几岁了,但哪怕成天人,最低的四天王天人,寿五百,一天等同人间50年,人间经历多少代更替,他们还活着。但终究有漏之福是消耗品,不究竟,大善业能享天福漫长,大恶业受地狱极苦漫长,都在六道轮回里打转。实六道内苦乐都是虚妄,苦非真苦,乐非真乐,梦幻泡影,不如多积净业,清净之乐永恒,但得出三界,天福不羡慕,地狱苦无惧,了知俱是幻,心得大安稳,人间如游戏,梦中做佛事。

  2018.10.8 学习广钦老和尚的修行

  看真正大德都是放下习俗享乐,能维持生命就好,修行不贪玄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好。修行贵在真实,老实。修行就是修心,不是要显什么异能才是用功得力。能念佛就是一种修行,简单不稀奇吧,念几句谁都会,念一天你可能觉得枯燥无味,念一月你可能就适应了,念一年你可能就能体会法喜充满,老实念一辈子不得念佛三昧也能开大智慧。真坚持下去就是好修行,功不唐捐的。

  2018.10.3

  心本非善非恶,非净非垢,分别执着才有,也非定善定恶,换一个心态,看到的就不一样。如舍,好像是失去,实只是种布施的因,会收获更多的果,是得还是失?被人打骂,世人觉得是倒霉,不好事,换个角度看其实是消旧业,是好还是坏?发财享福大家都喜欢,换个角度享福就是消福,是真好还是非好?乃至地狱,谁都怕,但实际地狱乃快速消恶业,非有上帝菩萨惩罚众生之事,结大弥山的恶业非地狱罪不能消,不消如何再做人?一切善恶皆是业,业的规律如此,如此方能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真自在。大家早安!假日吉祥!

  2018.9.30 曾文杰:善知识为何也常被人诽谤陷害

  人在娑婆土,简说有八苦。

  众生常行恶,为利迷自性。

  不记众生恩,但见众生恶。

  从冥易入冥,离苦难有期。

  要当忆众恩,感恩常相随。

  不怨父母穷,不妒他人富。

  不谤圣人教,不谤善知识。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文虽有点长,细读不白费,国庆祝福在文末,要看祝福,请开卷有益。

  2018.9.28 关于宗喀巴的事,给汉传諸护法一个交代:破见,胜过破戒

  知见正是学佛最重要的根基,修福大家知道许多方法,供佛,供僧,建寺,救济穷苦,放生……有大福报可堪当大官,乃至国王,更大福报来世当天王。但知见若邪了,有福大到如欲界第六天天主魔王波旬,神通广大,却难解如来真实义,成为邪人。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虽有福,不能出三界。

  2018.9.27 福尽而死是真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要理解惜福不容易,即使明白惜福的重要性,也难抵制潮流的诱惑。人生在世,要保身命,衣食住行四要素是必要的。衣,如今讲流行,春夏秋冬,每年流行服装款式不断变化,为显个性,外表,气质,地位,没几个一件衣服穿十年八年的。大家尤其女人,买买买,一件衣服甚至只穿过一次就不会再上身成垃圾了,喜欢的碰见熟人撞衫了,也不想再穿了。难再有哥姐穿完弟妹穿的现象了。食,到处在宣传山珍海味,各种美食,同学亲人聚聚必好好吃喝一顿,满桌肉菜,吃一半倒一半,有冰箱了,也不会吃什么隔夜菜,生怕不保健,浪费觉得没什么,这点钱不差。住,房子被人拿来炒,房价泡沫不知多少,为了结婚小孩,拼命贷款也得买,不行连父母辈的积蓄也要掏过来,有房还得装修得漂漂亮亮,否则朋友亲人来了多没面子,至于自己有没福报支撑,不管他了,先活在当下。行,看着亲戚朋友都买车了,自己公交打车多没面,贷款也要买。整个社会风气都在攀比,没几个力行节俭。你节俭,没人愿意嫁你,没房,没车,没大存款,住宿舍,生活还过得寒酸,曾吃过无数苦的父辈也不愿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过苦日子,人心好脾气好能顶啥用!常言富贵不学道,活在物欲享受中难放下少欲修梵行,而现在社会则打肿脸也要充胖子,没福报本贫穷的也不甘心清苦,背债也要过一回看似体面的人生。孝养父母修福为来世备粮的机会也不要了,贷款更是将下半生的福报提前透支出来,如此消耗自己的福报,简直是自杀而不知,故而易出奇祸命终。福尽而死是真的,不是开玩笑的,你看那些贫困的乡下,多少老人子女不孝,很老了还得劳作,不劳被子女骂吃白饭。食只有一小碗粗茶淡饭,可以说营养不良,衣没新衣,住可能是茅棚杂物间,卫生条件也不好。按理说生在贫苦之地,贫穷之家,说明本身并无大福报,但其一生没咋享福,耗福极慢,故多数能得长寿,福未耗尽,想死也死不了。

  2018.9.26 虚云老和尚: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孔子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许多人都有过心不在焉的时候,旁边人说的话,做的事,虽然看着,全然不觉。这时是不是代表六根清净呢?当然不是,只是一心在想着其它的事。如小伙子谈恋爱,在一心回忆着恋人的音容笑貌。佛法讲都摄六根,这时如同摄住一根,其它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暂时不起分别,五尘就不污染五根,产生妄想分别,故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不觉气味,食而不知其味,触而不觉,全心专在意根做着白日梦,所以还是凡夫状态,五识不起用,一识在妄想纷飞。如意识也不起用,则也只是六识暂不起用,如同一般人睡着无梦状态,和昏睡无啥区别。要想六根清净,应如明镜能映万物,了了分明,却不会在镜上留下痕迹,而不是用厚厚灰尘蒙上镜子,让六识与六尘阻断不起作用。六根接触六尘,无住无分别才是关键。佛性不是死的,而是能起妙用的,转识成智才是清净。说来容易,做来难,所以从基本的专心致志,摄住一根着手是对的,所谓至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念佛,口念,耳听,心念,一心专念,少打其它妄想,慢慢就能如入禅定。

  2018.9.24

  生活不易,天南地北。

  众生我见,故盼团圆。

  月本圆满,因地遮缺。

  佛性本圆,因执成凡。

  赞叹众僧,舍小我身。

  离小我家,容天地心。

  四海本家,众生皆亲。

  为众生师,领众离苦。

  感恩师父们为众生培福田,行在四方,皆是家乡,有缘众生,皆是家人,有缘师兄,常回家看看,游子归,父母笑,回到寺,师父喜。众生无边誓愿度,心怀感恩无怨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得       佛法)(五明学佛网:心得       佛法)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