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四种忏悔业障的方法,学会后,生活无有障碍,所愿皆成


   日期:2019/3/28 22: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业障好重,干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做的事情都很难成功,要怎么办?

  知道自己业障重就要勤修忏悔,忏悔能消业障。那如何忏悔呢?“如何忏悔业障?”是佛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了大行普贤菩萨!因为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中,第四大愿便是“忏悔业障”,今天值逢普贤菩萨圣诞日,在此跟大家分享几个特别有效的忏悔业障的方法。

  什么叫忏悔?

  经中云: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这是从根本上来讲“忏悔”的,但对很多初学佛的师兄来讲,根本做不到“心罪两空”,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高僧大德,根据普罗大众能实践的角度来开示,什么叫“忏悔”。

  忏

  忏:意识到自己某些行为是错误的,

  并坦白自己的错误;

  悔

  悔:决心改过永不再犯。

  为什么忏悔能消除业障?

  我们都知道,“业障”也就是“恶业”的产生,一定是因为恶因与恶缘导致的,而忏悔,则是在恶因和恶缘中,加入善因和善缘。原本应得到的恶业,因为善因、善缘的加入,变轻或者消失,这就实现了忏悔“消除业障”的功能。打个比方,一个人总爱嫉妒别人,常常讲别人的坏话,挑拨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是种下了一个恶因。如果他不忏悔,这个恶因遇到了一定的助缘之后,必定导致他没有好的人缘,并时常感受到他人仇恨自己,身心得不到安宁。但如果这个人肯诚心忏悔,他向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人道歉,并决心往后再不做诽谤他人,挑拨是非的事情了,那么慢慢地,他就能将很差的人缘转化过来,变成一个人人喜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因缘果报的运行要比这复杂得多,但总的规律不会变:那就是“诚心忏悔能消除业障”。

  如何忏悔?

  方法一:坦白自己的罪过,向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人或生灵道歉,尽可能弥补自己的过错。

  方法二:在三宝前忏悔,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道歉弥补,那么可在佛、法、僧三宝前,袒露自己的过错,并对着三宝发誓永不再犯。在忏悔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所犯的错误说清楚,不能敷衍了事。

       宣化上人曾对此有过详细的开示:我做什么坏事了,我要说得详详细细的,不要笼笼统统的……比如我伤害过一个人,要说:“我伤害过某某人,姓什么、叫什么,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我伤害了他,我现在要忏悔!”要说得清清楚楚的,不能就单单说我以前伤害了一个人,也不说他的姓名,也不说为什么伤害这个人,这就叫不坦白。又说:我以前偷过东西,我现在要忏悔!”那么偷过什么呢?你不说清楚了,这也叫不坦白。如果你曾经偷人一只鸡,就说因为什么因缘,我偷了一只鸡,如果你曾经偷了人家一只狗,或者偷了一只猫,在什么情形之下偷的,都要说得清清楚楚。不可以说一半、留一半,你必须要说得清清楚楚的,罪业才能消灭得清清楚楚的。你无论造了什么罪,你若能坦坦白白地,把它详详细细地说出来,都可以消灭了。你若不坦白,就是光这么说一句:“我杀生了,我偷盗了!”那都不算的。

  方法三:念诵忏悔文

  念诵: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四句来源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忏悔文最适宜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忏悔罪业,但在念的时候不能只是嘴上说,还需要配合观想。

       南怀瑾老师曾对此做过详细的开示:身心稍稍清净一下,然后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同时遍满时间空间,传法师尊亦遍满十方三世,每一尊佛菩萨的前面都有我在礼拜忏悔。一字一字自己思维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将生命整个投入心念中: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自己有哪些习气杂念,都把它投入一念的诚敬之中而忏悔透澈,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只是一念虔诚,一念忏净,一个法门就到底了。

  方法四:拜忏

  拜忏的方法有很多,

  如《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大悲忏》、《三昧水忏》、《地藏忏》、《梁皇宝忏》等等。其中最普遍的要属《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只要恭敬称颂、礼拜八十八佛,一切罪障,皆得除灭。即使是造了四重罪(杀、盗、YIN、妄),造了五逆罪,造了诽谤大乘经典等最重的罪业,也都可以马上灭除,使内心重获清净,身心康泰,所做事宜容易成就,心中所求无不如愿。因此许多古德大善知识,都将其列入早晚必做的功课。忏悔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有惭愧心,若无惭无愧,即便做出来的行为十分感人,感动了自己,感动了他人,也是作秀罢了。

  今天2019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廿一,是普贤菩萨圣诞日,值此殊胜纪念日,敬请大家勤修忏悔法,广作善功德,并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远离痛苦,永具安乐因!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正法久住世间!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四句来源于

  《普贤菩萨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终结篇章,最后导归净土!同时《普贤行愿品》也是净土五经之一!

