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遇见佛法,真不容易


   日期:2019/4/9 1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01.遇见佛法,真不容易

  有一句话“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得人身之难,我们比较熟悉,有盲龟浮木喻,还有“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如今,我们已经得到难得的人身,也许你已经遇见佛法;或许,你正在寻找的路上。当你回头,就会看见佛在我们的身后,一直等待我们,只是忙碌的我们,常常忘记了回头,一直在轮回的路上,前进不愿停止。

  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遇见佛法,是多么不易。

  佛出世时,我们沉沦;就算出生在佛陀出世的时代,也会与佛擦肩而过。佛陀时代,王舍城9亿人家,有三亿人家有缘遇见佛;有三亿人家,只是听闻佛,却无缘相见,还有三亿人家,对佛不闻不见。

  而且,有佛出世的时间,也不多,在漫长的轮回里,就算我们生而为人,却没有佛陀的出世,世界一片黑暗。

  

  02.世尊出世,不能随意

  我们平时都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有的人认为,说佛法难闻,好像也不是,现在很多人都听过佛,哪怕电视剧里,常常出现佛的形象,比如《西游记》里也提到佛和观音菩萨,而且现在网络发达,只要在网上随意搜一下,就能看到网页上出现有佛菩萨的画面。

  好像看到佛字,并非很难,为什么会觉得佛法很难闻呢?

  《无量寿经》就讲佛法有五难:

  一难:如来兴世,难值难见。

  二难:诸佛经道,难得难闻。

  三难: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

  四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

  五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第一难都很难了,佛菩萨要出世不是那么容易的,也许有人认为,佛不是有神通吗,有大智慧、大自在,去十方世界度众生,不是很轻而易举吗?可以很任性,今天来娑婆世界成佛,明天再继续娑婆世界成佛!

  佛能够这么任性吗?不能的,其实佛在一个世界出世成佛,是要顺应因缘的,是有规律的,而且是非常严格的规律。

  佛可以倒驾慈航,可随意示现来度有缘众生,但是要八相成道来度众生,是非常严格的。

  在漫长的时间里,有明劫、暗劫的交替出现,只有在明劫的时候,才有佛出世,而暗劫里,没有佛出世,没有佛法。

  

  03.一劫时间,究竟多长

  先看“劫”的概念。劫有小劫、中劫、大劫之说。

  一小劫由减劫和增劫而成。

  从人寿84000岁起,每100年减一岁,减到人寿十岁的时候,这是一个减劫。再从人寿十岁,每过100年再长一岁,最后长到84000岁,就是一个增劫。这一增一减的时间,就是一个小劫。一小劫的时间大概有多长呢?大概就是1679.8万年。

  20个小劫就是一个中劫。多少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这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四个中劫为一大劫,有说是80个中劫为一大劫。如果是按80个中劫为一大劫的话,一大劫的时间,大概是268.768亿年。 如果四个中劫是一大劫的话,一大劫的时间大概是13.2亿年。

  时间差距有点大,不过佛的时间都是幻化的,我们娑婆世界怎么理解,也不一定是非常准确。

  大劫里有明劫,有暗劫,但是佛只在明劫里出世。在那漫长的暗劫里,没有佛出世,没有佛的光明,世界暗无天日。

  其实,在无数的劫里,有佛出世的明劫,少之又少,无量的劫都是没有佛出世的暗劫。

  关于劫的长短,还有一个比喻。

  有一块石头,长40里,宽40里,高40里,长寿天有一天人,每一百年,来一次人间,每次用薄如蝉翼的天衣,轻轻一拂这块大石头,直到石头被磨平,就是一劫的时间。

  这是如何漫长啊!不要说这么大的石头,这么薄的衣服,就是一颗小石头,我们使劲用力,也难以磨成碎末。

  

  04.诸佛出世,时劫顺序

  我们来看一下过去诸佛出世的时间,看看有佛出世的时间,到底有多么短暂,我们能在这难得一遇的时节里,遇见有佛法的时间,又是多么幸运!

  过去明劫,无量诸佛出世

  

  第一个明劫,叫作现喜大劫,有33000尊佛出世。

  看上去有很多的佛出世,但是接下来就是100个暗劫,这么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佛出世整个世界一片黑暗,所以说就称之为暗劫。

  第二个明劫,叫作具圆劫,有80俱胝佛出世。

  俱胝是一个单位,大概就是百亿、或者千万,有说是10的7次方,有的是更多。总之,在这一劫有很多佛出世。

  明劫过后,就是100个边鄙劫,边鄙劫就更加黑暗了,这时的众生很恶,可能连善知识都没有。

  第三个明劫,叫作具贤劫,有84俱胝佛出世。

  劫过后,就要经历500个暗劫,也是没有佛的漫长时期。

  第四个明劫,叫作见喜劫,有80俱胝佛出世。

  接下来就是700个暗劫。

  第五个明劫,叫具喜劫,有6万佛出世。

  外面看这明劫与暗劫的比例,明劫只有五个,但是暗劫却有1400个。

  可见,有佛出世的时间是短暂的。

  现在明劫,贤劫千佛出世

  

