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古代无数的先贤,就是通过一生勤诵经而超凡入圣,除厄延寿,往生净土


   日期:2018/11/27 14: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倾莲池文章节选:

  我在唐并州释僧衍《法华经传记·卷五》中看到不少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唐并州释僧衍

  释僧衍。并州人也。凡厥并州人。七岁已上。皆解念佛。生净土多。衍久居并州。诵法华经。欣求安养。以经云即往安乐世界故也。

  并州,即现在的太原。话说古时候的太原人,很多人在七岁以上,就知道念佛,故往生净土的人很多。

  僧衍法师久住在太原,常诵法华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安养世界即极乐世界。

  “每日一遍。三年成千部。梦自身左右生羽翼。以法华文字为文彩。欲飞翔身自轻。即飞去西方。到七宝地。宫殿相并。天人满中。

  顾视己身。羽翼顿成。大宝莲华台。一一文字。变作丈六佛身。各说偈云。

  汝在浊世诵妙法。众生业障唯见字。

  实是三身圆满佛。今成羽翼复本身。

  闻偈见台。六万九千三百余化佛坐叶上。台上佛是阿弥陀佛也。进顶礼。

  台佛即语衍。汝还阎浮。以我云相示众生。又弘法华功德。应时诸佛变作本羽翼。还娑婆。

  梦觉流泪。诵法华更入观心。于舌端有八叶莲华。华上有佛。结跏趺坐。法华一一文字。从佛口出。皆作金色。具有光明。变为佛身。遍满虚空。围持经者。

  闭眼即现此相。开眼即不见。专观专诵。

  临终之时。紫云耸砌。端坐诵经而卒。春秋七十有。具注此事。秘收经奥。后见闻者。悲泣结缘而已。”

  僧衍法师每天诵一部法华经,连续三年,数量达到了千部。

  有一天,僧衍法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身体左右两侧生出翅膀,《法华经》上的文字化为翅膀上美丽绚烂的羽毛。

  僧衍动了飞翔的念头,身体自然而然变得很轻,飞到西方极乐世界,看见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七宝装饰之地,华丽的宫殿层层叠叠,宫殿内外全是散发出圣洁光芒的天人。

  从密教的角度来看,僧衍法师没有布坛什么,但是每天念诵一部法华经,连续三年,至少达到了先行成就,或者悉地的境界。

  因为他求生净土,三年之后,成就的验相出现,他梦见自己的身体左右生出翅膀,法华经的文字化为彩色羽毛。

  然后他飞到了极乐世界,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如七宝、宫殿、天人这些。

  我们总结法师的证得此往生悉地之路线:

  一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一心诵法华经,每天一部,不曾间断,连续三年。

  在获得此神验之前,他积累了三年的诵经功德,并非三两天,也是两三个月。

  故动机、发心面向和修法的持续时间,都相当重要。

  僧衍再看自己身体,左右两侧的翅膀忽然变成大宝莲花台,《法华经》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一丈六尺高的佛身,这些佛各自说着偈子:

  汝在浊世诵妙法,众生业障唯见字。

  实是三身圆满佛,今成羽翼复本身。

  在相关的经典中,佛说到: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

  佛会在末法时代,化现为文字相出现于世。

  如法华经,字字句句都是佛所化现,但是对于业障重的众生,无法看见三身圆满的佛,而只能见到文字相。

  业障更重的,连文字都见不到。

  僧衍听完偈子,看到大宝莲花台上坐着阿弥陀佛,六万九千三百多化身佛坐在莲花瓣上。

  僧衍向前跪拜礼敬,阿弥陀佛对僧衍说:“你回阎浮提后,把看到的景相讲给众生听,继续弘扬《法华经》的功德。”

  说完后,尊尊佛像又变化成翅膀,僧衍飞回娑婆世界。

  一般而言,修法的功德、境界等都应该保密。

  但是有些时候,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增益大众的信根、善根,佛菩萨、护法神还提醒修法相应者,将境界感应说出来。

