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日期:2019/4/5 16: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佛教仪轨的最后都有回向文,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我们在任何时候,做的任何功课、修行,都一定要记得做功德回向。

  回向的力量有多大,看看经典怎么说。

  

  广严城的饿鬼众

  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

  “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佛陀明知故问。

  “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

  “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

  饿鬼们却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

  佛陀说:“以前你们作恶业的时候,都不觉得惭愧,为什么现在果报成熟在身上以后,才感到羞愧呢?如果你们不来,无法把功德回向给你们。”

  饿鬼们只得答应了。

  第二天回向时,五百饿鬼如约前来,广严城的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佛陀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这些饿鬼是你们父母转生的,它们生前为了你们而造恶业,如今变成这样的身相,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

  佛陀回向后,那些饿鬼立即转生到三十三天。

  

  婆罗门女救慈亲

  很久很久以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像法时期有一婆罗门女,善根深厚,信仰佛教极为虔诚。但她有一个邪见较重的母亲,不但不信佛教,反而诽谤僧众、轻毁三宝。婆罗门女想尽一切办法劝母亲,但始终无法转变她的观念。

  后来母亲过世,婆罗门女很伤心,据母亲生前种种,推知她肯定堕入了恶趣。于是婆罗门女变卖家产,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在佛像面前一直虔心祈祷。之后感得佛陀在空中告诉她,要想知道母亲转生何处,回去诚心念佛号即可。

  婆罗门女回去后,不断持念佛号,以佛的加持和威力,她看到自己来到地狱,并目睹了各种苦难惨境。有一鬼王名为无毒,前来迎接她。

  她问这是什么地方,鬼王说:“这是铁围山。”

  “铁围山不是地狱吗?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我母亲是不是转生到这里了?”

  鬼王告诉她:“你母亲本来在此受苦,但三天前已经生天了,因为她女儿为她设供修福,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婆罗门女回到人间后,对因果更加深信不疑,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陀告诉大众说,当时的婆罗门女即当今的地藏菩萨,当时的无毒鬼王即当今的财首菩萨。


  为什么要回向?

  回向是是有功德、有力量的,对众生有无量的利益。一般来讲,中阴界的很多众生没有机会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人间行持善法,就希望他们能将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们如果听说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应该马上念《普贤行愿品》《观音心咒》来回向,这样他们一定能受益。

  因为我们是凡人,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所以面对很多世俗上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烦恼,一旦有了烦恼,贪、瞋、痴、嫉妒、傲慢就会自然表露出来。

  为了不让这些贪、瞋、痴、傲慢、嫉妒,把我们所做的功德烧掉,所以我们要做回向。

  让善根福德因缘往上增长越来越多、永不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功德的回向,就好像将自己的一滴水倒入大海,涓滴入海,只要大海不枯,你的功德永远存在一样。

  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脾气、瞋恨心燃起时,把这个功德烧掉;就算烧起来也没关系,因为只烧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剩下所有众生的功德,还是会成熟在我们身上。

  所以佛陀说:“为利益众生而成就自己。”不要怕将功德全部回向给众生,也不要斤斤计较要保留多少,因为如果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被自己的五毒烧掉的话,十方众生那里还有我们的善根福德呢!更何况众生都曾经在无量劫轮回中做过我们的父母!

  

  问:这位同修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

  答:孝,中国对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顺,孝顺。但是顺,不是顺情识,是顺本性,这个要知道,千万不能弄错。

  现在有些父母喜欢儿子作大官、发大财,自己好享受;儿子要是随顺父母,这就错了。所以,顺是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如果父母有过失,父母知见不正,像中国讲孝道,第一个讲大舜,舜王,舜王的父母跟他继母生的弟弟都不懂道理,都不是善人,起心动念想方设法想把舜害死。

  如果大舜要是孝顺、随顺,那就只好死了,死了才顺他父母的心,这就大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所以你看看大舜,他那个孝顺是顺性德;知道父母有这个错误的观念,用高度智慧,佛家讲善巧方便,让他的父母、让他的弟弟觉悟,改过自新,回头是岸,这叫大孝!

  从前做父母的跟现在做父母的,确实有很多在观念上不相同。

  从前作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孙作大官、发大财,这种念头固然也有,绝对不是都是的。明理的人希望自己的儿孙作好人、作善人,作圣人、作贤人。所以中国古时候的教育,读书志在圣贤。

  现在上学念书,他志在哪里?我们普遍去问这些年轻人,志在发财,这就错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去学哪个,都是想到「这个行业会不会赚钱?赚钱快不快?」全是为了赚钱去读书、去求学,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完全丧失了。

  人生就是为了赚钱来的吗?他是真的为赚钱来的,一生就赚钱,他会赚,他不会用,他不会享受,最后到死了,他所赚的别人享受了,冤不冤枉!我从前讲经做过比喻,有钱的人,许许多多风景好的地方都建了别墅,房子都建得很大,富丽堂皇;自己没有时间去住,雇几个佣人到那边去住,每个月还要给他钱,请他到那里去享福。有的时候建了一栋别墅,自己一生当中一晚都没住过,冤不冤枉!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他的一个错误观念,一生为赚钱,不懂得享受,这个错了。

  为了赚钱,儿女教育疏忽了。

  中国古人讲「父子有亲」,父子亲情没有了。

  父亲没有照顾儿女,儿女心目当中也没有这个父亲,这就是家不成家,这是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动乱悲惨的一个原因,我们要晓得。

  所以这是大学问,不是普通的事情。

  现在人没有人懂得孝道了,没有人教他,他怎么会懂?他不是生而知之,要教。今天没有人教孝了,什么叫做孝,他不懂。

  做父母的也不懂,做儿女的更不懂;你在学校里面问老师,老师也不懂,老师也没学过,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所以今天儿女结婚,最好提醒当事人,你们结婚的目的何在?

