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愿行如何实践?


   日期:2019/4/4 4: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愿行如何实践?本焕长老这些真实故事告诉你

  / 每天早上7点 / 发现美好禅意生活 /

  2019年4月2日,为纪念本焕长老圆寂七周年暨诞辰113周年,追思长老慈悲喜舍的精神,感念长老重重无尽的恩德,深圳弘法寺举行“己亥年报恩思亲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祈愿本老乘愿再来,广利人天,以此纪念本焕长老慈悲济世的一生。

  时光如水,仿佛如昨。本焕长老已经离我们七年了……淡墨点点寄初衷,本老的风神朗朗,清茶淡笑,音容犹在。

  今日,禅风君和大家一起回忆本焕长老的故事,再次感受本焕长老智慧与品质之光的照耀,缅怀这一位佛门泰斗。

  孝道不能等,父母恩必须报

  1948年3月,已在上海普济寺修行半年的本焕长老忽然接到家人来信,说母亲病重,让他早日回家见上母亲一面。

  本焕长老匆匆辞别寺中师父、师兄,赶回离开二十多年的家乡——湖北新洲。

  因为他当时已是佛家中人,所以即便回到家乡,也没有落脚家中,而是借宿在报恩寺结夏安居,每天徒步返30华里地,白天在家照顾母亲,为母亲端汤送药,夜晚回到报恩寺,为母亲诵经祈祷。

  这年9月,本焕长老的孝心没有留住体弱病危的母亲。

  在母亲去世后,本焕长老借用一间祠堂连续抄写经书《金刚经》。随后他以臂为烛,以肉体为灯,送母亲往生极乐世界,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

  本焕长老晚年,每当他捋起袖子,就可以看到其燃臂时所留下的印记。那印记不是一两处,而是整个手臂几乎没有一处好的皮肤。

  本焕长老说:“出家人也是父母生养的,父母是我们的佛,没有父母,我们怎么能成佛呢?”

  在他看来,佛家不是不讲孝,而是讲大孝。为国家众生排忧解难,这是大孝;大孝中包括了孝顺父母的小孝。

  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

  有一年,本焕长老在湖北新洲的报恩寺停留,想去黄梅双峰山四祖寺,朝拜禅宗第四代宗师道信的传法之处。

  恰逢当时秋雨霏霏,几个徒弟便劝本焕长老:“师父,朝拜四祖寺是应该的,但这样的天气不宜去,再说四祖寺现在是一片瓦砾,去了恐怕也无收获。不如等天气晴朗的时候再去吧。”

  本焕长老笑着说:“只管去,淋不到,只要去,定有获。”

  徒弟不明,本焕长老又接着说:“我经常做个比喻,比喻我们要回家,坐飞机就会很快,如果没有飞机呢,坐火车慢一点,也会到家;如果没有火车,坐汽车还是会到。如果飞机、火车、汽车都没有,那我们步行,也还是能回家,只不过时间长一点。说来说去,我们就是要用功,就是要走。如果我们坐在这里,就会永远都到不了家。”

  弟子们才终于领悟了本焕长老的意思——无论天气如何,“只管去”,无论前路如何,哪怕遭遇失败,只要去了就会有收获。

  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

  某次,有记者采访本焕长老,问长老怎样看待出家。

  本焕长老回答:“社会的事,大家的事情很多,也不能个个都出家。”

  记者欲要反驳,说:“可是现代人有很多烦恼啊,小孩子要努力考大学,毕业后又要担心就业,找到工作后还要担心买房买车……”

  本焕长老没等他说完就说:“这个事没办法急的啦,各人有个人的因缘,个各人有福德因果。有了福德就能成功,没有福德就不能成功,慢慢来,着急也不能成功。”

  本焕长老略带口音的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现代人烦恼的根源——着急。瞬间也点悟了记者。

  因为着急,所以人们总在为更快、更早达到目的地而心浮气躁,不能遂了心愿时,还会发脾气。可是花开有花期,树绿有节气,一颗小苗永远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开花结果。

  本焕长老一句“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其实是在叫人静候一个恰当的契机,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真心想要的相遇。不可谓不令人受益匪浅!

  做好眼前事,佛就在心头

  本焕长老在教育子弟的时候,秉承着“你的一举一动、你的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本焕长老在教育印顺法师的时候,每天凌晨,长老起床时,印顺法师也要起床。

  但印顺法师每晚都要整理总结长老一天的生活,通常到晚上12点才睡,所以凌晨很难醒来。这时长老便会拿一根棍杖去他的房间,打完印顺法师就走。

  白天印顺法师坐在长老身边诵经,稍稍犯困,长老也是连看都不看,便拿其棍杖打到他的脸上。

  印顺法师刚出家的那几年,除了每天要处理日常,还要完成长老布置的功课。有一天,长老拿了一本10万7千字的经书《法华经》让他背,印顺法师说他背不下来。

  本焕长老就问他:“你是不是答应我每个月都背一部经书?”

  印顺法师说:“是的,我答应了。但这本经书字数太多了,太长了。”

  本焕长老随即说:“你把僧衣脱了,回家算了,不要穿这样的衣服来骗人骗己!”

  本焕长老重重“严厉”的教导令印顺法师印象深刻,不敢忘怀。

  后来印顺法师也领悟了本焕长老的“严厉”,是为了让他领悟: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看能否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行动。

  人是可以变化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看待。如果认定自己只是这样,也许一辈子便只有停留彷徨。倘若能从言行举止开始改变自己,做好眼前的事,那么,佛就在心头。

  放下身心世界,在世间修行

  本焕长老认为出家人并非在世俗之外“独善其身”,而是在世间修行,是要以“普渡众生”为念,为社会大众做出贡献。

  是以本焕长老十分关心世事。他对国际国内的大事和民生新闻都很感兴趣,每天让弟子为他读一个小时的《参考信息》。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的洪灾,本焕长老正在住院疗养,听说灾情后,便坚持带病组织祈福法会,为受灾地区祈福。

  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太过操劳,长老却道:“如今洪水肆虐,我不作为佛门弟子,但作为一个人,也该为洪水灾区尽些力量。但如今我为僧人,僧人能做什么?我只能以法会祈福。”

  汶川地震时,本焕长老和他所在的弘法寺非常关注,弘法寺不仅为灾区捐款,还组织志愿者赴灾区参与救灾工作。

  长老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赴灾区救援,便让弟子印顺法师代为前往。

  本焕长老多次强调“放下”并非抛弃生活的一切内容,而是放下身心世界。是不必对得失成败太计较,而应专注于事业情感本身,心无旁骛、无愧于心地去做一件事情。

  本焕长老终身奉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愿行。

  他救人、助人、度人、成人无数,功德无限,但他放下了功德。苦行终生,修为深厚,被誉为佛门泰斗,但他放下了名誉。

  他以百岁高龄,每日端坐斗室数十小时,接待数万信众,却从不为其苦。将佛教振兴于当代,使之成为数百万人的人生指引和心灵慰藉。实乃当之无愧之佛门泰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本焕长老       不为自己求安乐)(五明学佛网:本焕长老       不为自己求安乐)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在印顺法师升首座 代方丈仪式上的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向仲巴等十二位藏传佛教的弟子传法开示语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斋堂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经堂开示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谈佛教与慈善事业 

 净慧法师: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世本焕长老生平事迹 

 净慧法师:本焕长老示寂追思颂词 

 传印法师:在本焕长老示寂回向法会上的讲话 

 本焕长老:佛家的“十二因缘”指的是什么?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本焕长老: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