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为什么念佛才觉妄念多?


   日期:2018/12/13 14: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以众生心忆佛念佛”的时候,这众生心绝对是不清净的。不清净没有关系,我们透过佛号的持名,慢慢地就能够澄浊还返清——它是清水珠嘛。但这确实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同修会提问:“好像我不念佛觉得自己还清净,怎么一念佛反而觉得妄念纷飞?”这个情况是正常的。实际上不念佛你还是妄念纷飞,只不过是在妄念纷飞里面你不察觉;现在透过这句名号,你一念佛,感知到了妄念纷飞。当你感知到妄念纷飞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啊!你看这个屋子里面,猛地一看没有什么,其实屋子里面充满着灰尘,你看不到啊。这时候从窗口透过一束阳光进来,你透过这个阳光,才能看到很多灰尘;你能看到灰尘,幸好是凭借这束阳光感知到的。我们的妄念纷飞,就像看暗室里的灰尘,但是阳光一过来,知道有灰尘。所以为什么我们念佛才觉得有妄念,因为你透过六字洪名——这个六字洪名就是光明——照射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黑暗。这个时候我们透过六字洪名的光明,才知道自己有妄念,而且知道是打什么妄念,这本身是一大进步嘛!所以不能说由于念佛才有妄念,于是就不念佛了。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甚至有些修行多年的人来问:“我现在念佛很精 进了,念了三万、五万,结果最近这段时间不仅妄念纷飞,还都是恶的念头哇。你看,我不念佛还没有恶的念头;怎么一念佛,这么邪恶的念头都出来了?”他很害怕,归咎于念佛不好,就不念了。这就是不了解心性的情况,因为无量劫以来,我们阿赖耶识所储存的业力种子,其中大部分都是恶业的种子,它就储存在那个地方,是透过念佛给它激活了,一激活它就显现念头、显现境界。这本身是件好事,当你激活它了,说明你的病灶暴露出来了,你的药一下去就能管事。如果你的病灶潜伏在那里不现形,甚至病入膏肓,药进不去,你就没有办法了。恶业种子能够激发起来,这绝对是好事。

  我们在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所有同修,都有一个感知:就是透过念佛,记忆出了很多事情。原来都被遗忘的事情,很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或者做得很恶劣的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即所谓的隐私,透过佛号全都浮现起来了,知道很多事情的责任实际上是在自己身上的。然而每个人都有推辞、摆脱责任的劣根性,殊不知这颗心是不可欺骗的——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心里面。上次一个医生,他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个医疗事故:八岁的小男孩死在手术台上。由于这个手术从麻醉师到做手术的医生,像流水线作业,出现这个事情,到底是谁的责任,一般都很难追究,那就作为医疗事故算了。这个医生是一个麻醉师,他在念佛的时候,忽然这个八岁男孩的形象出现了,他猛然反省到,原来这个八岁男孩死亡的责任是在自己身上。因为当时那个小男孩说疼痛,他当时也为了省事,加大了一倍的麻醉剂量,于是这个小男孩在手术台上没有下来。虽然他自己忘记了,别人也不知道,但是这颗心是不能欺骗的,它就记录在八识档案了。他就欠了一条命债,冤家迟早是会碰头的。你所做的恶业种子,无量劫以后都会碰面啊。以后他再碰到这个小男孩或者转世碰到小男孩,小男孩会也不问什么理由就干掉他的,因为你欠了这小男孩一命啊。到时候被人干掉的时候,还觉得很冤枉。其实没有冤枉!

  一切都是因果,因果律是不可否定的

  一切都是因果,所以因果律是不可否定的。《华严经》告诉我们,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有两个俱生神①伴随着我们来到这个世间:一个同姓名男,在右左边记善行;一个同生名女,在左右边记恶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录在阿赖耶识里面,你是跑不掉的。所以人死后到阴间,阎罗王那里有一面镜子叫“业镜”,这个业镜就把你一生的所作所为都能再现出来(就跟放监控录像一样)。怎么能再现出来?因为你阿赖耶识的那个监控已经拷贝在那里,镜子里面的显影,是你自心的拷贝出来了,你想保密都保不了密。这就是自因自果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古人明白这个因果道理,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要约束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欺天——举头三尺必有神明。这是真实不虚的,不像现代很多人不信这些东西。不信这些东西仍然会有,因果律不由于你的不信而不存在。

  这个“念佛心”通过开始的“众生心”念,念念念,我们的这个尘垢、我们不好的种子慢慢就会少,我们善业的种子——白业的种子,我们这个真如熏无明所熏习的一颗净业的种子慢慢增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两种力量在对峙(zhì),一种是佛的力量,一种是魔的力量。开始是魔性的力量占上风,都是五欲六尘的,都是人我是非的,都是贪、瞋、痴、慢、疑的,慢慢随着我们忏悔呀,惭愧呀,好好念佛呀,持戒呀,我们健康的力量、佛性的力量,从劣势、弱势慢慢可以跟不好的力量对峙,慢慢地占主导地位,以及以后全然的都是白业,都是纯善,都是念佛的念头。这时候能、所对待打破,就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样的念佛心契入无生法忍。那么契入无生法忍,他就开显自性的圆通常。我们自性具足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我们的四种智慧——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我们的五眼六通都能现前。这些现前之后我们就有利益众生的资本。