  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亲告善财童子:欲成就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应修普贤广大行愿。由此演说了一部含摄一切佛子行愿精华的《普贤行愿品》。

  自此显密都遵修此经,作为成就菩提的圆满正因,积资净障的无上方便,回向功德的必修功课。

  临命终时,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行人,一刹那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蒙佛授记,从此圆满普贤愿海,分身尘刹,普度群生。

  因此本经是修积净土资粮的最殊胜方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捷径,是深入圣者境界的要门。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云:「西域相传,《普贤行愿品》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品》。以今观之,理实然矣。」

  印光大师将此《普贤行愿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这也是弘一大师每天必持诵的功课之一。

  受持感应:

  1、后魏时代的王延明、王元熙,聪明、博学,曾用上等好香掺和金粉,抄写了一百部《华严》。

  藏于妙香宝函之中,夜以继日地奉持清净斋戒,修行正道善法。由此感得此大经王放射五彩神光,把屋里屋外,照得一片光明。因亲眼目睹此希奇景象、从而发菩提心的人,不可计数。

  2、僧人辩才,依止裕法师学《华严经》,很长时间但仍然没有开悟成就。于是发大勇猛住于净室中,精进受持,这样过去三年。

  一天夜晚,梦见普贤菩萨现身指点传授。醒来之后全部通达,如照镜子一样的清楚。

  3、唐朝,安定郡的攀玄智,依止初祖杜顺大师诵《华严经》。每次诵经之时,口中频频出现舍利子,总共累计获得一百多粒。

  4、弥伽多罗是师子国人,得到阿那含果位。后来游化到西太原寺,碰到很多人读诵《华严经》,脸色忽变,惊奇地说:“没想到此地也有《华严经》。”于是恭敬合掌十分欢喜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功德不可思议。

  有人只是对此经作了称赞之后,洗手的水沾到虫子蚂蚁,它们即时命终都生于天上,何况受持读诵思维观察的功德呢?”

  5、字字放光:出家为僧的德圆,开垦出了一片清净优美的园子。栽植很多楮树,在楮树行间,鲜花香草点缀其中,很是清幽雅致。

  每次到园中去,都用香水浇灌楮树,三年之后四处飘香。后来,用此树造纸,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下笔才抄数行,即出现神奇之事情:只见字字放大光明。

  因此,自从经文翻译出来之后,帝王、官吏、宫人、士大夫、平民等在家居士,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抄写此经;或者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超荐亡人而写经。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对于此普贤愿王中的十大总愿或别愿,若有人能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如此修行所得殊胜功德果报,一切凡夫、声闻、独觉、菩萨圣位们是无法测知的,只有佛与佛才能证明了知,而且此人不久决定获得菩提佛道。

  若有人诵此普贤行愿,无须说他获得所有善根,只说少分的善根,仅仅一念间的修持就可以圆满一切善根功德,一切众生的清净愿望依此全部满足。

  唐朝的清凉国师说:

  “这一品经文,是四十卷《华严经》的第四十卷,即是最后一品。此品文《华严经》的关键,修行的枢机。

  经文虽短涵义却很丰富。可以简可以易,涵义深而远。可以称扬赞叹可以广为流通,可以受持可以作为修行人之宝”!

  受持抄写《华严经》哪怕只有一句一偈,也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

  愿一切众生安乐吉祥!

  真能读《普贤行愿品》,

  灭五无间罪;

  真能诵《普贤行愿品》,

  入如来功德门;

  真能持《普贤行愿品》,

  成如来宝王果;

  真能转《普贤行愿品》,

  生西方极乐国。

  地藏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忏悔       普贤行愿品)(五明学佛网:忏悔       普贤行愿品)  

 一名小三的忏悔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20~2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讲记(1~9)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30~39) 

 傅味琴居士:普贤行愿品(40~52) 

 慈法法师:忏悔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