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毕竟成佛的内因与外缘


   日期:2019/6/9 9: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同修:老师好。请问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怎么理解?

  老师:终究会成佛。

  同修:老师,一切众生毕竟成佛,这句话有时候我会这么思维:既然只要各个因缘都凑齐之后就可以成佛了,为什么还要努力精进呢?

  老师:“因”是内在的力量,是一件事情的主要因素;“缘”是外在的助力,是一件事情的次要因素,只靠助力,能完成需要因缘配合的事情吗?一条腿蹦达,能走几步远?何况究竟成佛?

  同修:意思是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是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的,是可以这样理解吗?即便是外缘到了,也是需要自己内在的努力精进的,如果不精进也是成不了佛果的,是不是这样老师?

  老师:如果某众生自己不努力,虽然他也可以成佛,但会遥遥无期。

  阿难和世尊的对比就是这个效果和差距。

  阿难和世尊曾经很多次在佛前出家修行,是同门师兄弟。阿难选择的是好闻、乐闻、喜欢听,世尊选择的是奉行。

  世尊早已成佛,只在这娑婆就示现八千次成佛,其分身成佛的数量不计其数,《法华经﹒开宝塔品》有记载。

  直到世尊示现涅槃,阿难才证四果阿罗汉,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法华经》里世尊也为阿难授记当做佛,可是也要很久以后,彼时的佛号为“常立胜幡”。

  经文里也曾经记载,世尊本应该在弥勒菩萨之后,于娑婆成佛,但因他悲心茵茵,刻苦努力,才赶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

  理论上说,娑婆贤劫千佛里迦叶佛之后应该是弥勒菩萨的无能胜佛。若只是等,虽然其佛性不失不减,但因缘不和合,成佛之事必然遥遥无期。

  如果只是等,莫说成佛,只是解脱都很可能遥遥无期。

  大迦叶尊者及金色光比丘尼,曾经在迦叶佛时期铸造佛像,因此业行所感,之后便浑身金色,虽然努力修行,直到释迦佛出现,他们才有机会成为罗汉,从而解脱生死,彼时的大迦叶在追随佛陀时,已经104岁高龄。

  从一尊佛到下一尊佛,中间一直在努力修行,其难、其苦、其决绝,各位要思维,这结果绝不是能等到的。

  同修:但是我们凭一世的修行,就一定能够去往极乐,从而了脱生死,获得解脱吗?

  老师:这要看你自己的。

  不愿,不信,自然不能奉行;

  不愿,不信,自然漏洞百出;

  不愿,不信,自然拖泥带水;

  不愿,不信,自然走马观花;

  不愿,不信,自然心行不坚;

  不愿,不信,自然遇难而返;

  不愿,不信,自然疑窦丛生;

  不愿,不信,自然难上加难;

  不愿,不信,自然横生缠障;

  不愿,不信,自然不受庇护;

  不愿,不信,自然与佛无缘;

  不愿,不信,自然爱莫能助。

  很多学佛人只是学佛,几年后就不会再学了,这个话我在此群反反复复说了无数遍了,不管你们理解不理解,希望你们记得。

  当你学佛遇到极大的阻碍,举步维艰,乃至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或者就是顺风顺水远离了,要知道这是福报亮灯报警了,若不能及时调整补充,这条学佛路就会戛然而止,悄无声息地就走丢了。

  二十多年来,我所见所遇的所谓学佛人,虽然不很多,但也绝对不少了,有很多人,曾经非常亲近、非常虔诚、非常努力,我也亲见他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学佛的队伍里。

  这一幕,就像影视剧里常见的一个慢镜头:

  一个人站在街头,相对静止,成为对比的是周围川流不息的人群,无数人迎面而来、擦肩而过,带着他的姿态、笑容、温度,而后又急速地远离,隐没在人群里,最后消失不见……

  学佛的内因和外缘要匹配、要和合、要契合,才能走得下去,才有可能有个感应、有个收获、乃至有个果证;而这些都不是干等就能得到的。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19.5.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