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慧长老:想放飞自我,先搞清楚我是谁


   日期:2019/3/2 5: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的全过程,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是在生命主体上产生的一种虚妄分别。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消灭五蕴本身,而是要空掉我们在五蕴上所起的种种妄念。

  所谓“空”,不是要消灭它,砸碎它,而是要转变、超越、突破、净化它。这些就是“空”所包含的意义。

  “我”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我”呢?一般的人,以身为“我”,身就是这个身体,属于色法;或者以心为“我”,就是受、想、行、识,属于心法。一般人所执着的“我”,不是在物质上,就是在精神上。究竟物质的身体是“我”,还是精神的意识是“我”呢?这两方面都找不到“我”的存在。为什么呢?物质方面的色法,主要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先说五根。我看见了,我听到了,这顿饭我吃得很有滋味,我接触的对象或者是坚硬的,或者是湿润的,或者是温暖的,或者是摇动的。地、水、火、风的四种属性,就是坚、湿、暖、动。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我们身体的温暖、湿润、运动、呼吸都是属于四大的属性,内四大和外在的四大紧密相连。

  在这两者之间,究竟是内四大是“我”,还是外四大是“我”呢?除了我们在观念上有这种虚妄分别之外,在内、外四大中,能主宰,能自在,能自为的“我”是不存在的。

  不仅外四大我们主宰不了,内四大也同样做不了主。为什么呢?内四大的活动受外四大的影响,外在的四大起了变化,我们身体的四大也同样会跟着起变化。我们想主宰,想让身体的内四大和外在的四大分离开来,那是办不到的。所说的“我”,在色法——物质上是抓不住,不存在的。但是,作为一个称谓的假名有没有呢?还是有的。超越自我就是让我们在假名上不要起执着,一旦在假名上起了执着,就会有痛苦。

  我们身体的、生命的物质部分没有“我”,精神部分是不是就有“我”呢?单就受、想、行、识而言,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还是识是“我”呢?都是“我”,也都不是“我”。假名的“我”,称谓上的“我”在这四个方面都说得过去,唯独那个独一无二、自在自为的“我”是不存在的。因为“我”的定义就是独立、唯一、不可分割的。

  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要找到自在自为、唯一无二的我,都是没有的。

  生命的原态

  “照见五蕴皆空”,空什么呢?空那个观念,空那个执着有“我”的观念。不是要把眼睛挖掉,耳朵割掉。眼睛挖了,我执还在;耳朵割了,我执同样还在。把色、心二法上妄自安立的种种观念改变了,破除了,生命的原态就显露出来了。

  生命的原态是什么呢?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在心的原态上,一法不立。“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功夫的集中体现,见地的集中体现。修学佛法,参禅悟道,往生西方,即身成佛,都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都必须要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不空,开不了悟,见不到本来面目。因为我们在五蕴假法上还有种种妄想,种种分别。或者说,在生命的原态上,还有种种的计执,这些计执不破除,生命的原态显露不出来,本来面目就见不到。

  参禅讲起疑情,念佛则要一句接着一句地念。禅宗的功夫,要求我们反问一句:“念佛的是谁?”这一问,许多初入门的人就被搞得晕头转向。明明是我在念,为什么又要问念佛的是谁呢?既然肯定我在念,按照禅宗的方法,就要进一步地追问:我是谁,我又在哪里?一路的疑情,一路的疑问,穷追不舍,一直把我们的这种妄想分别逼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方。

  如果功夫到家了,不起分别了,心的原态当下就会显现出来,就是亲见本来面目。

  念佛的功夫虽然不要求去问念佛的是谁,但是,念佛也要念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生命的原态上没有任何的分别执着。

  不是说没有动念头,念头不可能不动。本来说“动念即乖”,你在动念头的时候不要有分别,不要想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因为这些念头都不确定,所以是妄想。

  为什么不确定呢?不喜欢吃辣椒的人说辣椒不好,喜欢吃辣椒的人说辣椒好;不喜欢吃臭豆腐的人,闻了就恶心,喜欢的人,反而觉得香得不得了。所有的妄想都是不固定的,都是因人而异,没有实体,没有实在的,都与诸法实相不符。

  妄想更深刻的意义

  我们只是以此为例,妄想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所有的妄想都是以“我”为本,从“我”出发,“我”慢慢变成一种执着,根深蒂固,坚不可摧,就形成了烦恼。所以,我执越重的人,烦恼就越重;烦恼越重的人,痛苦也就越多。

  我们仔细地回忆一下自己几十年的生活,几十年的经历,然后再来看我执,看它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痛苦,无量无边的烦恼,总的根源就在“我”这个地方。只有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这些痛苦才能解脱,才能度一切苦厄。修行用功一定要抓住根本,抓住要害。

  今天所讲的内容,只要抓住一个重点,就能够有所受用。就是“五蕴皆空”。“空”者突破、超越。“五蕴皆空”就是要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了自我,就能显现生命的原态,亲见本来面目。“照见五蕴皆空”,空的不是五蕴本身,而是空掉在五蕴法上所起的执着。用现代人的话讲,只要能转变观念,放下执着,当下就明心见性。我们就是在这个观念上转变不过来,老是在起执着,放不下。

  通过这七天的禅修,慢慢地练习,练习如何转变观念,超越自我,亲见本来面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慧长老       禅修)(五明学佛网:净慧长老       禅修)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逆障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7.禅修者的心路历程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十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九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