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九)02


   日期:2019/5/10 1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九章行门

  第二节念佛方法

  9.持名与观想合修

  凡于行住坐卧时,则一心执持名号,凡于蒲团上跏趺静坐时,则心心观想佛像与净土庄严。经行疲乏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称名。如能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如是循环善巧修行,必定成就往生净业。持名方法有上述诸种可资采用,趺坐观想之方略举数端。

  (1)自坐莲花想

  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2)白毫观

  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3)阿弥陀佛观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于海面。其中万物,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

  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一一忆念,一境一幕,神游净域。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10.临睡观念法

  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

  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发愿已,正念入观,或临睡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但办专志,必如所愿。

  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必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冀净业学人于每日功课后,或临睡时行之。

  上述十种念佛方法,只是以对末法众生契机实用的标准作采撷。众生根机各异,方法亦众多,如于上十种仍感不足,亦可于净宗诸典中搜寻,续藏中,有《念佛百法》一篇,详明指陈,兹不繁引。

  三、净业修持仪轨

  初学佛者,功课繁简,可依闲忙酌定,并无一定之规,兹拟通行早晚功课仪式,列举简易之一例,以作行人参考。

  1.朝暮简课念法

  每天早晨及黄昏,须洗手漱口,到佛像前(如无佛像,面西恭敬亦可),虔诚焚香,顶礼三拜,先行十念法,接念:

  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

  念《阿弥陀经》一卷(或《无量寿经》),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如无暇可酌量减少)。

  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闲忙而定)。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称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一称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称一拜)。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八、念三皈依,礼拜而退。课毕。

  晚课亦如之。

  2.专修仪规

  大抵修净业人,行住坐卧,起居饮食,俱宜西向。则机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一佛、一经、一炉、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余物件。庭中亦宜扫除洁净,使经行无碍,要使此心一丝不挂,万虑俱忘,空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并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则与道日亲,与世日隔,可以趋向净业。

  晨起,即诵《阿弥陀经》一卷,持阿弥陀佛一千声,向佛前回向,念一心归命文(发愿文),此为一时之课。若初起,或身心未宁,日止四时,稍宁,渐增至六时,又渐增至十二时,合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声。更于回向时,礼佛百拜,此为每日常课。余工不必计数,或默或声,但摄心谛念而已。又持名之法,必要字字句句,声心相依,不杂分毫世念。久久成熟,决定得生极乐,坐宝莲华,登不退地。①(此法为觉明妙行菩萨所立)

  3.克期取证

  末法众生,修诸功德,信愿不坚,废驰恒易,尤应克期,方发胜心,以成就净业。对克期念佛,净宗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无量寿经》开许十日,云:“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鼓音王经》也定十日为期限,经云:“若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大集经》则以四十九日为期限,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般舟三昧经》则定九十日为期限,经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文殊般若经》亦定九十日为期限。经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诸经所示期限与方法虽有不同,然冀克期求让(或证往生,或证三昧)的用意则同,兹节录古德精进佛七规式,以便遵循,而期现证。

  (1)十二时念佛规制

  凡参与共修者,均分六班,昼夜班各二时,照香轮流出班礼念余皆静坐随闻随默念,此则静多动少,不繁不乱,而佛声不断,则妄想不生,如相呼相唤,不昏不散,动静如一,自他不二,寤寐恒常,是为第一如意妙行。饮食亦宜如法调之,务使内外一如,人我两忘,是非俱泯,而道场之安恬寂静,亦无如此之妙者。

  此法为憨山大师所立。若人少不能分为六班,或在家一人精进、昼夜各念二时,余时可放念佛机或磁带以代之,随闻随默,亦得共修之效用。

  (2)结期持名法

  结七日之期。若独自结期,可用干粮、水果等食物。炉香、灯油、蒲团、坐椅、棉衣、风帽、草纸八种为用物。此外一概不留,便可七日中不与人来往,畅然念佛。当知念佛之境,孤寂最佳,高低随宜,缓急随分,打成一片,正在此时。若四五人偶然相聚,作念佛会,务先约束而后开口,单念四字,一字一鱼,用小引磬专击陀字,不得参差错落,反致纷心。

  此法为妙空法师所立,真正打七,因缘难遇,利用休闲假日,或一人,或三五人,结期念佛,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经云:如是“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①志欲往生的现代净业行人,应在克期念佛上用功。

  闭关念佛可随自意制订章程,亦可仿照净宗祖师大德的懿范而行。截流大师《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王耕心居士《克期求证闭关专念十法》、印祖所订《灵岩念诵仪规》、律航法师《百日闭关念佛方法》等文献,均可作为有益的参考资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