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消业障,懂忏悔还不够,做到这三点,效果会更好!​


   日期:2019/5/8 16: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本善良,因为受环境等影响,人生在世,总会有在迷失中做过一些过失的行为,这就增加了自己的恶业,有了业障,也就会有心结,特别对责任心强的人,自责的心就越重。

  那么业障就会在心理越积越深,忘不掉,也解不开,身心无法专注。那么怎办呢?佛家经典中所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学智慧,消业障,解心结,懂得忏悔还不够,要做到三点,才有好的因缘果报!

  佛教文化,教导人们要懂得忏悔,懂得忏悔就是要把心地中的杂草的根部都可消除,这样才能解开心结,了脱自在。但是,佛学智慧告诉我们,消业障,解心结,懂得忏悔还不够,起码要做到三点,才有好的因缘果报。本文大茶经就来分享佛家告诉我们消除业障的三种方法。

  第一点:专注念佛号

  当我们业力加重,我们的心念就无法平静,此时应该懂得忏悔当下,过去所造的业。懂得忏悔,说明有改过自新的意念,佛家有说,念佛号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一声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的感应。但念佛号时一定要专注,只有专注一个心念,你才能观照自己的心,不在胡思乱想。佛号是觉心,专注于一心,念念相续,你的心自然清净。拥有了清净心,想真正消业障,还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开始,还要懂得落实当下。

  第二点:以戒为师

  佛陀弘法49年,在佛陀涅槃前,最后一次开示说法,阿难尊者曾问佛陀:“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佛陀说:“以尸波罗蜜戒是你的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所谓的尸波罗蜜,在梵语中意思就是戒,本是释迦摩尼佛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要以戒为师。

  佛家的戒律有许多,三皈五戒,人的贪欲是自身业障的来源,如果懂得忏悔,不懂得以戒为师,来执行戒律,业只会累积,不会消散。佛家的无漏三学,以戒为首,只有懂得持戒,大发菩提心,心生清净,心安定了,才能生慧。

  第三点:从善积德

  所谓“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佛教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懂得“自净其意”的义理,能够自觉的依教奉行,行善积德,身心自然清净,也能在生活中和谐自他关系。懂得从善的人一定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身边处处是贵人,所谓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不管从命运角度还是当下生活中角度,就如科教大典《了凡四训》可以看出,袁了凡先生的一生,他告诉我们命运掌握自己手中,但是一定要懂得从善积德。

  佛教文化,主要让人们依佛陀的教导,摆脱众生之苦。在现代文化看来,其实就是一种佛学教育。佛学教育不仅起到了社会和谐效应,也给更多的人带来了解脱烦恼之苦,让人们显现本性智慧。就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本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所以,学佛之人,一定要懂得忏悔,能够把以上三点落实在生活中,就一定能断除恶业,享有更多的福德资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消业障       忏悔恶业)(五明学佛网:消业障       忏悔恶业)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传喜法师:深思因果律 学佛消业障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消业障祛病免災殃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消业障、还宿债 

 拜佛确实消业障,而且还是很好的运动 

 净土法门法师:用感恩的心、恭敬的心来承受别人的指责、毁谤 

 净土法门法师:正念的时间愈长,妄念的时间就愈短,这叫消业 

 净土法门法师:消业障先要晓得业障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消业障、还宿债 

 消业障开智慧诵《地藏经》,至少要持诵三七日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有万种功德不可思议 

 梦见剪头发后消业障,对修持《僧伽吒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