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妙法莲华经之不可思议处


   日期:2019/2/24 1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华经》者,乃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之一佛乘。法华会上,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世尊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密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是中皆应起塔供养,当知此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檠(《法华经·如来神力品》)。

  法华会上,世尊告药王:“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旖、衣服技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旖、衣服技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拾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口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烧香、涂香、缯盖、幢旖、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法华经·法师品第十》)。

  《法华经》是成佛之法,开示悟人佛慧、佛乘之秘妙,如提婆达多,犯五逆恶,为一阐提。世尊说:“我昔从提婆达多善知识闻此《法华经》故,乃得成佛。故提婆达多,以《法华经》授我因缘,当得作佛,号天王如来。”佛告诸比丘说:“末法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又如龙女,也由闻文殊惟常宣说《妙法华经》故,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成为佛。此秘妙,智积菩萨、大智舍利弗,都惑然难信,龙女就以宝珠献佛,世尊当即纳受。问舍利弗:“我献(显衣里之)宝珠,世尊受之,是事疾否?”舍利弗言“甚疾”。龙女言:“以你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忽然之间,龙女于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宣说《妙法华经》。  又如妙庄严王,深受邪见,行婆罗门法。由《法华经》力出家,于八万四千岁,精进修行《妙法华经》,记为婆罗树王佛。

  又如一切声闻、缘觉、三乘菩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普记当来作佛。

  更不可思议者——一举手、一低头,微小善法,皆成“佛因”。世尊金口诚言:“若有闻法华,无一不成佛。”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佛慧、佛乘、佛种,经中处处说之。于舶口来寿量晶》、《药王本事品》、《法师功德品》更详为显示。更还须提一提三个罕例

  (一)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精严戒律,行般舟三昧。由三昧道力,感天人侍卫供养。彼十六岁诵《妙法华经》,于二十天开悟。十七岁落发,二十岁依律宗八祖弘福智首律师学律。天人侍卫后,获知了不少世尊“罕知之秘事”,写下了一卷《感天侍卫录》。道宣为深感《法华经》力,著述《法华义苑》。又思:一切诸佛,皆以《妙法华经》,得成为佛。发誓愿广为弘传,撰写了一篇《妙法莲华经弘传序》。自知“虽然了契如来心源,透达《法华》大旨,然必须经得十方佛证明,方可流布。”于是焚香精祷十方诸佛,感动“护法菩萨”将此序文通呈十方佛前。诸佛印证,许其“永附于《妙法莲华经》为序。”

  序文首句直说:“《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即应现)之本致也”。次说自西晋惠帝,至隋氏仁寿,共有《正法华》、《妙法莲华》、《妙法》三个译本。而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之《妙法莲华经》最契佛心,最得人心——六百多年来,四千多卷所译诸经,而受持之盛,无出此经。其所以“传广、持盛”者,因为:罗什法师已证初果(其母证三果阿那含);七佛出世以来,彼深愿力:作佛佛译经之师;既深契诸佛之意,复深通汉文文义,暨深扣此方人民机缘故。明佛秘妙直翻华语,古德赞其“善巧意译”。出口成经,不必加润。例如《佛说阿弥陀经》经什师之“意译”,二千年来,祖祖推崇,凡寺庵大小丛林,无不奉为暮诵。家喻户晓,传诵之广无过此经。且有莲池大师为作《疏钞》,幽溪传灯为作《圆中钞》,藕益大师为作《要解》,(印光大师赞为诸佛出世作解,亦莫超过此述)三诠出世,此经之秘妙,圆明于天下。什师临终,特地于众前发诚誓愿:“若所传承无谬,当使焚身后,舌不焦烂”。果然,什师火化已,唯此舌根如鲜红开敷的莲华,丝毫无损。

  序文之中,明《法华经》“迹门”之教喻:诸大圣灵山降灵,为本怀而设化。大通智胜佛时之昔缘所系,施权以“化城”诱导,鹿苑时分大小之机,般若时出“对、带”之殊。五千增上慢比丘之退席、五百声闻众之授记,俱是密化之秘迹;放光现瑞,舍利弗憨懃三请,咸为畅佛本怀之大权。“朽宅”是譬小人大之轨意。“衣里系珠”是喻“佛性之常在”。无缘大慈,旷济拔出众生“处处之贪着”,同体大悲,恒拯含识“颠倒之失性”。

  序文之末,显《法华经》“本门”之幽远,承大通智胜如来之遗缘,威音王如来、多宝如来、常不轻菩萨之余迹;仰弥勒慈尊当来龙华之三会,庶得早净六根,速成法华四德。弘赞莫尽,永贻诸后。

  (二)明末蕅益大师依《占察善恶业报经》获得“清净戒相”,发心注述《梵绸经》,大弘律义。熟虑当尊何宗为依?作了四阉:一、宗贤首(即华严宗),二、宗慈恩(即法相唯识宗),三、宗天台(即法华实相秘妙圆宗),四、自立宗。精祷求佛决之。数拈皆得“宗天台”。由是独遵天台,深入教观。蒲公赞智者大师真悟权实秘要(即法华诸法实相),故能于《大佛顶经》未来之时,已悬合其旨趣。此经来时,智者示寂,正是“楞严、天台同一龛”也。

