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往生是当下的​事,不是临终的事


   日期:2019/4/30 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安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有人就问:“今发愿应该说当生,为什么说今发愿今生呢?”“当生”,比如我们现在发愿,应该说临命终时往生哪。怎么去理解“今发愿今生”?

  好,这里面回答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从我们的分段生死来看——从我们这一期的寿命,把这一期业力的寿命称为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决定往生,所以就是“今发愿今往生”。好,这是从我们一般人接受的常态去解释,觉得也能够说得通。但实际上“今发愿今生”有更深邃的意思在里面。这,对念佛法门有深入的人才能相信。我们的念头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像激流水。好,那你每一个念头——刹那的念头,就是今。你的一个念头起来就是生,你的念头灭下去就是死,念头的生、灭就是一个生死。那临命终时这个“终”,有时候就在念头当中它灭的当下,都有着阿弥陀佛愿力的兑现。好,当一个刹那的念头为今的时候,你具足信愿的这个念头当下就往生,这叫“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那这种因果就奇特,不可思议,就叫妙因妙果。因为你起的这个念里包含你的愿,这个愿马上在西方极乐世界作出了一种回应。净土经典有很多证明,《圣贤录》里面表明:你只要起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马上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华出来,标上你的名字;然后你信愿称名的功夫越精勤,那个莲华就越灿烂,越大;如果你中途退转了,不念了,懈怠了,这个莲华就枯萎。那你看,你真诚发愿的当下,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莲华出来,可不就是“一念相应一念生”嘛!所以对往生这一点,不是说非得要等娑婆世界这个业报身尽了,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从究竟***的净土教理来看,你就当下信愿称名这一念,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就出来了。可以说当下你就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你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这是不是太***了,太不可思议了?所以蕅益大师都赞叹:这叫“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信受。虽然***到让人难以相信的程度,但是“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今发愿则今生”这样的***境界真实不虚,就看我们“今发愿”的那种真诚度、那种感通的力量。

  发愿当下即往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净土法门非常重视愿。这段经文甚至直接表达:你有愿就能往生。佛告长老舍利弗,如果有缘,有人已经发往生净土的愿,有人现今发往生净土的愿,或者有人当来发往生净土的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欲生”,欲就是好乐,希求。这个“愿”是好乐、希求的意思,就是一门心思、一往情深欣慕阿弥陀佛的极乐刹土,有这个愿。好,就这些发愿的众生,都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为什么会不退转?因为他一发愿,就汇入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当中,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紧紧摄受不舍。阿弥陀佛的愿里面,其中有一个住大乘正定聚愿,让他直接契入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被这个愿摄受之后,他永远不会退转了,不会退到邪定聚,不会退到不定聚。就是这样真诚发愿的人,他的因——发愿的因,马上得到果报: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你已发愿就已往生,今发愿就今往生,当发愿就当往生。它是这样的对应,这里直接就是这么***。所以佛就告舍利弗发愿是这么重要:你们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如果相信这部经典所诠释的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功德,就应当发愿生到极乐净土。这些都是非常***的教理,***到有时候我们都太不相信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往生净土好像很难?“哪那么容易,发愿就能去啊?没有什么修行,哪能去啊?”轻视发愿。但佛是很看重发愿:你已发愿就已往生,今发愿就今往生,当发愿就当往生。这是佛说的啊!

  这就是显示:依照你产生的深信——深信前面讲的三种不可思议,你在这个信心基础上所发的愿是功不唐捐的,是马上能产生作用的。那这个愿:你没有信,是发不出这个愿的;你没有信愿,你也往生不了的。所以往生特别的强调信愿。所以这个经典才说:如果你有信心,就应当发愿。你只要有这个信愿,你就可以往生。蕅益大师前面讲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他是对《阿弥陀经》的义理掌握得非常深遂所说出来的,是有经典依据的。你只要有信愿就能往生!你说这是多么不同的声音!

  那为什么发愿就能往生?这个愿是凝聚着信在里面的,是“信”字的文劵。文劵就好像你跟谁签了一个契约,一个人拿着一份,你拿着一份凭据那就是具有它的法律效应的,就有它的作用了。那这个愿又能引导你的行持。像门枢一样,你启动这个门要门枢。所以这个愿:你发愿里面包含信,含摄行。愿里面就含摄信、愿、行三资粮。而且在这三种当中,发愿更为急务。你的愿里面就有行在里面,就有信在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经典当中三次殷勤劝愿——三番劝愿。你看正宗分第二科,由于闻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众生生者都能得到不退转,所以就初步劝他: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到了正宗分第三科又闻到念佛能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又重新劝: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者。那么到了现在又劝愿: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三次劝愿,还有一次劝信。那个信——劝信,实际上也包含愿。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往生)(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