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开示


   日期:2019/1/24 17: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虚云老和尚年谱》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公有异,银屏往报方丈及三寮职事,齐集向公头号安,请为法长住,公曰:“事到而今,还作俗态,请派人为我在大殿念佛。”

  众请公作最后开示及遗嘱,公曰:“身后事数日前已向众说过,不必赘言,今问我最后语只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有顷,复曰:“正念正心,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诸位辛苦,宜早休息。”众告退,已中夜矣。

  云居山地势本高,时际深秋,寒风凄历,万山木落,簌簌有声,古树参天,幢幢乱影,室内则一灯如豆,户外已滴露成珠,回顾茅蓬中,只有一老人静卧其中,且去大殿颇远,第觉幽磬遥闻,经声断续,待送此老人去也。

  农历九月十二日晨,侍者二人进入室内,公跏跌如常,惟双颊微红于往日,不敢惊动,退出室外守候,十二时在窗外窥见公竟自起床,自取水饮,旋起立作礼佛状,侍者以公久病之身,恐其倾跌,即推门入,公乃就坐,徐告侍者曰:“我顷在睡梦中,见一牛踏断佛印桥石,又见碧溪水断流。”遂闭目不语。

  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劳可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至室外檐下守候。

  至午一时四十五分,侍者二人入视,见公右胁作吉祥卧,示寂矣!银屏报住持及大众,齐集诵经送行,日夜轮流念佛,一日后装龛,肢体软若棉絮。十八日封龛。十九日荼毗,举火后,香气四溢,白烟滚滚上冲。

  公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岁,示寂日,寺中僧人正智法师在公住处《禅门日诵》中,发现其亲笔所书遗嘱一份,内曰:吾死后化身毕,请各位将吾骨灰碾成细末,以油糖面共骨灰尘和好,做成丸果,请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无尽,偈曰:

  暇恤蚁命不投水,吾慰水族身掷江;

  冀诸受我身愿供,同证菩提度众生。

  还债人虚云顶礼

  又偈:

  请各法侣,不必忧虑,

  生死循业,如蚕缚茧,

  贪迷不休,囚闲忧喜,

  欲除此患,努力修炼,

  妙契无生,明通性地,

  断爱憎情,脱轮回险,

  参净三学,坚持四念,

  誓不罢休愿图成,

  质幻露电,证悟真空,

  万法一体,离合悲欢,

  随缘泡水。

  又偈:

  吁嗟我衰老,空具报恩心,

  宿债无时了,智浅识业深,

  愧未成一事,守拙在云门,

  诵子吃唏句,深愧对世尊,

  灵山会未散,护法仗我公,

  是韦天再世,耀毗耶真风,

  自他一体视,咸仰金粟尊,

  中流作砥柱,苍生赖片言,

  末法众生苦,向道有几人,

  愧我名虚负,羡子觉迷津,

  道范时殷慕,华堂愧未趋,

  谨呈覆几句,聊以表区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虚云老和尚       )(五明学佛网:虚云老和尚       )  

 唐仲容居士:谈持戒及现法乐住经验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3、不邪YIN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2、不偷盗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1、不杀生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不持五戒的果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