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宣化上人)


   日期:2019/6/17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旷野深山、圣道场地,

皆阿罗汉所住持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在四禅天这里边,还有“五不还天”。这“五不还天”,都是圣人所居的地方,和以前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在五不还天,是证阿罗汉果的人住的地方,“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忘,下无卜居”:在这以下的界中,有九品的习气。这九品的习气同时灭尽,苦乐也双忘了,没有了,在下界就没有可住的地方了。这九品的习气,想要知道,可以看一看《佛学辞典》;若讲,太多了。

“故于舍心,众同分中”:所以以这个舍心,在和大众相同的这种身分的时候,“安立居处”:在虚空里,以云为大地,这一些个圣人都居住在这个地方。这叫五不还天的一个身分、一个位置。

【编按】:何谓九品习气?三界总有九地,即前边所言欲界、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空处。习气,谓贪、瞋、慢、无明等修惑。九地的每一地,均又将此等修惑各各分九品断之;从上上、上中、上下,至中上、中中、中下,乃至下上、下中、下下,合九地九品,共有八十一品惑习。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阿难”哪!这五不还天都是什么呢?第一、“苦乐两灭,斗心不交”:苦乐两种的心都灭了,也不想这苦心,也不生念,念这个乐心。你要想苦想乐,这好像在斗争,现在苦乐的心都没有了,所以这叫“斗心不交”,斗心没有了。


“如是一类,名无烦天”:在这个天上,没有一切的烦恼了。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机括独行”:“机”,弓弦发箭之处;“括”,箭的末端,搭弦之处。机如心,括如境,现在机括既然独行,即弓箭两离,也就是心、境脱节,斗心不交;这就是在前边无烦天这一类的人。在这无烦天上边,他们又能“研交无地”:前边那个斗心不交,没有这个念头了;或者有的时候,会少少的有一点“交”。现在研交无地,一切也不能起这种的念,也不能生这种的心了;没有时候可以起这个念,生这个心了。


“如是一类,名无热天”:像这样一类的天人,就叫“无热天”,因为他时时都得到清凉了。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他这个见非常微妙的,不但微妙而且又圆满澄清了,不是混杂的;这个见,不杂其他的染污见。“更无尘象一切沈垢”:为什么说它是圆澄呢?因为没有尘象了,一切染污法都灭了,一切泥垢也都清了。


“如是一类,名善见天”:像这样的天人,这名字就叫“善见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前边有善见天,所见一切皆善;现在“精见现前”:无论看见什么,都比以前那个超胜,比以前那种天清净得多。“陶铸无碍”:“陶”,就是中国这个陶师,烧碗、烧盘子那个方法。“铸”,就如镕铁入模造像。现在陶铸什么呢?陶铸圣人的心性,一切都自在,一切都没有障碍了。


“如是一类,名善现天”:像这样的天人,这一类名字叫“善现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究竟”,就是彻底,也就是圆满的意思。“群几”,是一切的预兆、预迹。“穷色性性,入无边际”:穷色性的性,再穷空性的性——前边那个“性”,是色性的性;后边那个“性”是空性的性。穷竟了色性和空性之性,到这种无边无际的境界。


“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像这一类的,这是到这个色性的究竟了,这个名字就叫“色究竟天”。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此不还天”:阿难哪!这五不还天所住的天人,“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彼”,那个四禅的禅天。这四位在四禅天的首领,他们才知道这儿有五不还天的圣人在这儿住。其余一般的凡夫,“不能知见”:就都不能知道这“五不还天”有天人在那儿住。

“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就好像现在这个世间,在这深山旷野,人所不能到的地方,有圣人的道场。那个地方,所住的都是阿罗汉,都是大菩萨,他们住持那个地方。


“世间粗人所不能见”:世间所有一切的粗人,他们是永远都不会见着这些阿罗汉、大菩萨的;虽然都是在这同一个世界上住着,但是他们看不见的。这五不还天,也和这个世界住深山旷野的这些阿罗汉是一样的,四禅天的天人都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住。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阿难!是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所以这叫“十八天”。这十八天,“独行无交”:他们每一天都有他自己修行的因果,“无交”(清净无侣)。“未尽形累”:他们还有色相。所以“自此已还,名为色界”:自现在所讲这个天往下至梵众天,都叫为“色界天”。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