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阿难尊者的反省,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日期:2018/12/11 4: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楞 严 经 讲 记

  净界法师

  正明理性。(分四:丁一、当机悔请。丁二、大众愿闻。丁三、如来答示。丁四、大众圆悟。)

  丁一、当机悔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我们前面讲到阿难尊者在自恣那一天去托钵,结果遇到摩登伽女的灾难,文殊菩萨持楞严咒把他救回来。救回来以后,阿难尊者在这个地方做了二件重要的事情:

  一、心中悲悔。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

  二、祈请大教。他正式的向佛陀祈请首楞严王三昧的大教。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阿难尊者被文殊菩萨救回来以后,他首先看到佛陀的时候,他先顶礼佛陀,为什么呢?因为感恩佛陀的救护,佛陀若不在这个时候持楞严咒去救他,他可能就要将毁戒体了,所以他对佛陀感恩。

  其次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相貌呢?感到非常的悲泣,他感到非常的悲痛悔恨。悔恨什么东西?恨无始刧来他内心的修学只是一向多闻,而未全道力。

  我们知道阿难尊者身为佛陀的侍者,他做了十二年的侍者,佛陀到处讲经,阿难尊者都在旁边听,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但是他听了那么多道理,他遇到摩登伽女那邪咒在障碍他的时候,那还是心随境转,作不了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一种听闻,他只是假借耳根来听闻法义,而没有把这道理产生一种内心的观照。他没有用这道理来观照他的清净本性,找到他的家,这叫未全道力。因为只有听闻,没有产生智慧的观照,所以才会遭到摩登伽女的障碍。

  这是说明以攀缘心来修学的一个问题点,你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在一个如法僧团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但是你遇到灾难的时候,遇到魔要障碍你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了。因为你心中没有家,没有家来保护你。所以外境一旦刺激你的时候,你就控制不了。就是他还没找到清净的本体,这就是个问题。这是阿难尊者回来以后,他对他十二年修学的一个反省。

  第二、他正式向佛陀请求开示。这时他很至诚恳切的祈请十方如来,开示成就无上菩提的因。

  无上菩提是一个果,成就这种果要有三种因:

  一、奢摩他,翻成中文叫做止,他要能够止息妄想。

  蕅益大师说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以空观来止息我们心中有所得的妄想。

  二、三摩地,翻成中文叫等持,它能够平等执持一切万法在一念心中。这地方等于是一个假观,他从一念清净不变的本体看出去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所以能不为一切法所动,而他能够掌控一切法。

  我们刚开始是被外境控制,这时候他开始控制外境,因为他找到了本体,从本体当中看出去的时候,看一切法是如梦如幻,这时候他能执持一切的万法在心中,叫三摩地,假观。

  三、禅那,就是中观,翻成中文叫静虑,空假不二的一种中道的智慧。

  这三观是成就无上菩提最重要的基础,而修学三观它必须有一个最初的方便。我们讲道理是修观的方便,依教起观,圆三谛理,最初方便就是讲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三种谛理。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说:阿难尊者的反省,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很多的祖师就责难阿难尊者的多闻,但蕅益大师他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问题不在一向多闻,多闻是入道的因缘,重点在未全道力。因为我们在修习止观一定依止多闻产生正见,依止正见才生起止观,所以依教起观。

  六祖大师说:从大乘的角度,只问明心见性,不问禅定解脱。因为你没有明心见性,严格来说你没有资格谈修行,你还是在生灭法中活动,你内心当中还是一团糟。这地方处理完了,另外一个地方照样出问题,你只能做一个局部的对治,你不能够把内心当中做一个返妄归真的整体改变,你做不到,因为你没有找内心本体。所以这地方是一个关键,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个关键。

  这时阿难尊者就请示佛陀,我怎么找到我的家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