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帕邦喀大师:磕头的正确方​法


   日期:2019/2/4 3: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支中的第一支为礼敬。礼敬分身、口、意三种,由“所有十方世界中”等颂文依次对此加以说明。各引导文中说,当观自己化身无量,每一身体有无数的头等等。如果这样观想不太容易的话,可以意想自己无始以来所受取的无量身体,均现人相而做礼敬。

  “于一尘中尘数佛”等一颂,意为所有佛陀能同时安住于同一粒微尘中。譬如,一百个人同时看一粒麦子,在这一粒麦子中能同时趋入一百个人的眼识;同样的,一切佛陀的智慧能同时趋入同一粒微尘,在一粒微尘中有多少智慧趋入就有多少色身趋入,这是因为诸佛具有双运功德、亦即风心同转所致。

  如果是出于对资粮田的恭敬,那么我们即便是竖一下手指也是身礼敬。身礼敬里面有几种不同的顶礼法:“蜷礼”,为五体[1]投地;“展礼”,为全身仆地。

  “展礼”系出自《华严经》:“善财童子如树木倒地,全身仆地而做顶礼。”关于顶礼的功德,《辨业经》中说有十种功德,例如:形体美妙、身色如金等[2]。此外,经中说,顶礼所获的福报是:顶礼时身体所压地下尘沙数量的一千倍即将来受生为转轮王之次数。这种“展礼”法也见于密续,且是班钦那若巴的顶礼规矩。普觉·昂旺强巴曾说:如果相信顶礼有这些功德的话,你会希望自己的身体比现在的长得更大一些,手脚更长一些。

  两手掌心合拢成扁平状是外道礼拜法,我们不这样做。顶礼时应空心合掌,将大拇指放入掌内,外形如摩尼宝。像这样将双手置于头顶、眉间、喉间和心间,能分别感得佛的顶髻相、白毫相、六十音支佛语和一切智佛意。顶礼具有积福和净罪双重功效,所以能清净顶礼者的身、口、意三门罪障。如果仆下时将手指蜷拢,据说是感生圆蹄畜生之因,所以应将手指伸开,铺在地上而不要握拳,由此成就佛的“手足趾缦网相”。手与额头应碰地。起身时应迅速起立,像狐狸那样灵活,这有迅速超脱轮回的缘起关要。如果不很快起身而仆在地上的话,将感生为蛇等腹行类有情,所以头碰地后即应起身,不要将休息和顶礼混在一起。前后二次顶礼之间,身体应完全伸直,不然的话,背稍有点驼即当感生为畜生等驼背类有情。

  为了积福,我们每一次顶礼都要如法地来做,不要为了追求数量而草草了事。在宗喀巴大师开创的教规中,前行不以十万等数量为主,重质不重量。某些声称已完成前行的人,在修十万次顶礼时以最偷懒的方法来做,这样做是不对的。在成佛之前,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福净障,对于初业行人来说,更要花毕生的精力勤修积净!与正修比起来,积福净障更为重要,如果以为前行已经完成而可以放松休息的话,那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如果我们勤于积福净障,就不一定要为了达到十万这个目标,而将身体搞得很累、心理负担很重。以前有四位闭关者同修前行,当其他三人完成定额时,有一个人还远远落后。在问及已完成多少时,他反问道:“难道你们最关心的只是些数字吗?”当然最理想的,是我们在保持如法顶礼的同时,能有较多的数量。计数的目的只是为了随喜自己的善业。

  总的来讲,礼敬之事也可以附带地或偶然地来做。例如,我们在路上遇见身、语、意所依等时,下至恭敬合掌也算是礼敬。对于一位善于修持的人来讲,身体的一切运动都能转化为修法。

  [1]头、双手、双膝。

  [2]其余九种为1、声音和雅、出语敦肃;2、得众眷属;3、天人敬爱;4、具大威势;5、值遇显贵;6、遇佛及徒;7、获大财富;8、受增上生;9、速证涅槃。

  节选 ▏帕邦喀大师《掌中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磕头的正确方​法       帕邦喀大师)(五明学佛网:磕头的正确方​法       帕邦喀大师)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