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二)03


   日期:2019/4/24 1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

  第十六章信门

  第二节净宗六信,理事圆融

  六、信理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现前介尔一念之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③

  信理即以法界为理,法界亦即实相、真心、如来藏。蕅益大师诠释吾人心性一真法界的全体大用。从体起用,寂照不二,深显净宗深层次的理体,具足华严四法界,兹分述如下。

  1.理法界:一念心性即是真如自性,即是法界理体。一切万法皆吾心体,非离万法别有心体,距此土十万亿刹土之遥的西方极乐世界,无量事境,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理体赅摄相用,西方净土种种庄严事相、种种神通妙用,俱归理法界。

  2.事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教主阿弥陀佛与菩萨声闻圣众,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心性如镜如水,西方净土如镜中水中所现的影像。森罗万象与寂然心体不即不离,能现所现,纯是真心,影虽多种,同为实相。《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于住林城参解脱长者。长者介绍自己所成就的“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云:“见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解脱长者的修证境界体现事法界的本质内涵,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但也不坏梦幻境界,自性本具的事法界不可思议。

  3.理事无碍法界:事依理成,理由事显,事相有生灭差别,理体无生灭差别。一切众生颠倒妄想,全是诸佛法身。依性德而起修德,修德的全体即是性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西方极乐世界一毛一尘,种种庄严,当体即是阿弥陀佛的妙明真心,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西方净土无量庄严悉具“托事显法、住相证果”之妙用。

  4.事事无碍法界:吾人常住真心,湛寂光明,遍周尘尘刹刹,亦遍于西方净土中,娑婆众生,虽迷惑颠倒,然一念至诚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宝池已萌莲种。临命终时,不经中阴,净土莲华忽然在身。证知凡夫心性遍入极乐净土。诸往生者生凡圣同居土,即圆生上三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证知心性亦遍极乐世界四土,只是随其断惑程度所见的境界有差异。同样,阿弥陀佛的净心以光明作载体,普周十方无量世界,渗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心众生心,如大圆镜与摩尼珠,互渗互摄。诸佛心内众生,尘尘都是极乐世界;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此念,即便圆成。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融摄。不相妨碍,事事无碍法界,何可思议,于此信入,方为深信。

  信事信理同时具足,堪称净宗之正信深信,难能可贵,极为稀有。大多数信众,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有的信理而不肯信事。莲池大师评判这两类人的得失云:‘奈何守愚之辈,着事而理无闻;小慧之流,执理而事遂废;着事而迷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遗事,比贫土获豪家之券。然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①执理不信事的人,谈玄说妙,自以为高明,埋头研究经论,不真修实干,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业力牵随依旧轮转,故反而不如仅能信事,颛蒙念佛得以往生者。净业行人于斯应深加警觉。

  上述六信三对范畴,既具内在的钩锁关连,又有相对独立性。从六信的次第看,信自是净业修持的先决前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是人人本具妙明真心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信自为信他提供支点,深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实存,顺从释迦本师的教诲与十方诸佛的证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了他即自,自他不二,净土乃唯心之净土,实有可到之地;弥陀乃自性之弥陀,实有可见之人。彼土之他佛,即是自佛。证知,自佛与他佛、自力与他力、因心与果觉的和谐统一,是净宗区别于其他法门乃至世界其他宗教的基本特质。

  信因信果,便自然止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与通途法门共有的因果。而净宗妙因妙果亦体现为:初则以信愿持名为因,带业往生净土,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为果。继则以念佛为因,成佛为果。念佛往生,即是“行超普贤登彼岸”。

  信事信理相辅相成,知晓净宗奥理,能增进对净土事相的信心,由信事策发念佛行持,亦能增上对净宗义理的悟解。净宗之妙在于不必求解,即可下手修持;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而佛心;老实念佛,久久自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根利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奉持净宗法门,深得法益;钝根劣智乃至五逆十恶之流老实念佛,亦能获得横超三界带业往生净土的成就。

  六信中能信部分,老实念佛即可往生;若能六信具足,功德尤显殊胜,往生品位增高。净业行人应首先透过信关,信根深植,信力勃发,决定往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