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八)02


   日期:2019/5/6 9: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九章行门

  第二节念佛方法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通佛力、成就往生的目标,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兹拟念佛方法论原则与念佛的具体行持,略施讨论。

  一、方法论原则:诚敬专精

  净业行人的首要目标是成就往生,因而对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吾人宜应时时加以研讨。念佛法门以自性力、念力与佛力三力和合得以成就往生。能否感通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取决于诚敬,念佛的功夫浅深取决于专精。换言之,净业行人能否往生,往生的品位如何,与念佛人的诚敬专精之程度密切相关。诚敬专精乃净业修持的方法论原则。

  1.诚与敬

  经典昭示:阿弥陀佛“十念必生愿”的前提是“至心信乐”。至心即至诚心,至诚心即是不与万法为侣的妙明真心。儒家亦将“诚”提升到形而上层面子以诠释。认为诚是天地人三才交感互化的通道,诚是人的性德(明德),内具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反之,不诚无物。①净土宗以“他力本愿”立教,诚就显得十分突出。印光大师临往生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开示:“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众生,是他的至诚。吾人念佛求生净土,是我的至诚。二诚相感,如磁吸针,岂有不任运往生之理?

  诚的外显即是敬。对土木金彩等佛像视作真佛,读诵佛经祖语,宜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对念佛行人作菩萨想,作未来诸佛想。以恭敬心对待三宝,以恭敬心待人接物,以恭敬心持佛名号,常恒如是,业障日消,慧光日益。

  老实念佛乃净宗心要。老实念佛的本质内涵即是诚敬,诚敬实为成就往生、超凡入圣之极妙秘诀,净业行人应恒常提撕,拳拳服膺。

  2.专与精

  世出世法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精。专者用志不分,精者纯而不杂。专精有助于激活潜能,显现不可思议的神妙效应。念佛行门贵在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功夫深浅与专精密切相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表明万法归一,契入性海,便可获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国上古《阴符经》亦云:“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意思是:盲人以耳代眼,所以听觉最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视觉最锐利。杜绝一切利欲的引诱,身心专精于一个目标,就能获得以一当十的利益;如果夜以继日地专之又专,就能获得以一当万的利益(几何级的增长);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就是教导我们不间断不夹杂的直尔念去,心的势能增大到极限,豁破无明,现生顿证念佛三昧。心力弱的,亦可稳操生西方净土的胜券。

  念佛贵在专精。净业祖师大德对此多有开示。觉明妙行菩萨云:“大凡修净土人最忌的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 ;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么?只今一概莫做,只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成功,方不错却。”觉明妙行菩萨对娑婆众生的通病看得很准,对症下药,实为一剂难得的妙方。

  善导大师宏阐净土,不尚玄妙,教人专修净业,即身业专礼阿弥陀佛,口业专称阿弥陀佛,意业专念阿弥陀佛,如是往生西方净土,万不漏一。而杂修净业,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印光大师赞叹善导大师所示专杂二修的法语:“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专精办道,首须遮除杂缘。莲池大师曾略开七事,作为自警之约。一不得蓄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缘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三不得于好色好味等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恶味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四不得吟诗作文,书写真草,题帖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六不得贪着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捍劳忍苦,一心正念。七不得与世人竟才竟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惟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专常精,一心正念。莲池大师以身作则,为后人树立了专精念佛的楷模。

  综上所述,诚敬是念佛的心态,专精是念佛的行持,净业行人应恒常自省,提撕警觉,俾令自己的念佛行持贯彻诚敬专精的方法论原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