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觉长老: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有几人能做​到?


   日期:2019/3/12 7: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中毒了,这就是“劳”。耳朵听外面的声尘,不管听什么声音,好的、坏的,听久了,耳根也会劳顿。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尘劳,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跟佛法是一样的道理。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希望六根不染六尘,如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住生心”、“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净土宗所说的“莲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心跟莲花一样,臭水也不着,香水也不着,一尘不染。

  净土宗是用莲花来比喻,禅宗则是直截了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对六尘时,无住、不染着,“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到外面的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不管是美、是丑,一个是静境、一个是动境,不管什么境界,不贪、不爱,不取、不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汉来汉现,胡来胡现”,镜子中什么来就现什么,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心不能有一点东西存在,这就是不染尘。

  “理”,就是菩提之理,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只有这一念菩提心、无住心,就是把它延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理它,就是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这就是理。“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这个地方是最安全、最吉祥、最光明、最自在的。

  要想保护自己,就必须保护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到处去求神、求平安,真的有神可以保护你吗?没办法。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这念心,才是最平安的。俗话说:“但求心中无愧,何需门上有神?”只要心当中无愧,不贪、不嗔、不痴,具足慈悲喜舍,走到哪里都是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动中不动 片叶不沾

  修行必须要先明白这个道理,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论修什么宗派,绝对修不成功。所谓“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战一场”,“绳头”,就是念头。念头跑了,就把它拉回来;昏沉了,就动一动,当下这个觉心要作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假使不在这里用一番功,生死没有办法了,道不能现前。明白了道才能修,怎么修?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维摩诘居士看到舍利弗尊者在打坐,问:“舍利弗,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尊者说:“我在这里打坐。”维摩诘是金粟如来转世,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尊者:“于三界不动身口意,是名宴坐。”现在社会上有所谓大乘禅功,还有修感应,打通任督二脉,修气功,这些与道毫无关系。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回光返照,两眼往内看、两耳往内听,看到外面的境界时,要触物起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它照破,保持这个觉性。念佛的目的也是一样,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收回来。持咒、诵经也是如此,任运保持这个觉性,不贪、不嗔,不取、不舍。

  禅宗祖师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百花丛”,五光十色,什么都有。看到外面好的境界,不生贪爱;看到坏的境界,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做到了,成道就有希望!(惟觉长老)

  五浊众生~随缘感应

  南无阿耨多罗三藐三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惟觉长老       百花丛里过)(五明学佛网:惟觉长老       百花丛里过)  

 宽运法师:百花丛里过 片叶不沾身──化烦恼为菩提 

 惟觉法师: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 

 惟觉长老:身陷逆境,该怎么转? 

 净土法门法师:百花丛里过 片叶不沾身 

 惟觉长老:自性心田 觉花开 

 惟觉长老: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吃素 

 惟觉长老:我的生活很好,为何心灵依然空虚烦恼? 

 惟觉长老: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吃素? 

 惟觉长老:真正的财富 

 惟觉长老: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学禅不能学“残” 

 惟觉长老: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