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01


   日期:2019/3/19 11: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卷第一】,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

  经题具如玄义中说。今更略提纲要。此经以人法为名。谓此大佛顶法。非因非果。一切因果无不依之。如来果人。以此为密因。故若修若证。无非了义。而果彻因源。诸菩萨因人。亦以此具足万行。故根尘识大。一切皆得毕竟坚固。而因该果海也。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由法法皆如来藏。故称为大佛顶也。不生不灭因果为宗。因果皆不生灭。故称密因也。离爱得脱为用。永离诸爱。究竟解脱。故号首楞严也。生酥□发为教相。此是方等部中圆顿味也。将释经文。大分为三。初从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是序分。次从阿难见佛。至第十卷知有涅槃不恋三界。是正宗分。后从阿难若复有人。至终J橇魍ǚ帧?/p>

  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乙初、通序者。证信序也。诸经同有。故名为通。以此六义证成可信。故名证信。六义者。如是二字。显所信法体成就。我闻二字。显能闻成就。一时二字。显机感成就。佛字。显说法主成就。在室罗筏城等。显所依说法处成就。与大比丘以下。具列常随云集两类。显同闻众成就。今恐割裂经文。不便句读。总科为二。一标闻说时处。二引大众同闻。丙一、标闻说时处。所闻即法体。能闻即我。所说亦即法体。能说即佛也。时处可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如是者。指法之辞。通指下文十卷文义而言。亦是信顺之义。大凡信者。则谓是事如是。不信者。则谓是事不如是。今言如是。即显信顺也。我者。阿难自称。此非外道妄计之我。亦非凡夫妄执之我。乃深达八自在我。非我非无我。而随世假名。称为我也。闻者。耳根发耳识。能达音声。现量体性也。一时者。机应相符。说听终竟。总名一时。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在者。示迹此间。行住坐卧。总名为在。室罗筏城。或云舍卫。梵音楚夏之别。此翻丰德。亦翻闻物。亦翻好道。即憍萨罗国之城名也。只桓者。本是只陀太子之园。梵语只陀。此云战胜。精舍者。给孤独居士。为佛及僧所构精修梵行之处也。