  一个菩萨要度众生,首先一定要得到无生法忍。没有无生法忍的这种证入,想到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生死苦海救众生,是不可以的,是度不了的。为什么?你自己烦恼很大,你去度众生反而被众生度跑了。现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困难,我们自身的烦恼就像干柴,外面的诱惑就像烈火,干柴、烈火碰在一起就熊熊燃烧,那真的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了。所以我们在这个五欲里面去利益众生,就好像是披着干草去救火一样很困难。所以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净土法门,你没有得无生法忍,是不许可在这个世间去生生世世度众生的,一定要得到一个底线的保证——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就有般若智慧,在生死苦海当中就像鹅、鸭入水,而不会像落汤鸡一样。

  真心念佛的人,观音、势至隐形护念②

  大势至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之后,就可以分身无量,到十方世界去广度一切众生。这里讲“今于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摄”就是摄受、保护的意思。大势至菩萨的因地是由超日月光如来的加持,专门念佛得无生法忍。他在果地上知道了这个念佛法门的利益,在利益众生当中,也是以念佛一法来利益众生,所以临命终时大势至菩萨,会来接引令众生往生。那么念佛人在他修行的过程当中,大势至菩萨也在帮助,所以《观经》讲,一个真心念佛的人,观音、势至隐形护念。你真正发心念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在我们旁边,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他们在保护我们,护念我们最终“归于净土”。

  “归”就是回归的意思。为什么要回归?这个娑婆世界是苦难的地方,是我们流浪的荒野,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我们本有的家乡。要建立这个观念,所以是“归”——回家的意思。这个世间不是我们的家,这个世间充满苦难。善导大师称为魔乡:“归去来兮,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生后,入彼涅槃城。”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涅槃城才是我们回归的故园;娑婆世界是魔乡,充满着五欲六尘,充满着贪、瞋、痴、慢、疑,充满着斗争、分别、执着,充满着三恶道这种苦难的音声。所以这个世间是不容一刻地停留,要产生这种极强的出离心。那么大势至菩萨就会对这样的念佛人加以摄受,加以帮助。

  什么条件才能够称得上念佛人?

  这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对“念佛人”加以摄受。这三个字不要草草读过了——这个“念佛人”。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得上念佛人?不能以为我口里念念几句佛号就是念佛人,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草率啊,佛法不是这么样一个轻浮的东西。这个念佛人一定是具备信、愿、行三资粮的人——真实地具备,才够得上“念佛人”,除此之外都不够格。那么有哪些人不够格呢?

  第一种,执理废事,他执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一谈念佛他就谈玄说妙:“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既然唯心就是净土,哪还有何土可求哇?唯心自性就是弥陀,更有何佛可念哪?”他执理废事。他执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他一定就不具足信愿,他就不愿意往生。虽然他也念念佛,但把念佛作为他开悟或者得神通、得什么功夫的一个手段去做。所以他念这个佛不具备信、愿,就不叫念佛人。

  第二种,虽然有一点信、愿,但是不恳切,于是在行持上悠悠泛泛,敷衍塞责。你叫他念佛,他说“今天生病了,身体不好了,不能念”;过几天身体好了,“身体好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念”。反正他能找出很多的借口,为自己不念佛作辩护。虽然他也手上拿着念珠,实际上都是给别人看的,做表面文章——“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这种信愿不真切,碰到一些世间的功名利禄的事情,就非常地神往,就去执着。把这个世间的成功、世间的事情,看得比念佛高很多,念佛成了他生活当中的一种点缀、一种风雅、一种消遣。这种人也够不上念佛人。

  第三种,他可能信愿比较好,行持也比较精进,但是他会时断时续:一段时间很精进,一段时间又放逸。总的来看,这个心念对世间的五欲六尘还是有更大的贪恋,虽然也想念佛,等到顺利的时候,把念佛放下了。如果等到生了病啦,碰到苦难啦,他又想起念佛;等到好了以后,又放下了。总之就是心还贪恋这个世间,算不上念佛人。

  还有的人念佛,就是只求来生得人天福报。今生很贫贱,听说念佛能得福报,希望念佛下辈子做大官,发大财,享受五欲的快乐。他追求的是人天福报,这种人也不叫真实的念佛人。

  还有一种人,虽然他有道心,今生出家了,求来生也出家,童真入道,一闻千悟,弘扬佛法,普利众生。甚至现在还有一种人不是发愿求生净土:我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要求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在这个世间成佛。发这种愿的人也不叫真实的念佛人。

  那么除此之外,你真的是信:信阿弥陀佛绝对的慈悲,信自己罪业深重,信通途的自力没办法断烦恼,信阿弥陀佛能够解决我一切问题。然后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闻到净土法门能够信,这就叫闻慧;闻到以后能够生起愿力,生起一种欣慕、好乐之心,这就是愿,这就是思慧;信愿建立之后,就马上落实在执持名号的行持当中,每天若一万、若二万、若三万、若五万,每一念都有着求生净土的力量在里面,这就叫修慧,就叫行。如果具足这样的信、愿、行了,就能跟大势至菩萨在这个世间“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的悲愿沟通,大势至菩萨无边炽盛光才能加持得上;如果不具足信愿持名,你跟大势至菩萨的光明是不能对接的,是接触不上的,就是感应不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念佛才觉妄念多)(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念佛才觉妄念多)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