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精华小语


   日期:2018/12/23 22: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家庭/感情篇)

  1. 不要一直攀缘,这样以后会纠葛不清,人愈单纯愈好,不要复杂,不一定要找人陪,可以把心灵寄托在修行上,若造下因果,会影响到下一世;可以一直念经、念佛、持咒,好好修行,较不会执于要再找伴。

  2. 上天会留校察看,则表示还有机会,系要看您的心性是否有改善,要努力转心性,只要好好做,遇事要先忍辱,就能有机会;要对父母孝顺,对子女不可暴力,上天才不会动怒。

  3. 家庭要照顾圆满,方能有余力去打拼事业;要改善自己的口气,要多对另一半嘘寒问暖,心性方面,举止行为要改善。

  4.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抵不上家庭的失败;家要先照顾圆满,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家齐国治,天下就平。为人子女,就是要孝顺父母,父母看重的是子女孝顺的心和尊重,故要对父母晨昏定省、虚寒问暖;为人另一半,要照顾好对方;为人父母,就是要好好教养小孩,小孩子尚弱小,禁不起大人的拳打脚踢。

  5. 乱世,更要做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是互相的,家庭是两个人的事情,教育子女更是两个人的事情。

  6. 要珍惜父母恩,珍惜夫妻、及与子女的缘份;为了家庭的和谐,不管对错,就是求一个圆满,过去的就过去了,好好努力经营现在。

  7. 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过去世伤害过别人,阎罗王会将俩人判在一起,伤害愈重者,磁性愈强;当讨报机制启动时,感情会变质,可用因果债、功德还,来处理化解这样的讨报机制。

  8. 儿孙自有儿孙福,烦恼子女并不能解决子女的问题,反而会造成子女的心理负担;要用正确的方式来帮子女,以身作则,引导子女修行。

  9. 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一种感受而已,没有感觉就没有感情了;有磁性互相吸引,就是有感觉,条件更好的不要,就是要这个人,这就是夫妻相欠债的业力牵引。

  (修行&渡众篇)

  1. 一点风吹草动就影响到心情,表示修得境界还不够;修行要修到如如不动,莫因一阵风来,就东倒西歪。

  2. 世间是苦海,人因还债而来,故要好好修,方能脱离苦海;改名,仅是未修行时的一个助力,非究竟法,修行远比改名更重要,心转,境就转。

  3. 心若不清净或被外境撼动,则更要念佛、念经来训练定心,而修行要修正法,不要人云亦云,以免掉入外道的陷阱而不自知,要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来修,可以《金刚经》、《药师经》和《地藏经》为修行基石。

  4. 修行,系修正行为,走错路就要赶快导正,若衷心改过,心性导正了,干扰就少了,运自然也就跟着转了,佛菩萨亦会协助渡过难关;灾难多为心不正所招感,若心性转,散发的祥和之气,上天会感受得到,灾难就会比较少。

  5. 读书有考试,而修行的考试远比读书的考试多,时时刻刻都在出考题。

  6. 当人有权势时,潜藏的魔性就会被诱发出来;修行,系将不好的行为导正,有执着的习性就会钻牛角尖、想不开,因此要念经、持咒,而不是生气。

  7. 看高僧大德的文章,依心里所感觉的,自己的看法、想法进行心得分享,并省思之后要如何改善,这样修行才有意义。

  8. 过世的台语是「过身」,从这身换到别身,本世结束,换来世;修行就是要把生死置诸度外,莫执着在生死里面,否则会被绑住,反而无法出离,阻碍修行。若越怕死,就越容易死;若不怕死,则虽然最终还是不免一死,但心性的提升是无可言喻的。

  9. 人来世上,系来还债和修行的,即使是仙佛下凡,仍是要重头修起。

  10. 修行除了明心见性外,还会提升智能,方能究竟解脱;智慧,就是能看清事物相。

  11. 修行,圆满最重要,不管事情对或错,都要处理圆满,让人不起烦恼跟执心,不然下一世对方又会来讨报。

  12. 烦恼,不能解决问题;执心过重,放不下、想不开,无济于事,徒增痛苦而已,故要好好修,好好念经。世间之物都是借我们用而已,到最后都要回归大地,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13. 渡众,要看对方有没有福报与机缘是否已到。

  14. 修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看起来每天都差不多,时日久了就差很多。

  15. 修行,还没达到证悟之前,都是需要训练的;证悟了,修行才有成果。

  16. 修行系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有没有改善,佛菩萨都会巡视,上天也会看您对待他人的方式,还有他人对您的感受。

  (业障篇)

  1. 不要介入别人的家庭,若介入或破坏别人的家庭,都是会产生因果的,会让未来世的感情不顺,容易破裂;对方要造业,是造他自己的业,您介入人家的家庭,是您造的业;若过去世曾为夫妻,本世相遇会有不同的感受,但若本世对方已有家庭,切莫执着,可以互相关心,但要止乎于礼,不可越过界线。

  2. 讨报机制启动后,就会开始不顺利。

  3. 过去世遭逢乱世,户政不周延,法律执行不确实,因果观念不盛行,容易因贪嗔痴而犯法,把烧杀掳掠当作家常便饭,导致累世业报也较多。

  4. 身体疾病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业力所造成,有私报,也有公报;公报系写在八字里,是上天的惩罚;私报系当初伤害对方,对方来讨报时,使自己磁场乱、生活不如意、或身体病痛。

  5.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因果,会相遇都是因果造成的,安排得比计算机还要精密,除非有特殊任务者,则未必是有相互的因果关系;每个人都在因果讨报圈中,要造善因,才能得善果,若没有修行,不知道因果,没有消业行善,就跳不出来,故要修行方能跳脱因果圈。

  6. 感情因素并不是非常狭隘地只有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等。

  7. 帮人家是一回事,介入他的家庭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功跟过是分开算的。

  8. 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各人造业各人担,种如是因,得如是缘,如是果,如是受;上天会观察,虽然过去世造业,但本世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坏事,上天、佛菩萨、地府都会一直巡视帮您打分数。

  9. 投胎要因缘俱足,一家人不是讨债、就是还债,不是报恩、就是报仇。

  (福报/补功德/祖德篇)

  1. 福报如银行储蓄存款,若没有了,再多张提款卡也没用;福报耗尽、运低,所遇的人事物就会不顺利。

  2. 福德、祖德补好,较易找到好工作,使经济不虞匮乏。

  3. 吉不挡凶,业障要先还,再补福德资粮,成效方能彰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