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教你遇到事情不生气的方法


   日期:2018/12/29 1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星云大师

  一般学佛修行的人,平时听经闻法,对于佛法的道理好像有所认识,有所体悟。但是,境界一来,就迷惑了,这就是「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因此,佛教主张「解行并重」,不仅要「说时似悟」,尤其境界来的时候,要能不动心。

  过去有一个总经理,老是发脾气,自己也知道脾气不好,后来为了改脾气,制作了一块木牌子挂在身上,上面写着「戒瞋怒」。

  有一天,无意中听到部属私下在谈论他:「我们总经理什么都好,可惜就是脾气不好。」他一听,忍耐不住,随手拿起了身上的牌子,就往那个干部头上砸去,边砸边说:「你胡说!我脾气已经在改了,怎么还要说我的脾气不好呢?」

  虽然口说改、改,但是修行的功力不够,境界一来,又被迷惑了。所以,禅宗所谓「八风吹不动」,就是说,我们遭遇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八种境界时,都能不为所动,都能如如不动。

  有时候,在生活里面,我们常为痛苦动心,为快乐动心,为人我是非,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动心,这都是修行不够。

  所以,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就是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

  偈云:「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参禅修道的人,永远活在当下,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过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迹。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一些人,三个月前被人骂过,三个月后,他还是耿耿于怀;十年前受过人家的欺负、侮辱、伤害,十年后他还是铭记在心。这样的人生,负担也实在是太重了。因此,「耳根是空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舍」。参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着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平生喜爱游泳。有一次在游泳时,忽然身子往水底下沉。在求生的本能下,他拼命的挣扎。但是愈挣扎,愈是往下沉,眼看着即将遭到灭顶。这时他平静一想:「我是个哲学家,对于生死应该看开才是,如此求生怕死的样子太难看了,一个哲学家,死也要死得洒脱一点啊!」

  如此一想,心情轻松许多,四肢也自然放轻松,结果反倒浮出水面而生还。所以,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为外境动心,同时更要不时的返观自照。有一则故事说:有一只乌鸦,从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途中遇到喜鹊,喜鹊问它:「乌鸦!你为什么要飞到另外的地方去呢?」

  乌鸦回答说:「那个地方的人很讨厌,他们都常常批评我、诽谤我,嫌我的声音不好听。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换一个地方。」

  喜鹊听了就说:「乌鸦!你不必飞到另外的地方去,你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吧!如果你的声音不改,即使你飞到天涯海角,天下的人都不会喜欢你的。」

  所以,我们不要怨恨别人待我们不好,也不要怨恨环境如何恶劣,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能够处理环境,改变环境,不要自己在环境里迷失了自己。

  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呢?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今天遇到任何烦恼生气的事,到了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

  不要把仇恨带到明天。今天有人对不起你,对你不好,明天就把它忘记,修行人不要有「隔宿之恨」。

  不要把忧郁传染给别人。在生活里,自己的心头纵有一些伤心事,不要再把自己的忧郁传染给别人,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

  过去的禅师们在参禅修行的时候,总是先观照自己的心,观照自己能不动心吗?能无心吗?印光大师在他的房间到处张贴「死」字,观「死」就是警惕自己,生死当前,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所以,一个死字,我们记在心上,就会离欲。

  有一位昙照禅师,平日向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啊!快乐啊!人生好快乐啊!」有一天,他生病了,辗转病塌时,却不停地喊:「痛苦呀!痛苦呀!人生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就问:「当初你天天快乐、快乐,现在有病了,怎么就痛苦啊!痛苦啊!怎么自己遇到境界来的时候,就禁不住了呢?」

  昙照禅师回答:「住持和尚!请问你,我喊快乐对呢?还是喊痛苦对呢?」

  一般人把痛苦和快乐分开来讲,生是一回事,死是一回事,所以生可喜,死可悲。昙照禅师不是真的嗟病叹死,不是真痛苦,他只是提供自己人生的观照,直下承担,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一般样,面临生老病死,禅师们永远有洒脱的声音。

  过去,有一个出家人问曹山本寂禅师:「有一个人通身害病,医生要替他治疗,要不要给他医治呢?」

  本寂禅师说:「不要,不给他看病。」

  「唉哟!禅师!你怎么这么不慈悲呢?怎么不让他去看病呢?」

  曹山本寂禅师说:「我要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所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就是能够不生不死,生死不动心。所以,我们能够不为荣辱动心,不为得失动心,不为好坏动心,不为是非动心。不动心就能做到「说时似悟,对境也不迷」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星云大师       遇到事情不生气)(五明学佛网:星云大师       遇到事情不生气)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管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环保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素食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揭示自杀秘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坛经讲话精华录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净慧法师:应机施教与时代精神——星云大师率团回大陆弘法探 

 昭慧法师:侠情正气,沛乎苍冥——记述几段与星云大师的深厚 

 其它法师:星云大师的生死禅观(妙功) 

 传喜法师:将此身心奉尘刹——看《天涯共此时——星云大师》 

 星云法师:环球人物专访星云大师:先把我们的心治好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2014致护法朋友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