  我们现在处于第六个明劫的时间,叫贤劫,有1000尊佛出世。

  这1000尊佛并不是随意出世的,而是要按一定规律。

  第1至第8中劫的时间里,是没有佛出世的。

  第9中劫,就有四尊佛出世。第一尊佛,叫拘留孙佛,在人寿8万岁的时候出世;第二尊佛,是拘那含牟尼佛,在人寿4万岁时出世;第三尊佛,叫迦叶佛,在人寿2万岁的时候出世。第四尊佛,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出世的。

  第10中劫,就是弥勒佛出世,那是人寿84000岁。

  随后第11中劫至第14中劫,也是没有佛出世的。

  到第15中劫时,众生的福报比较好,有九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16至第19中劫,也是没有佛出世的。

  最后第20中劫,是最后一尊佛出世。

  在第六明劫里,这一千尊佛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出现于世,教化众生的。

  未来明劫,万佛出世

  

  未来即将出世的佛也不多,要经过60恶种边鄙劫,这么长的时间,无佛出世。

  随后,就是第七个明劫,叫具数劫,有1万尊佛出世。

  但是,接下来就有10000恶种劫。而且恶种劫是暗劫中的暗劫,更加黑暗,众生福报更差,如此暗黑的世界里,漫长无比,却没有一尊佛出世。

  我们常说得人身难,其实,就算我们得了人身,也不一定能遇到佛,假如我们得人身的时候,恰逢在这10000恶种劫里,生生世世皆是人身,也无法遇到佛法,依旧无法修行解脱。

  

  05.善根成熟,得遇净土

  问:永明延寿大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法师说:「现在一万个念佛修行人,只有两、三个才能往生,连下品下生都没有分」,请问主要的原因为何?

  答:净宗法门在大乘佛法里面称为「易行道」。易行的意思,就是指净宗法门与其他大乘法门相比,净宗比较容易成就,但也决不是我们想像当中那么容易,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为何会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三途?

  佛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由于妄想、分别、执着而变现出来的境界,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由来。

  由此可知,佛教我们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断除,如果这种烦恼、习气不断,就决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

  所以,无论哪一个法门,净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不执着,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尘沙烦恼」就是分别,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证得一真法界。最后,你能把无明烦恼破尽,就证得圆满的佛果。

  这是无论哪个宗派、哪个法门都没有例外的,这个事情难!

  净宗法门说是易行道,就是说它不必断烦恼,而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也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这是易行道。

  但是必须要明瞭,往生净土虽然不要断烦恼,可是一定要伏烦恼,烦恼伏不住还是去不成。从前的人有能力伏烦恼,所以是万修万人去;现代人疏忽了,不懂得伏烦恼,以为念佛就能往生,这是错误。

  伏烦恼比断烦恼容易,只要烦恼不起现行,就是伏烦恼,譬如我没有断贪瞋痴、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但是我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让我的烦恼不起作用。

  念头才起,「南无阿弥陀佛」就把这个念头打掉,这就是用功夫。不管是贪念、瞋念、愚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把它打掉了,这样的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净,清净心现前就是功夫成片。在顺境、善缘不起贪念,逆境、恶缘不起瞋恚,永远保持平等心、清净心,这才能往生。

  《观无量寿佛经》裡面,韦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之殊胜,发愿求生净土,请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没有教方法之前,就先教她修三福,「三福」是根,这一点不能疏忽。

  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要是具备这个条件,念佛肯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再具备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就肯定生方便有余土;再具备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肯定生实报庄严土。佛说得这么清楚,决定不能疏忽。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什么?修纯善的心。《十善业道经》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思惟善法」,想善法;「观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给我们要「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所以,我常劝同修,恶人、恶事绝不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碍。《弥陀经》讲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佛号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必须具足善人的条件。

  佛经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能符合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心里面没有一丝毫的不善,就决定往生。所以,我们把世间不善放在心上,这是绝大的错误。

  别人不善与我不相干,我不必把它放在心里、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是我们的心不善,放在口上是造口业。

  由此可知,李炳南老居士所谓「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两、三个人往生」,那两、三个人是善人,心纯善、口善、行善,他的条件具足,如此才能往生。

  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里,不然就破坏了自己的善心;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口里到处说,就破坏了自己的善行,这很可惜!

  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两句话了不起!

  常常见世间过,往生就成了问题。几时我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没有过,过失只有我自己一人,往生才有把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难遇       劫数)(五明学佛网:佛法难遇       劫数)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 

 难怪释迦牟尼能成为“佛祖”,你​看他经历的三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难逃劫数”这一说法吗? 

 佛经中所描述的关于我们娑婆世界的劫数和大小三灾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烦恼是生命中的劫数 

 圣严法师:只畏苦果不避恶因,众生依然难逃劫数 

 妙法老和尚:念佛能躲开命中劫数吗? 

 佛经中描述的娑婆世界的劫数和三灾 

 人为刀俎吗,我为鱼肉,这是无法改变的劫数吗? 

 云鹤教授:他逃过了自强保龄球馆火灾的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