  蒲公为天台宗三十一祖,彼纂述《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名《佛顶文句》,如佛日明照,人之有目,乃得洞窥大佛顶性相秘妙,把智者大师一十八年礼拜祷求早日来中国的心怀,付以台宗圆顿实相之诠e。古大德咸崇澫公“见同日月,戒同冰霜”——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蒲公所述《法华经会义》与《佛顶文句》,是阐明《妙法华经》的二本秘宝。

  (三)大势至法王子应化之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示悟开师书》中云:“《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印光文钞》卷一)印公证得念佛三昧,于《文钞》独举此一语示悟开师,实是罕例,但“位齐等觉”乃是《妙法华经》“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之纯圆独妙疾成佛道之意。

  《法华经》秘妙,实为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经中世尊说: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我虽成道已,蕴之四十余年,难以说之。当时诸梵天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大自在等,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惟:我法妙难思,众生于五浊恶世,咸皆没在苦(人道),或着乐痴所盲(天道),那能信我诚谛之语?说了若不信,即当坠恶道,我宁可不说,疾人于涅檠。既尔一想:诸佛出世,都是用方便来诱导众生的,今我所得无上大道,亦应先说三乘权法啊!这时候,十方诸佛,皆现我前说: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兹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我等亦同得,最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小智乐于小法——不自信作佛。故随其情与智,虽说三乘者——但正是教菩萨。我听了诸佛的深净微妙之音,称一声“南无诸佛”。我今出于浊恶之时,云何而设施方便呢?遂于三七日,思惟如是事——初以“法说”一周来应利根;中以“譬说”一周来导中根;后复以“因缘说”一周感化钝根。当我诸弟子皆证二乘时,有无量千万亿志求佛道的菩萨,咸向我恭敬请转无上法轮。我即自思惟:如来所以出,惟说佛慧而已。今正是其时,然而我以佛眼鉴之,有五千增上慢比丘比丘尼,若说了不信而诽谤,则断彼佛种而坠人大坑!应以护彼令其暂退,至涅檠会上而熟脱之。乃趋波罗奈城,说《无量义经》,人无量义定,天雨四花,地涌六动,白毫放光,令窥万八千世界诸修行事,引发众疑,弥勒疑问,文殊宣示;出无量义定,重唱“道场所得法,无有能问者,”纵使三千大干全是舍利弗,“咸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辟支佛、新发意菩萨、恒沙不退菩萨等,“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于是舍利弗懃三请,世尊一再止止,五千增上慢人作礼退席,世尊乃无问自说,说此“过于三千年才一现之优昙花”——最妙第一法《妙法莲华经》。

  以上法华经赞下至此,摘自 《妙法莲华经》与天台宗 著者 沈仁岩法华经乃五时八教之法华涅盘时,纯圆独妙,三藏十二部,唯此一部经典乃是纯圆独妙,不夹杂一点次第,别意,故法华经超胜于一切经典,佛亲口于经中盛赞此经为经中之王。

  〔一〕《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二〕《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三〕《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四〕《法华经·法师品》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五〕《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悯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后,悯众生故,出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六〕《法华经·法师品》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七〕《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八〕《法华经·法师品》云∶"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九〕《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云∶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文殊师利言∶"有婆喝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密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倾,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善说妙法。

  〔十〕《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十一〕《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祗劫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祗不可得比。

  〔十二〕《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茶、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十三〕《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十四〕《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人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著是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如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狮子法座上!

  〔十五〕《印光大师文钞》中云∶"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以上所示乃《法华经》无量殊胜功德之一滴也。总而言之,读诵、受持、书写、解说、供养者,皆具无量之功德,其之功德,佛智筹量不得其边。皆是大菩萨,自舍清净业报,愍众生故,生此人间,为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非菩萨事也),与如来共宿,诸佛护念,一切魔外不得其便,一切烦恼所不能侵,现世安稳,所愿不虚。上根之人,须臾闻之即得究竟成佛。一般之人闻已信解受持即得近佛果凡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释迦本师即与授记成佛。又大势至菩萨化身印光大师开示,闻法华经者即往生,而且往生即登一生补处,速得成佛。读诵《法华经》能得如是无量无边殊胜利益故,读诵受持者无不成佛故,在此普劝一切大众共同来读诵此无上妙典也。

  (十六)“佛告弥勒....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故若有见闻者当转载相传,读诵受持,其功德善根亦是无量无边,现世能得安稳,所求如意,来生往生净土,究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普远见者闻着,发愿弘扬,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五明学佛网: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王雷泉教授:法华精神与人类宗教的未来——序心皓法师《〈法 

 王雷泉教授:《法华经文句》提要 

 王雷泉教授:《法华经玄义》提要 

 吕澄居士: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要 

 楼宇烈教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杨曾文教授:日莲心目中的《法华经》 

 杨惠南教授: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的看法 

 陈星桥居士:学习《法华经》与国家的未来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慈法法师:佛种从缘起——《法华经》四句偈开示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张秉全居士:《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