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日期:2019/3/4 7: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十疑论】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后面第七页,师父将杨杰居士的略传注释出来,我们简单来看过。

  《杨杰略传》,杨杰,北宋无为,无为就是现在安徽这个地方,字叫做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万,年少登科,好禅,很喜欢学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这也是当时宋朝一个很了不起的禅师,义怀禅师。义怀每引庞居士之机语提撕,这义怀禅师经常引用庞蕴庞居士所参禅的禅语、偈语来开示杨杰居士。这个庞蕴是唐朝一个很有名的在家禅师,因为是在家居士,所以应该称做禅者,世称叫做庞居士。一日奉祠泰山,睹日如盘涌,因而大悟,呈偈于义怀,遂蒙称可。

  这个杨杰居士也很不简单,有一天他在泰山这个地方奉祠,看那太阳如盘涌这样,而大开悟解,这样大悟。开悟后他写一首偈呈给义怀禅师。义怀禅师为他印可、称可。天衣义怀禅师是一个开悟的人,所以杨杰居士有这个开悟,感受之后呈偈于义怀,义怀禅师为他称可。可见这个杨杰居士参禅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会芙蓉道楷,相互酬问。芙蓉道楷也是当时的一个禅师,宋朝的一个禅师,世人尊他是曹洞宗的第八世,是山东人,在宋朝宋徽宗这位皇帝敕赐,道楷禅师的法号叫做宗照禅师,让皇帝赐他法号,表示他也是一位很有道德,很有修持的人。

  道楷禅师在芙蓉湖建一座禅寺来弘扬禅宗,所以世人才称呼他为芙蓉道楷。杨杰居士一受到义怀禅师的称可以后,后来就经常与道楷禅师互相说禅话,相互酬问。宋朝宋神宗熙宁末年,归乡省母,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

  这段话很要紧,为什么呢?你看一个参禅参了有所开悟体会的人,杨居士他才在宋神宗熙宁在此有写,是公元1068年到1077年,那个时候回去他的故乡探望他的母亲,因为闲居在故乡,才去参阅经藏经论,才归心净土。一个参禅有所开悟的人,看到藏经有关净土的经论以后,那个心才归心净土。

  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什么样的启示呢?开悟的人知道真正要解脱生死,要怎么样?念佛!要不然他参禅开悟,受到开悟的禅师义怀大师为他印证称可,他后来为什么要念佛?

  诸位!我们看我们中国净土宗十三代的祖师,很多祖师都是还没有

  弘扬净土教法之前都是禅师。禅师在参禅参到明心见性开悟的,后来都是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你才知道,念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解脱生死是最为稳当,要不然这些这么行的禅师为何开悟之后反而要念佛?因为开悟之后,没有断惑,没有证真,无法跳出三界,无法解脱生死。

  因为很多参禅的行者,他并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真正开悟的人,他见道之后才入手修道,入手修道要断见惑,断思惑,很难啊!那这样生死没有一个着落。当然开悟之后,知道生死了办的要紧,因此赶紧回头念南无阿弥陀佛。

  好,看下面:

  曾任两浙提点刑狱,有杨提刑之称。时诣天台山白莲寺,师事真咸,到了天台山白莲寺,拜真咸法师为师。礼智者之塔,礼拜智者大师之墓塔。晚年作监司群守,专事净业。到了老来专事什么业?净业,专念佛。

  好!继续看下面:

  曾画丈六阿弥陀佛像礼拜观想,临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逝。

  你看坐着往生。这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阿弥陀佛来迎接,这个时候杨杰居士是断气还是未断气?临寿终时,是还有气还是没气了?还有气,就是这一世还未死,很要紧哦!

  《净土圣贤录》里面千多个故事,不论出家在家,都同样和杨居士一样,所以在此师父要跟大家说,一个很要紧的观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现生这一世,不是死了后才去的,是这一生这一世这一口气还在吹风,临命终那个时候,还在呼吸,还未断气,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了。佛来了,是因为你把他三要求四拜托他才来的吗?是不是?还是你修行修到很有道德佛才来的,是这样吗?还是你佛号一天念好几万声,念到很虔诚,佛被你感动才来的,是不是这样?不是!若这样,佛为什么要来接你?对,一百分。

  因为他发愿:「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念我的佛号,我就来解救你。佛发愿主动要救我们的,这样你今天在念佛靠着佛的愿,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会来吗?一定来。不是死到身体硬梆梆,过好几天佛才来,临命终佛就来了。

  这样只剩一个问题而已,你要去不去,要去西方或不去而已。要去吗?要去。临命终之时阿弥陀佛来,但是你的老伴在旁边,把你的身体这样摇。哎呀!不要啦,你这样一去,放我一个孤单在人间,子子孙孙一大堆百多个,这样你忍心一个人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是要继续留下来和你老公你老婆照顾这些子子孙孙,还是要跟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子子孙孙你不要理他哦,先跟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再说。子子孙孙等到你去西方做菩萨,再化身回来护佑他们,对不对?对,这样就是百分之百往生的。

  所以念佛大家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怕你不去而已。你这样信佛愿,念佛号,必定往生。一生念下去,这样就是有信心了,不用再另外去求一个信心,这种安心的感受就是信心。有体会,没有体会,将来临命终快要死了那一天,我们大家都会到。

  佛现前威神加持,令心不乱,慈悲加佑,佛光普照,我们的烦恼、无明、业障都被佛的光明打破。世间这些感情、金钱、权势、名利,你不要了,佛来了,看到佛这么庄严这么好,往生西方做菩萨成佛这么大的利益,你怎么会让世间的感情、金钱、权势将你阻碍的了?不会嘛!这些你看到佛以后,你会感觉世间的金钱、感情、权势、名利如垃圾。看到佛来了你会知道,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黄金,你要黄金还是要垃圾?当然要黄金。所以你不用烦恼你看不开,放不下,看不破,这些都不用烦恼,我们现在就是因为佛还未来,所以在此会执着世间的金钱、感情、权势、名利会执着这些。大家都会执,哪一个不会执。佛来了自然这些你就不会执了,你就会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你在佛门一生在念佛,在用功,在拜佛,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前高兴都来不及了,你怎么还会再留在这里?要不然你一生在学佛修行目标在哪里?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了,高兴都来不及了,怎么可能还在这里犹豫不决?所以阿弥陀佛现前,赶紧坐上莲花,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好不好?好!好!要记得这个心,从现在保持到将来。

  继续看,再两三行:

  临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逝。辞世颂曰。

  他要往生西方有说一首偈颂语,是辞世的颂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之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这种都是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留一首偈语来勉励大众,这种都是绝对百分之百往生的。

  最近这一年因为师父在写书,所以从《净土圣贤录》里面千多个公案看过以后,发觉到有共通的一点,这些了不起的出家在家大德,要舍报往生西方,鼓励大家,都没有离开劝大家,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所以一个人他一生的修行,到了临终剩三两句话的时间要跟佛去西方了,他对大家开示说的话是不是最为要紧?是。你看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都叫我们怎样?「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如果现在师父自在要临终往生,剩下差不多两三秒钟的时间,要跟大家鼓励,我一样会跟大家说:大众老实念佛,师父去矣。

  师父现在当然不是要往生,我现在就叫大家认真念佛,老实念佛,好好听经闻法。这样岂不也是大家捡起来用,能够让大家自身得到利益,对不对?对。何必一定等到师父死,临终那个时候你才信受呢?

  享年七十,杨居士享年七十。

  宣和中,有荆王夫人神游净土,见次公坐莲华上,则知往生必矣。著有《释氏别集》、《辅道集》等也有著作留在世间流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