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凡夫三业所修的善行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一)


   日期:2018/12/5 7: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疏三心释】凡夫三业所修的善行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一)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这段疏文,总共有一百七十二个字,是善导大师讲述他力回向的至诚心。至诚心,是因为阿弥陀佛把名号的功德回向给十方念佛的众生。十方念佛众生,把心安住在名号的真实心上,仰靠佛力,凡夫的虚假心才具足真实心。凡夫执着自力修行,因为夹带着贪、瞋、痴的三毒烦恼,以意识心、生灭心、分别心起行,所修所行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善导大师讲出我们凡夫修行的真实状况。如果没有像善导大师这么了不起的祖师,指出我们修行的真实状况,凡夫还不知道自己所修的善行是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要往生极乐世界真实报土,一定要有真实的修因。自力心的修因,是虚假之行、杂毒之善,与极乐世界真实报土,因果不相应。仰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绝对救度,才能往生真实报土。

  学佛修行,一定要深信因果。《观经》世尊告诉我们,净业的行者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第二句话就是“深信因果”。因果是一切真理的定律,世尊把因果的道理,透过一生的讲经说法,让我们知道修因感果。教导我们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还要深信。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因果,我们也要深信。深信深到什么样的程度?你现前称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内心当下对往生一事是肯定、是决定、是必定的,内心没有怀疑、没有顾虑、没有担心。“我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真能往生决定吗?”这种疑惑的心、顾虑的心已经消弭了,才是深信。

  诸位菩萨!你我周遭的念佛人,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已经是往生决定了吗?很多人都不是。如果往生决定了,一定充满法喜、充满安心,一定不会流露出怀疑、顾虑的心相。因为没有怀疑、没有顾虑,可以安安心心的称念六字洪名,也就是他已经是徜徉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之中。犹如一个婴儿,徜徉在母亲的怀抱当中,享受着母亲的爱心。每一个凡夫众生,从出生在这个世间,谁不承受着父母的爱心?

  你我,乃至十方的每个众生,都是承受着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大恩大德,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因为我们不曾了解阿弥陀佛是如何的慈爱我们,不曾了解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牺牲奉献,成就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纳入在名号回向给我们,所以我们念佛充满了不安、充满了怀疑、充满了顾虑,只因为我们对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本愿不了解。

  善导大师就在告诉我们,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发愿要救度你,是法藏菩萨修行要救度你,六字名号有阿弥陀佛对你无尽的慈悲、无限的慈爱。我们了解了、知道了,内心安安心心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当你凡心与佛心共一心的时候,你手持念珠称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跟阿弥陀佛相契相应。

  阿弥陀佛就像我们众生的大慈悲父一样,无时无刻不呵护着我们众生,所以在《妙法莲华经》世尊讲:

  三界一切众生皆是我子,我即是父,应拔其苦难。

  佛把我们众生当作是他的孩子。当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那一份付出的爱心,体悟一定非常的深刻。阿弥陀佛是你我众生的大慈悲父,他会拔除我们的苦难。我们最大的苦难是什么?生死!生死大事如果没有了办,我们将无穷尽的生死轮回下去。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有昨天,有今天,有明天;有这个月,有上个月,有下个月;有今年,有去年,有明年;有这一生,有过去生,有未来生。把时间拉长就知道,生死的轮回确实是如世尊所开示的。

  轮回的生死大苦,若没有彻底了办,下辈子还要到人世间来做人,那是已经很庆幸了。一定要有解脱生死的方法。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方法,你念不念?当然念!但是,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不认识,了解不清,了解不深,你怎么会安心呢?