  故阿弥陀佛嘱托僧衍法师把在极乐世界见到的景象,说给众生听。

  如果回来后,为了自己的修行而保密,也是应当的。

  但是假如说出来后,大众闻而知之,该有多少人对法华经生起信心,该有多少人对极乐世界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这个功德,是无量的,不可思议的。有多少人可能会因为法师的经历而求生净土,甚至往生成功。

  这正是大乘菩萨的发心。

  僧衍梦醒之后泪流满面,从此诵读《法华经》达到了观想的境界。

  诵经的时候,舌端有八瓣莲花,花上有跏趺而坐的佛,《法华经》里的一个个文字,从佛口飞出,都散发着金色光明。

  再由字变成金色佛身,遍满虚空,围绕在自己周围。

  僧衍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这种景象,睁开眼睛就不见了。

  法华经的字字句句都是佛所化现,僧衍法师在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以佛力加持故,以业障减轻故,已能见到金色佛身,同时亦观想成就。

  诵经的功德不可思议,经由愿力摄持,持续不断地诵经,僧衍法师不仅亲往极乐世界,还观想成就,临终安详往生净土。

  唐金城瓦官寺释慧献

  “释慧献者金城人也。失父母后出家守戒。从师访道。诵通法华。专志为业。

  发愿于父母墓所诵经。欲救轮回苦。凡经历三年。精勤讽诵。未曾暂废。

  至夜三更。空中有大光明。又雨华如雪而下。中有声语献言。吾是汝父。汝初诵经力。已住第二天。诵满千部。圣众来迎。从天生净土。

  汝母依涅槃经力。即生不动国。彼在生之时。书写涅槃一卷。汝诵经资彼在生善故。

  语已隐不现。邻里谓失火。至晓更问慧献。献具说始末。闻者悲涕。于墓所诵经资亲。其类盖多。”

  慧献法师在父母的坟墓前诵经,发心要超拔父母出于轮回之苦。就这么天天在墓前诵法华经三年,风雨无间。

  三年后的一天夜里,验相出现了。

  法师看见夜空中有大光明,天界之花如雪而下。

  虚空传来声音说,我是你的父亲,你当初刚诵经时,我已住于忉利天,你诵满千部,圣众来迎接我生于净土。

  你的母亲依涅槃经之力,生于不动佛的妙喜刹土。

  “至夜三更。空中有大光明。又雨华如雪而下。”这种现象,放在密教,也是一种悉地之验相。

  而法师并非持咒,是通过诵法华经,直接见到了已为天人的父亲之显现。

  唐潞州法住寺释僧定

  释僧定。是昙荣同门。住法住寺。行方等忏悔。讽诵法华。昼夜未尝眠卧。戒行精高。

  梦感见诸圣众。弥悔弥诵。贞观七年七月十四日。于法住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从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

  语僧定云。我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以汝罪销故来为证。然非本师。不与授记。如是六佛。皆同此词。

