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辨別佛魔


   日期:2019/3/12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过去在抗战的期间,那个时候我才十几岁,芦沟桥事变的时候,那一年我十一岁,已经能记事,记得很清楚。在这八年当中,看到人民的颠沛流离,在战火当中家破人亡,所以我的感触很深。我们自己也是受难者之一,我十四岁就失学,也是因为家庭生活贫困,没有力量供给我再读书,必须要去找工作,自己去养活自己。我是十四岁离开家,看到动乱的社会,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体会到佛法裡面讲的无常,看到人民的疾苦。在八年当中我走了江南十个省分,都是徒步走的,没有交通工具。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最方便的就是帆船,遇不到帆船的地方就得要走路。一生,前半世都生活在患难当中。以后到台湾,这些年来算是安定,能够有机会读一点书,但是自己必须要有工作,没有工作就不能生活,只能够在工作多余的时间来求学,学得也非常的辛苦。好在我们从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都还保存着有些旧传统的观念,懂得尊师重道,懂得发愤用功,算是有一点小成就,也懂得将这些成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众生。

  自己为什么不贪图享受?自己深深明瞭,这个世间只是昙花一现而已,生命非常的短促,何必贪图这种短促的受用,念念会想到,比我生活更困苦的众生还有许多许多,所以享受的意愿非常的淡薄。这在佛法裡面讲,就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还能够保持、还能够维繫,在社会五欲六尘诱惑之下还能够不动心,在道业上还能稳住,还有一点进展,这是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无论在世法、在佛法,所接触到都是真正的好老师,老师都愿意热心的来教导我,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没有浪费时间,没有走迂迴曲折的道路,这是一般世间人所讲的幸运,确实是非常的幸运。

  我们处在乱世当中,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住在这个世间意愿很淡薄,并不很强。住世只有一桩事情,将佛法、将净宗介绍给大众,除这一桩事情之外,没有理由住世。看到有这么多人喜欢听、喜欢学,多住几天,没有人听、没有人想学就少住几天,这是事实真相。前次跟诸位说明过,学佛最低限度的受用,你应当把业力转变成愿力,算是你没有白学,这一关要转不过来,你是白学了。无论你在佛法、世法有多么大的成就都是白学,为什么?你脱离不了六道轮迴,你还是业力在做主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这一生脱离轮迴,就决定不能避免叁途的苦报,这是真实的。

  佛在经上常说,我们展开任何一部经论都看到这些文字,仔细的想想佛说的有道理,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本人,起心动念,半夜裡头冷静想想,确确实实恶念多、善念少,与贪瞋痴、与十恶业相应的多,与叁善根、与十善业相应的少,这一生寿命到了,来生到哪裡去不必问人,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生是迷惑,不畏恶道,不怕因果,眼前自鸣得意,果报现前的时候,那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正是谚语裡面所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佛菩萨是老人,老人的话是经验之谈,何况诸佛菩萨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人,他给我们说的怎么会错?他给我们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教诲,佛不欺骗众生。凡是欺骗人,必有企图、必有目的,佛对于一切众生没有任何企图,佛不要名闻利养,佛也不需要别人恭敬讚叹。恭敬讚叹是做弟子的人应当有的心态,不是佛要的,佛不要求我们。佛要有这个念头,他是凡夫,他还着相。恭敬讚叹是我们自性性德的流露,是我们感恩的表现,都是出自于自然,没有丝毫勉强、没有丝毫造作。不是说佛喜欢这些,我们一定要这样作法,那又变成谄媚巴结。佛还好大喜功?那都是个迷惑人,哪裡是有觉悟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给诸位说法尔如是,你修学到一个境界的时候,自自然然是这样的流露。刚才说过,这裡头没有一丝毫的牵强勉强,这是性德的流露。我们今天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流露出的心态,是烦恼习气的流露。烦恼习气断除了,自性的流露,自然而然。唯有性德才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如果带着丝毫的烦恼习气见不了性,修得再好、修得再有成就,是十法界裡面的声闻、缘觉、菩萨,没见性。为什么没见性?还有微细的分别执着没断。我们凡夫只能够觉察很粗的妄想、分别、执着,微细的分别执着我们觉察不到,以为自己没有分别了、以为自己没有执着了,其实还是有分别执着。我们在佛经上看到,世尊告诉我们,四禅天人、四空天人都以为自己烦恼习气断尽,都以为自己证得了大涅槃,入佛的境界。他不是作意的傲慢,他是误会,错认了,在佛法有个名词叫增上慢。增上慢的意思,自己误会了,表现出这种态度。