  对阿弥陀佛很了解的人,会很安心的念佛;对阿弥陀佛的了解不够深入,会不安的念佛。

  念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现生可以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当来可以往生极乐成就菩提,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道理通了,起行念佛就安安心心、欢欢喜喜。同样称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天念三万声、五万声,还是担心的不得了,为什么?因为不知道我念佛累积的功德资粮够不够。师父在还没有修学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之前,一天念佛六个小时,也是非常的不安,实在是因为不了解六字名号的真义。

  我们探讨善导大师《观经疏》所开示的真理,就是让自己能够安心、欢喜、自在的念佛。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一位祖师,有学问、有道德、有修行、有证悟,绝对值得我们信赖的一位祖师。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是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依教奉行、往生极乐解脱成佛的一部宝典,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一开始,善导大师先讲一段肯定的话:众生不论身、口、意业所修所行,不论解门行门,必须要在真实心中造作。换句话说,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不可以用虚假之心修行,要用真实之心修行。

  我们每天很认真的诵经、持咒、拜佛、朝山、拜忏、守戒、布施、放生、念佛、修诸功德,修了这么多行,我们到底是用真实心修行还是用虚假心修行?明白了、清楚了,就叫智信,就是深信因果。

  念佛是我们每天的修行,我们是以自力心念佛或以他力心念佛,是以信心念佛或是以疑心念佛,是以真实心念佛或以虚假心念佛,心中一定要明白。所以我们透过善导大师《四帖疏》的疏文来明了,我们到底要如何以真实心,根据《观经》三业起行。

  “欲明”,是世尊所要阐明的。世尊希望我们佛弟子以真实心修学佛法还是以虚假心修学佛法?真实心。佛陀是一个成就佛道的圣者,他的内心无时不刻不盼望十方每个还在三界六道生死沉沦的众生,能够真心修学,解脱生死,超越三界,离开六道,因为佛证悟了法性,了解十方每一个众生跟他一样有佛性。有佛性,可以成佛。有佛性没有成佛,结果烦恼起现行,造作杀、盗、YIN、妄的罪业,堕入三途六道,实在非常可惜,也非常冤枉。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是已经成佛的佛,你我凡夫还在生死大海中,我们都有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的佛性,没有比我们凡夫多一点点,我们凡夫的佛性,也没有比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少一点点。

  同样有佛性,可以成佛,我们不学佛,结果造业造罪堕入三途六道,无止境的生死轮回,是不是很可怜?太可怜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佛,要度更多的人进入佛门学佛,因为大家都有佛性。不学佛怎么超越生死、解脱痛苦?所以这一生得遇六字洪名,一定要真心为往生极乐而念佛,这样就是用真心来看待自己的法身慧命,就是用真实心来接受世尊的教法,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净业行者。来看善导大师告诉我们怎么用真实心修学。

  “解行”就是解门跟行门。意业所发安心,叫做解;身礼、口称以及意业所念、作业,叫做行。以修学净土法门而言,“解门”,就是了解名号的意义,内心才能安心。行门,不论意业的念佛、口业的称名、身业的礼拜,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内心有安心感,对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领纳在心,就是信受。

  所以我们每天要拜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师父!我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念佛啊!”每天内心里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想着阿弥陀佛,你会没有时间吗?我想有心绝对有时间,因为自己的生死大事,你不了办谁了办,谁能帮你?“师父!你念佛,念一念回向给我就好了,我就有功德了。”已经死了,没办法念佛,我们不得已才为他助念,才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你现在能念不好好念,就希望人家回向。释迦牟尼佛最慈悲,如果说师父念一念、修一修,然后功德回向给你,就让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度弘法,他不用那么辛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就念一念,回向给大家,让大家都往生极乐就好了,干嘛还讲那么多经典,教大家认真的修行?所以要认真努力的听经闻法、念佛修行。

  “师父!我没有空。你经常讲经,反正看你还很年轻,没那么快死,等我退休了再来听你讲经,再来念佛共修!”你如果没有无常观,说不定你不用等到七老八十就死掉了。死,每一个人,每天都有公平的机会。年轻人跟年纪比较大的人来比,不一定年老的一定先死。大家都有平等的机会,不是说七老八十的人,死的机会比较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