  如果是为了两个人相爱,这个结婚是非常脆弱的。为什么?到哪一天不爱就完了,他的婚姻寿命就死亡了,这是最危险的。今天社会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就是结婚的目的错了。

  至少,结婚的目的是有共同的愿望、共同的志愿、共同的生活目标,这样它才能维持长久,这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所谓是志同道合,双方的兴趣相同、志愿相同,在社会上愿意从事某一种行业,有这样相同的一个志趣,维持这个婚姻就会久一点了。这是在现实状况之下,谈道义谈不上了,道义现在没人懂。

  真正受过古圣先贤教诲的人,他懂得道义。道义的结合,神圣都赞叹。但是现在没有人教,谁懂得道义?

  什么叫「道」?什么叫「义」?这两个字,一般人能认得,也能念得出来,什么意思不懂。连《三字经》都说:「人不学,不知义」。

  这个「学」,一定要学古圣先贤的教诲,它有用,它不是没有用。

  古圣先贤是真实的智慧,累积千万年的经验,是人生一条康庄大道,可惜现在人不肯学,这个就没法子了。举世之人不学,我们明白了,我们认清楚了,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

  所以我们在澳洲建这个小道场,没有别的,就是提供同学们,你们真正发心要学古圣先贤的学问,我提供这个环境让你去学,让你专心,全心全力去修学。

  我没有别的目的,你学了之后才知道对你有好处,改变你的观念,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价值观,你在这里头得到真正的乐趣,佛家讲的法喜充满。你不学怎么行?所以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

  尽孝道,在这个世间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希望小孩婚姻美满,必须提醒他,不能够纯粹为感情,要为前途、要为事业真正找到志同道合,互相帮助,这样的结合比较好一点。

  

  问:受菩萨戒有一条戒——不供养父母戒,或父母已经皈依,但他们认为你不为我煮荤食,或拿钱买肉或五辛物就不孝顺,就是不把他们看在眼里,目中没有他们。请问若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法,如理如法修行又被说为不孝顺,这是做子女的错吗?

  答:我想,度父母,各位要善巧方便,你要求佛菩萨加持,你要慢慢地跟他解释。现在吃素造成更健康,这是本来就有了,所以你要收集这些资料、方法,甚至找这些善知识、好朋友跟你父母解释,佛法就是要这样。本来就是为父母好,才要父母吃素对不对?只是你买素食给父母,你买贵一点的,因为爸妈就怕你不孝顺,对不对?更贵、更好吃,他就没话讲,当然你还要祈求三宝的加持。但是有特殊因缘,父母一直不理解,你也要忍辱,但是不可违抗。

  但是你说再买肉给他吃,当然不行,你明明知道那是害父母,怎么能做呢?


  你可以拿钱给他,拿多一点钱也没关系,所以你尽力用各方面去做,父母是爱你的,他知道你的动机纯粹是孝顺,不是东西是荤的还是素的,而是父母是要知道你有没有孝顺的心。如果你让他感受到有这个孝心,他就不会怪你。

 

  所以若如此,父母依然很固执、嘴硬、又犯戒,在未受戒就批评受戒不慈悲或小气,是否我们受戒者还有充足的智慧?像带我进佛教的外曾祖母那样,一切加以审核,若有人错误要求就加以拒绝,如此才能称为修行菩萨行之行者,对吗?

  所以我想,跟我上面讲的一样,为了如此,你要深入经藏,你要去多请示善知识。

  但是皇天负有心人,什么都可以改变的,所以你要去创造因缘,不能单刀直入说要父母吃素,所以你要创造因缘。

  

  就像各位在按摩痛的地方,你不能一下就砸下去,对不对?

  慢慢… 对不对?慢慢……,使旁边的筋骨都柔软了,慢慢……,这样就比较不会痛、舒缓。

  所以我想,佛法也一样,不是一下子就成佛的,要有一个方法,所以这一些可以多去实验看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回向       回向的力量)(五明学佛网:回向       回向的力量)  

 大寂尼师:奉劝称念观音圣号者回向净土、愿生净土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回向文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正示回向普劝往生第 

 正如法师: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张秉全居士:青海玉树大地震念佛回向偈 

 张秉全居士:三种回向,熏修正辙 

 开愿法师:回向要兼顾众生与自己的冤亲债主吗? 

 黄智海居士:《回向文》白话解释 

 圣旭法师:回向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十二、无量之回向 

 慧光法师:回向的意义 

 慧光法师:回向众生、回向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