  我在过去,大概说这话也有将近叁十年了,遇到一个在家同修,他非常欢喜告诉我,他证阿罗汉果了。他当然不是骗我的,他是误会,自己以为证得阿罗汉果,很肯定告诉我,他证了阿罗汉。我也没法子,他是阿罗汉,我不是阿罗汉,我连须陀洹也比不上。到最后我就想起了,阿罗汉六通,我就问他,我们在房子裡面坐着聊天,房子有墙,墙外面人走来走去,你有没有看到?他说:没有;我说:你没证得阿罗汉,你要证得阿罗汉,你有天眼通。这样才把他拉回来,所以他不是傲慢,不是有意的,是误会。别说是阿罗汉,初果须陀洹就证得天眼、天耳通,其他的能力他没有。如果在我们这个大楼裡面,这大楼上面、下面哪些人活动,你一定看得很清楚,你证得了初果。可是是不是真的证得?不见得。为什么?纵然有这种能力,《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魔附在你身上你也有这个能力。那个能力不是自己的,魔的,魔附在你身上,让你展现我们今天所讲的特异功能。魔离开了,你这个能力就没有,这个能力不是自己的,魔附在身上。

  从这个地方你就晓得,佛家修证的这些果位决定不能够误会,一丝毫的错认,后果都不堪设想。即使契入这个境界,《楞严经》教给我们,也若无其事,毫不在意,还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依教奉行,这是好境界。如果有这么一点点境界就得意忘形,自己觉得比人家高很多,别人修行都不如我,你就落入魔道,上魔的当,这就错了。妖魔鬼怪有神通,佛菩萨、罗汉,刚才讲须陀洹也都有神通,佛不以神通做佛事,佛事就是教化众生、接引众生,佛不用这个。为什么不用这个?如果用神通来接引大众、来教化大众,佛跟魔就不能辨别;佛有这个能力,魔也有这个能力,没有法子辨别。所以佛以教学为中心,而这个魔就没法子,魔不能够讲经说法,因为魔不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搞不清楚,他怎么能说得出来?所以佛用教学来接引众生,而不以神通,这个道理我们一定晓得。佛的教学一定与理事真相相应,句句字字都真实,魔如果来讲经说法,他所说的与理事真相不相应。

  还有一点我们能够辨别出来佛与魔,佛说法,大众听了之后清凉自在。因为佛法能够伏烦恼,这是你得益浅的;得益深的能转烦恼、能断烦恼,所以他感受是清凉自在,智慧增长,这佛法。魔给你说法,你听了之后你会生热恼;换句话说,你会动感情。也就是说给你增长烦恼,不是帮助你消除烦恼,感受这一方面是不一样、不相同。换句话说,魔说法是给你添麻烦,不是消除你二障,而是增长你的二障,增长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而佛说法是化解我们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烦恼习气愈来愈淡薄,这是佛法。如果你学佛了,你跟这个善知识,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一天比一天浓,一年比一年多,你就晓得我们学佛学错了。这是从感受效果上来观察、来辨别是佛法,还是魔的法。这要细心才行,如果粗心大意很不容易辨别,所以今天社会大众有几个人能够出离魔掌?这是现前的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辨別佛魔)(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辨別佛魔)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