  然此五事证信。一往虽通。而所序各别。所谓如是法异。我闻闻异。一时时异。乃至能住所住各异。若不稍为发明。安知其为此经通序。且文旨既泛。将何以为随文入观之阶。故今不敢避繁。一一皆作约教观心二释。初约教释如是者。若言俗谛中有文字。真谛则无文字。阿难传佛俗谛文字。与佛说不异。故名为如。因此俗谛文字。会真谛理。故名为是。此三藏经初明如是也。若言佛明********。空即是色。色空空色。无二无别。空色不异为如。即事而真为是。阿难传佛文不异为如。能诠即所诠为是。此通教经初明如是也。若言佛明生死是有边。涅槃是无边。出生死有边。入涅槃无边。出涅槃无边。入于中道。阿难传此出有入无。出无入中之法。与佛说无异名如。从浅至深无非曰是。此别教经初明如是也。若言佛明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况复涅槃。宁非中道。真如法界。实性实际。遍一切处。无非佛法。阿难传此。与佛说无异。故名为如。如如不动。故名为是。此圆教经初明如是也。今经阴入处界。皆如来藏性真圆融。本无生灭。的是圆教如是。而二卷中云。此法亦缘。非得法性者。不过因当机迷重。聊借三藏中义。还破三藏中习。正所谓弹偏斥小义也。观心释如是者。观心惟是生灭。审谛不谬为如。破除生灭。会于真谛名是。析空意也。观心生灭无性为如。了达当体无生为是。体空意也。观心中道不变名如。永舍二边名是。次第意也。观心全体法界名如。即边即中名是。一心意也。次约教释我者。若言凡夫有三种我。谓我见。我慢。及名字我。学人无我见。惟二种我。无学并无我慢。惟名字我。今阿难是学人。无邪我。能伏慢我。但随世名字。称我无咎。此三藏意也。若云四句称我。皆堕邪见。佛正法中。无我谁闻。此通教意也。若云阿难多闻士。知我无我而不二。双分别我无我。此别教意也。若云阿难知我无我而不二。方便为侍者。传持如来无碍智慧。以自在音声。传权传实。无所不可。此圆教意也。今经如来藏性。三义圆融。非我即我。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的是圆教真我意也。观心释我者。观一念心属因缘所生。是假名我。观心即空。是我无我。观心即假。是分别我与非我。观心即中。是真妙我。次约教释闻者。有闻闻。有闻不闻。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闻闻者。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心欲闻。众缘和合故有闻。藏教意也。闻不闻者。随世俗说。假名为闻。第一义中。无声无字。安有能闻所闻。通教意也。不闻闻者。妙性本自离名绝相。依假名分别。则有闻与不闻。别教意也。不闻不闻者。性既离名绝相。则一切根尘。无不当体离名绝相。此经明七大一一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圆教意也。观心释闻者。观因缘所生法。是观闻闻。观因缘即空。是观闻不闻。观因缘即空即假。是观不闻闻。观因缘即空即假即中。是观不闻不闻。次约教释一时者。时无实法。依色心相续分位。则有长短劫数不同。藏教意也。一念不生。三际叵得。通教意也。于一无住法性。分别世界劫数无量差别。别教意也。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圆教意也。又见谛已上无学已下名一时。藏教也。三乘同入第一义名一时。通教也。登地已上名一时。别教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名一时。圆教也。今经不历僧祇获法身。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是圆教一时。观心释一时者。观心因缘生法。是假名时。观心即空。是不可得时。观心即假。是分别种种时。观心即中。是不思议时。次约教释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知者。若言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断结。正习俱尽。既自觉悟生灭四谛。亦以生灭四谛觉他。即藏教佛相。若言正使先断。今机缘熟时。于道树下。以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现带劣胜应身。转无生四谛法轮者。即通佛自觉觉他相。若言次第断尽三惑。坐莲华台藏世界。转无量四谛法轮者。即别佛自觉觉他相。若言一心圆断三惑。至于究竟。证不可思议法身。而能示现一切佛身。一一身相。同于虚空。不可思议。能转无作四谛法轮。亦能方便转前三教法轮者。即圆佛自觉觉他相。今经云。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等。当知的是圆教佛相。观心释佛者。观心因缘生法。是藏佛。观心因缘即空。是通佛。观心因缘先空次假后中。是别佛。观心因缘即空假中。是圆佛也。次约教释在者。行住坐卧。通名为在。在即是住。住即摄余三仪。今当以住释在。复有两番能住所住。佛为能住。天住梵住圣住佛住等法为所住。又法为能住。精舍为所住也。十善名天住。是天道因故。慈悲喜舍名梵住。是梵天因故。三三昧名圣住。是出世法故。首楞严三昧名佛住。是无上法故。若言从析空观发真无漏。住有余涅槃。示迹人间。以十善四等应世间机。以三三昧应出世机者。是藏教佛住。若言从体空观发真无漏。住有余涅槃。示迹人间。亦以天梵二住应世间机。以圣住应出世机者。是通佛住。若言从次第三观住三德秘藏。示迹人间。遍用四种住。应世出世机者。是别佛住。若言从一心三观住三德秘藏。示迹人间。亦遍用四住。应世出世机。而能住四法。所住诸处。一一无非三德秘藏者。即圆佛住。今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轮。的是圆教佛住也。观心释住者。观住于境。或住无常境。住即空即假即中等境。以无住法。住于境中。故名为在。次约教释室罗筏城只桓精舍者。若见此处土砂草木石壁。是藏教境。若见此处清净七宝庄严。是通教境。若见此处即华藏世界。是别教境。若见此处即不可思议诸佛境界。是圆教境。今经云。一切众生。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当知此处即常寂光。而随机所见自成差别耳。观心释城舍者。涅槃名城。慈悲名舍。观思议十二因缘灭。住真谛城。入生缘慈悲舍。藏教也。观思议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住真谛城。入生缘法缘慈悲舍。通教也。观不思议十二因缘灭。住中道涅槃城。入生缘法缘无缘次第三慈悲舍。别教也。观不思议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住中道涅槃城。入一心三缘大慈悲舍。圆教也。若不约教。安知全事即理。若不观心。安知全性成修。读者幸深思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旭大师       楞严经)(五明学佛网:智旭大师       楞严经)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五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