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觅心了不可得


   日期:2018/12/17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都是活在念头中,这就是我们的整个人生,也是轮回大厦的基础,可这些念头并没有自性。

  《金刚经》中,佛陀对须菩提开示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著名的“三心不可得”,禅宗公案中多有记载。

  为什么佛陀说这些心都是“非心”?又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心?人其实都是活在念头中,这就是我们的整个人生,也是轮回大厦的基础。可这些念头并不真实,也没有自性。如果对内心进行审视,会发现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尚未到来,都是了不可得的。至于当下的心,其实也是找不到的。因为它不在内,不在外,无形无相,无迹可寻。禅宗的参话头,也是让我们通过一路追寻,直接去认识心的本质。

  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迷妄,看不清自己的心,也看不清念头的来龙去脉,总是不知不觉地被心念的瀑流裹挟着。在这种强大的相续中,根本就身不由己。所以首先要从闻思开始,树立佛法正见,这是我们修行的指导和检测标准。

  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比如我们学习《金刚经》,是通过文字般若获得空、无相、无所得的中道正见,然后运用这个正见观照起心动念,观照自己面对的每个问题。包括信仰对象、修行过程、成就目标,都要用般若正观加以审视。在观照过程中,令凡夫心得以平息,我们才有能力从念头中跳出。再来审察内心,通过“觅心了不可得”的追寻,令内在明性得以显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