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日期:2019/3/26 10: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匠,现在一般形容手艺非凡的人,灵巧、巧妙、熟练的专业人士。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专一、专注的心。

  像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应该算是古代的科学家。他上山砍柴,被野草割破了手指,在仔细观察之后,发明了锯子;还创造出曲尺(鲁班尺)、刨子、墨斗、云梯、石磨等等发明。所以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工匠精神,就会想到像鲁班这样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的能工巧匠,顶级的专家。

  现代社会,要当科学家、专家,也得专注研究。比如,你学习某个专业,只要在这个领域上用心钻研,都能变成专家。“专”,就是要专一、专心,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比如,做一个木匠,就是那几样,用刨刨木材,用锯子锯木材,用凿子凿木头,打榫头等等。这些看似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好。只有做久了做多了,他手工做出来的木工才能与众不同。老木匠做的家具,跟机器做的完全不一样,和学徒工做的也能一眼区分开来,看那些榫头,榫卯结构的处理,只有能工巧匠才做得好。

  现在很多寺庙是仿唐式建筑。为什么要仿唐?去到日本奈良这些地方,唐式榫卯结构的建筑,历经上千年还保存得完好无损。匠心凝聚,他们做的是可以传承的经典建筑。现代人用钢筋水泥盖的这些房子,有些“哗众取宠”的感觉,很多是一个比一个奇怪,再过一两百年,让后人们帮忙去看看现在的这些怪建筑,是不是都已经生锈烂掉了?再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木头榫卯建筑,依然还能维持下去,而且没有用一根钉子。后人也会如今天的我们一般赞叹这些工匠,以及他们的匠心!这个时代,呼唤的是专家中的专家,能将匠心注入专业的专才。

  我们常说,任何一个品牌,哪怕是经营吃的、喝的,哪怕是做供香的,一代代要有钻研、有传承,有所坚持。比如,一个家族,能够几代、几十代坚持做供香,一定有一颗专注的匠心。现代人喜欢背LV的包,爱马仕的包,这些品牌,也都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前人创造了这些品牌,后人孜孜不倦在他的品牌精神及做工质量、服务等上面用心良苦,大部分还保有手工及定制的传统,如果全用机器做出来一模一样的,这些包哪有那么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品牌传承人也会变成专家,因为他在这方面专注、用心了。

  很多所谓的专家,人们刚开始看他们,都觉得他们是蠢材,还会奇怪他们为什么一再地重复做那些事情。但只有孜孜不倦的用心做事,一遍遍去重复,才能提高与发展,才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灵魂在做事。哪怕他是一个画画的,哪怕他会某种乐器,只要用心,只要坚持,相比其他人而言,他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信心和坚持,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部分。

  学佛也是一样。小时候读佛学院,我们这些所谓高智商的人,瞄一眼课本基本都觉得会了。但是,今天学的,后天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师兄弟,师父今天教的明天忘,上午教的下午忘,但是他们孜孜不倦,忘了就马上继续学。过了四十多年后,当时的“蠢材”们,现在都变成三藏大法师了;当时所谓的全才,渐渐变成了“土法师”。所谓的“土法师”,博士的“士”下面拉长一点,就变成“土”了。虽然会被称为“大法师”,但跟他们坐在一起,会发现深度不够,就像人工做的湖一样,不似天然湖那样深不可测。

  修行,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从古到今就是重复。表面看起来,念经、持咒、大礼拜等等,好像有些无聊,时间久了还会觉得枯燥。可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不枯燥的吗?你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枯燥,但是你还是会洗洗刷刷。男人每天想着要刮脸,女人一起来就想化妆打扮,要穿什么衣服。这些每天都在重复,也很枯燥。做饭也枯燥,吃饭也枯燥,吃多了也烦,吃少了也烦,一天到晚想吃什么更烦。这些很无聊,又枯燥,大家还是坚持着。

  大礼拜就那么一个动作,对身体好,又可以消业,又不用花钱,但是你们觉得枯燥,就跑去健身,练瑜伽,打太极,让人按摩按得叫苦连天,还得给人家钱。我们有个老弟子,算是太极拳的大师了,七十多岁。他对我说:“师父,我练了一辈子太极拳,觉得不究竟,我现在想好好做做大礼拜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其他的健身方式不好,都挺好的,只是说你把这个时间拿来做大礼拜,哪怕是偶尔的,都会更好。

  修行,也需要匠心。要专一专注地去闻思修,要坚持,要有信心。时间久了,你们自然会成为专家,学佛的专家。不仅在世俗方面会给你很多帮助,出世间你更会获得究竟的解脱,最圆满的福慧,最高级的大乐。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祖师爷,我们学佛,也要学佛陀“为利众生而成佛”这一最伟大的“匠心”,做如来家业的继承者,继承延续了2500多年的佛教大名牌,所有的佛弟子都是无量宝藏的继承人,要努力精进,不要入得宝山空手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学佛修行)(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学佛修行)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林克智居士: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陈坚教授:学佛修行就是享受生活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 

 陈兵教授:学佛修行自塑人格 

 卢志丹居士:学佛修行的两个“基本点”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一诚法师: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 

 传喜法师:学佛修行求觉悟 

 传喜法师:学佛修行要解行并重——客堂开示 

 传喜法师:次第的学佛修行——光明楼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