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8


   日期:2019/3/8 1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章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01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我国净土宗发展史上,构成中国佛教乃至东方佛教的一大景观。各位祖师的思想由于时代背景与修学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点,然其立论恭谨,秉承净宗经典,故其阐释的净土根本理念又大致相同。净宗祖师的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体现了多样化统一的格局。当代净业学人重温祖师净土思想,不仅能获得深刻的理论启迪,同时亦具明显的现实意义,略标有四:

  一、净宗祖师张扬的三世善恶因果原理,既可策进净业学人的修持,又能有效地改善世道人心。

  近代以来,由于向外张扬的科技与市场的迅猛发展,一股否定因果的道德虚无主义思潮亦甚嚣尘上。尼采“上帝死了”的呐喊,正是指称上帝为科技逻辑所肢解的厄运。当上帝的超越性不复存在时,世俗价值的多元化、道德标准的模糊、行为的失范等亦势所难免。陀斯妥也夫斯基针对这一根本问题,借助小说主人公的口发问:“如果神不存在的话,那么做什么都可以了,一切都可被允许。”这句话将现代人类的内在困境深刻地点示出来。现代中国年青人常说的“谁怕谁呀”,同是敬畏全无的表白。

  我国近现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否定三世因果,不信地狱、净土存在的观点颇具市场。既然善恶不一定有报,死后不复受刑,为何不用尽心机与手段,争名夺利,痛快享乐今世呢?于是贪瞋痴三毒恶念滔滔,行为肆无忌惮,致令有着悠久文明的礼义之邦,在人文道德方面,滑入每况愈下的颓境。时至今日,颇有愈演愈烈之势(颇多惊心动魄的事例,于兹无须赘述)。哀莫大于心死,良心的迷失是个体与人类最悲哀的事情,现代人类正趋近这一哀境了。有识之士都在寻找呼唤良知,重建当代中国道德的途径。印祖曾开具了一剂对治道德沉沦的良方:张扬因果报应之事理,建构内心道德调控系统(慎独自律)。居今之世,欲得人心淳厚,长治久安,纵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切圣贤,复出于世,亦不能舍却因果报应之道,另有他法。人人明因果,则天下大治;人人昧因果,则天下大乱。足见改善世道人心的根本在因果报应理念的建立与实施。

  彻悟祖师阐释因果与心性的内在关联:“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唯谈心性,则中下根机不能受益;专说因果,则上士每厌闻熏。然因果心性,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因果二字实为弘扬佛法之要道。

  三世善恶因果原理不仅在改善世道人心上内具深远价值,而且是成就净业修持的强大动力。远公大师奉行净土法门,即是基于对神识不灭、三世因果、轮回报应之笃信,莲社123名莲友的精神支柱亦是基于三世因果而升华的理念:念佛求生净土乃超越生死轮回的捷径。现代净业行人继承远公大师的这一理念,对自己的修持无疑具有警策与催化的效用。

  二、净宗祖师自行化他的德业,丰富了净土根本理念——信愿行的内涵,为现代人的修持提供了效法的楷模。

  念佛法门难信易行,义理境界深邃,超情离见;目标定位终极而高远。出世大法,非宿世善根深厚者,难以启信。古印度净土教传到中国,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如何启发民众的信心。净宗经典详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殊胜超绝、至善至美,然而超出凡夫的视听心量之外,容易产生虚无缥渺之感。中下根机的信众见不到可靠的验证,终难生起决志求生净土的愿心。净宗祖师们欲将念佛法门广为传播,令其在中国生根开花,就得回答这一严峻的课题。这一课题的圆满回答更多地取决于修证。净宗十三祖在不同的时代,以共同的修证成就向世人提供了殊胜的验证: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经典佛语真实不虚,精勤念佛必定往生。这种伟大而崇高的宣告,永恒地回荡在华夏大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净业行人念佛求生净土,由此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者,如稻麻竹苇,不可胜数。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启建莲社,自行精严,曾于定中三次见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临终预知时至,安详往生。莲社123人精勤念佛,临终悉有往生瑞相,这一团体之验证,揭开了中国净宗弘传的序幕。尔后,善导大师念一句佛号出一道光明,法照大师念佛三昧境界的昭示,少康大师念一句佛号出一尊佛像,省庵大师临终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彻悟大师与印光大师预知时至,舍利莹固等,均是不断地向世人提供验证,加固我国净业行人的信愿心。可以说,净宗十三祖悉皆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向世人提供了验证,尤其是最后一著,瑞相昭然,感化人心甚大。

  净宗十三祖悉皆亲证念佛三昧,凡所撰述,悉皆从一大光明藏流出,契理契机,允为末法慧炬。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净宗十三祖即是净业成就、见地精纯的过来人。吾辈净业学人依着祖师的教示而行,决定能从娑婆苦域稳达安养乐邦。然各祖师因时代与个性诸因素,修持的风格各具特质,诸如,侧重禅观念佛(远公大师),专依佛力的专修 (善导大师),万善同归净土(永明大师),融汇各宗导归念佛(蕅益大师),摄禅归净专志求生(彻悟大师),敦伦尽分颛蒙念佛(印光大师)等。祖师的修持与弘法的风格,为现代净业行人提供了诸多的净业修持的参照坐标。这些参照坐标只有对机的合宜与否,并无理论上的优劣。虽然就现代人的根机而言,善导大师与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与修持轨范,较为适合现代人的状况,而现代人的根机万殊,有仰遵远公芳踪,步武蕅益大师轨辙者,亦可聊备一格。春兰秋菊,各擅其美,净业修持,多途并进,齐抵西方净土涅槃彼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