  又有大光明倍前。从上而下。中有九百九十四佛。语僧定皆同此词。

  最后一佛云。我是汝本师释迦牟尼也。为汝罪销故来授记。汝身器清净。于贤劫中。当作佛名为普明。汝行方等大乘。普贤道场。诵持法华不可思议也。

  若斯之应现感灵。难称记矣。

  僧定法师勤诵法华经,亲见七佛,九百九十四佛,最后得到本师授记,将于贤劫成佛,为普明如来。

  以前看藏传诸多成就者,修密咒成就时,亲见无数本尊,十方诸佛。

  而在我们汉地,勤诵法华经、华严经的人,也有亲见诸佛菩萨,得到教化授记的。

  当然,僧定法师得到如此殊胜的成就,和他的大精进有关,持戒甚严,昼夜不睡地修法。

  唐益州福成寺僧道慧

  僧道慧蜀人。少丧父母。从兄养大。昼夜悲哭。恋慕其父母。生年九。从师诵通法华。祈请其脱苦。

  诵满一百部。梦福成寺上空。有殊特光。渐近于庭。忽见有天。百千天众。而围绕之。告道慧言。

  吾是汝双亲。依汝诵经力。生第二天。脱恶趣怖。若诵满千返。必生净土。

  当知亲子深契来谒陈情。作是语已。隐而不见。觉悟倍生信重。弥专讽诵。闻者展转。为父母脱苦诵经。感梦告盖多。略不述而已。

  道慧法师勤诵法华经超度父母,超度至忉利天。且若诵千遍,能将父母超度至净土。

  由以上案例可知,经力之不可思议。

  在密教里的感召诸天降临,乃至亲见如来本尊等悉地,在显宗里,诵经的人也有成就的。

  所以切莫忽视诵经,别以为持咒就比诵经厉害,或者更秘密深入,关键还是在于这颗心,在于行者的根器因缘。

  古代无数的先贤,就是通过一生勤诵经而超凡入圣,除厄延寿,往生净土。

  在《夷坚志》中,记载有一位女居士勤诵《圆觉经》而自在往生之事迹。

  贺氏者,吉州永新人,嫁同乡士人江安行,有二子。自夫死不茹荤,日诵《圆觉经》,释服不辍。

  或劝更诵他经,贺氏曰:“要知真性,本圆本觉,不觉不圆,是为凡夫,我不诵经,要遮眼耳。”

  注:别人劝她诵别的经,她还是坚持诵圆觉经。

  长子楹,登进士第,绍兴六年,为贺州签判,迎母至官。

  贺氏从容语其妇曰:“吾诵经以来,了无梦想,比年夜艾,常见瑞光中有猊坐,欲升之未果。今白日闭目,亦见佛相。”

  注:(狻猊,sun n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外形像是狮子,喜烟好坐,经常被雕刻在香炉上。)

  贺氏勤诵《圆觉经》,诵出了境界,了无梦想,古代的梦想,有用于指妄想。

  她又能常在瑞光中见到神兽,闭目见到佛相,和上文说的僧衍法师闭目见无量化佛如出一辙。

  是岁五月甲戌,沐浴易衣,明日,食罢,盥漱如常,忽收足端坐,两中指结印,瞑目而逝。

  家人仓黄召医,已无及矣。郡守范直清帅其属瞻礼,叹曰:“大丈夫不能如此。”

  命画工写其像。像成,惟目睛未点,乃祷曰:“精神全在阿堵中,愿赐开示。”

  俄两目炯然,子孙扶视,皆谓再生。点睛讫复瞑。时年七十七。

  七十七岁时,贺氏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其实从她诵经诵到闭目见到瑞光和佛相中,就可以知道她已经念出了境界、验相了。

  回到当下,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念诵的经典,随个人之喜好和发心,如地藏经、金刚经、般若理趣分、法华经、华严经。

  诵经不仅仅是追求世俗的利益感应而已,还分有诸多层次。

  1、首先的梦中或者现实中的世俗感应,这是初级的,有种种消业、延寿、息灾、治病、满愿之效。

  2、观想成就,或者闭目眼前一片光明,出现诸多化佛等现象,这是与佛菩萨报身层面,他受用身达到一定的相应。

  深入相应者亲见本尊,与本尊对话。

  达到此境,会出现相应的神通力,如宿命通。

  3、证入空性,或证得诸多三摩地,直接证果位。

  古代印度有位修行者,专修文殊真实名经,诵到每念一句,证一个三摩地的微妙境界。

  现今大部人都停留在第一阶段而已。

  但是念一部经,虽然你最初都是求世间层面的东西,你诵得久久,几十年如一日,也会开显更多的境界。

  假如以菩提心摄持,则更是不可思议。

  而当下最紧要的,是你读到这篇文章时,如果是有诵经的计划,最好要选好你长期读诵的大乘经典,你喜欢,又愿意长期乃至终生诵持的。

  诵经,加上持诵圣号、心咒结合,专注、恒久地修持。从当下开始,日日勤诵积累,终有相应之日。

  诵经,首先是在思维上明理,将佛的智慧文字注入行者的生命中,以此转化习气、性格、命运乃至生死。

  梦参老和尚晚年一直诵地藏经和普贤行愿品,此亦是当为我们学习。

  愿吉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诵经       感应)(五明学佛网:诵经       感应)  

 惟觉法师: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法界法师:诵经 

 占察感应录(2021版).pdf 

 关于观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开愿法师:学佛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应变化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如瑞法师:念佛的感应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四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三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二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