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一)02


   日期:2019/4/21 13: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

  第十六章信门

  第二节净宗六信,理事圆融

  净宗之信藏,浩博无涯,愚夫愚妇可以造入,及其究竟处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净宗经论与祖师著述,对净宗的信藏内涵力用多有详明而精辟的阐释,其中蕅益大师六信之诠释,周全而精要,理事圆融,多为净宗行人所依凭。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分述如下。

  一、信自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①

  上述文句意为:信自即是信自性本有的常住真心,而不是信肉团之假心,也不是信缘尘分别影事之妄心。此常住真心在时间上竖穷三际,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横遍十方,广大无边。真心具不变与随缘二义。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虽然随形六道,常住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真心包裹太虚,微尘国土皆是妙明真心所现的景物,西方极乐世界亦自心所现。吾人虽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但吾人若能一念回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净业行人于此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自是大乘行人修学佛法的基本前提。大乘一切法门全归自性,千经所演无有余因。然而,众生在没有开悟之前,是无法知晓常住真心的。诸佛出兴于世,就是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人人本具妙明真心,即是佛之知见。释尊菩提树下悟道时的最先开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①众生舍父浪走,客作贱人而不知返,此由不觉故,才觉则现前妄想执着,全是如来智慧。因为如来智慧无体,以众生妄想为体;众生妄想无体,以如来智慧为体,如水成波,全波是水,从本以来,毕竟常住无余涅盘故。佛典广说一切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藏,常以种种譬喻况之,诸如: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弊坏衣所缠的真金像,贫贱女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的上妙宝像,乃至阿鼻狱中皆有如来身,等等。

  净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基点即是信自。能念的心是佛,所念的名号(或所观想的净境)也是佛,念佛即是佛念。深信是心是佛,方能勇猛精进地作佛。故而念佛往生,先以明了自性弥陀为本,然后一心称名求愿往生,亲切自然,相辅相成。依据心性,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名号朗然彰显;藉托弥陀名号,观于心性,心性容易显发。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皆是引发吾人自心庄严的增上本质境,所谓“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①无量光即自性照,无量寿即自性寂,观世音即自性悲,大势至即自性智,声闻即自性真,菩萨即自性俗,净土种种庄严即自性万德万行。若有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圆顿净宗。深知无量寿在吾人心内结跏趺坐,无量光在吾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便能引发吾人对生命尊严的重视,强化修道念佛的信心。有些人谬指净宗是心外求法,是不明净宗理趣所致。

  净宗修因证果的全过程,均与信自密切相关。建立在信自基础上的信他,才有力度。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作增上缘,自力、法力、佛愿力的合力,即能疾速成办往生大事。内重己灵与外慕诸圣,乃一体两面,不可或缺。信自不足,只能生到边地疑城。净业行人具足信自,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增上往生的品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