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面对事相​不住有,时时见性不住空


   日期:2019/4/22 10: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无上的解脱道,一定要落实做到空有不住,两边不着,中道不立,行中道,而又不执着有中道。如果认为心中有个中道,必定心中有两边,如果没有两边,怎么会有中道呢?只是常行中道,也就是面对境相不住有,因为一切有并不是真有,而是幻有、假有。有的本质是空,一切有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幻相、水泡泡,虽有并无实质的东西。也就是一切境相都是因缘假合形成的梦幻泡影,只是一时的幻相梦境。你执着为真实、真有,即是着相上当,即会产生无量无边的虚假烦恼。因为你着相当真,认为幻相是真的、是实有,你就会被虚幻的假相牵着鼻子走。不能得安详自在解脱。这就是着相着有,就不能当下见性,不能空心,不能无我的下场。

  修行做人不能执着虚幻的假相,也就是不能住有,更不能住空。虽然自己已经具备了对空性的证量,但不能执着于空,更不能执着空性的证量。如果执着于空性的证量,不能随缘妙用同体大悲心,这就是圣堕。虽入圣流,在圣位之中又堕落为凡夫。凡夫着相有我,搞贪嗔痴,堕落下去。圣人见性不着相,也不能执着于空性的证量。如果执着空性,不会妙用同体大悲心,没有真实的中道大智慧,执着于空,不敢灵活妙用,即名之为圣堕。

  空有不住,中道不立,行中道而又不执着有个中道,只是落实圆满中道义。也就是自己面对人生,面对应该面对的一切事相,自己的心中一定要落实做到心空、无私无我、无住无求,对一切皆是随缘妙用。无论什么境界出现,自己都能保持一颗安详自在的清净心。因为自己心中已经到达了心空无我,没有私心、没有贪心、没有欲求、没有贪爱、没有情执迷恋、没有傲慢自大的自我执着,自己的心已经达到平等、慈悲。对一切的境相只是面对处理,心中没有丝毫的爱憎心,更没有丝毫的傲慢、争斗、嫉妒心。时时不离同体大悲心,而又不忘空性。虽然安住空性,而又不执着空性的证量。正如莲花,虽处污泥而不染,风雨来临而不粘。不沾不粘无爱憎,无私无我不心烦。平等慈悲空无我,利益众生是本愿。心甘情愿吃大亏,好处就让别人沾。利益好处不粘着,清净自在当下现。

  把整个宇宙法界的真理看透、看明白的人,就会清楚的明了只有彻底放下,真正具备出离心,在出离心对世间的一切无欲无求、无爱无着的基础上,要发起舍己为法界一切众生奉献牺牲的大慈大悲之心。也就是要借用自己当下的身心,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欢喜,让一切众生不生烦恼。这个不让众生有烦恼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什么场合下,无论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遇到了什么冤屈的事情,一定要保持一颗安详、清净、平等、慈悲的心,千万不能心中有自我烦恼出现。只要自己心中有一丝一毫的烦恼冒出来,就是恼害众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真正的慈悲心。一个具有大慈悲心的菩萨,首先不能恼害自己的清净,只有自己清净众生才能安详。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见性       修行)(五明学佛网:见性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