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与人相处,这三件事最好不要做!


   日期:2018/11/22 18: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谓金口玉言,用得少了才是金口,话不多才叫玉言。

  因为黄金白玉贵在稀有,要是数量多了也一样会贬值。

  语贵在精而不在多,人前开口话少说。

  逢人不说三种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1

  逢人不说大话

  饱满成熟的稻谷从来都是低垂着头,只有空空的稻壳才总是仰头向天。

  一个人不论才能高低,都该做到沉稳内敛,大话、空话要少说。

  曾国藩年轻气盛时,热衷于在同僚面前展示自己,经常掉书袋卖弄学识。

  直到因为口无遮拦惹出诸多事端,曾国藩这才意识到说大话的后果,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恶习。

  他自我反省,总结出自己常犯的三个错误:

  一是自以为是,自己喋喋不休,听不进别人的观点;

  二是开玩笑时没有分寸,常常因此惹他人不快;

  三是喜欢辩论,出口必压对方一头,逞一时口舌之快。

  因此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日睡前都要记录自己当天的一言一行,并反省是否有不妥之处。

  通过每天自省,再加上严以自律,最终改掉了多言的恶习。

  即便是曾国藩这样的大儒,年轻时也难免会犯下口出狂言的过错。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更要时时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

  逢人不发牢骚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的故事,她身世凄惨,因而满腹牢骚。

  逢人就诉说自己的不幸,一遍又一遍讲述那些悲惨遭遇,祈求博得他人的同情。

  正是因为她牢骚太多,原本同情她的人也对她感到厌恶,而她的伤心事,也成为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满腹牢骚也解决不了半点实际问题,把自己的疮疤揭开给别人看,更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没有人愿意接受负能量,偶尔发点牢骚可以,长时间唉声叹气,再亲近的人也会受不了。

  对着孩子发牢骚,孩子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对着爱人发牢骚,夫妻之间就会暗生矛盾。

  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好的孩子需要用心去教养;

  不要抱怨家庭不幸福,好的家庭需要用爱去维护。

  能够理解你的人,才值得你对他诉说;

  愿意伸手帮忙的人,才值得表现出软弱。

  更多时候,人们顾不上同情他人。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自己的事情都不敢站出来解决,难道指望发几句牢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3

  逢人不讲是非

  人或多或少都有爱讲闲话的毛病。

  不少人热衷于把流言、闲话、别人家的秘密当作谈资。

  人人都知道祸从口出,却忘了闲话不仅没有营养,传多了也容易招惹是非。

  《格言联璧》中奉劝世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道理听上去简单,实践起来却有难度。

  毕竟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需知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是非人人说,传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流言;

  是非无人说,讲的人少了,便不会误听误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与人相处       言谈注意点)(五明学佛网:与人相处       言谈注意点)  

 与人相处,经常说这五句话,人缘​会越来越好, 

 圣严法师:如果用这种态度与人相处就会少​一些 

 圣严法师:如果用这种态度与人相处就会少一些烦恼 

 星云大师:与人相处其实不难,记住四句话让你终身受益 

 如瑞法师: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要看他如何与人相处 

 真正有福报的人与人相处,这三件​事最好不要做 

 净土法门法师:现在这个时代,怎样与人相处? 

 净土法门法师:人与人相处,决定不指责别人 

 净土法门法师:人与人相处要做到仁爱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学佛的人该如何与人相处? 

 嘎玛仁波切:与人相处需常换位思考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学佛的人该如何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